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中华杂谈 >

关于“戴绿帽子”的趣谈

时间: 鸿宇2 中华杂谈

  “戴绿帽子”变成骂人的话竟然是朱元璋“钦定”的?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戴绿帽子”的趣谈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关于“戴绿帽子”的趣谈:

  老婆红杏出墙,老公头上就是绿油油了,这是中国著名的骂人的俗语,不过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倒不一定,否则关羽一定第一个跳出来。很显然三国时期没有这种说法。

  根据考证,将绿帽与男人尊严联系到一起的,应该是由朱元璋开始。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像个管家婆一样把礼仪管得特别死,他认为“建国之初,先正纲纪,纲纪先礼。”这个礼,就是礼仪。在建国的头几年,他都把礼仪工作当成一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制订了《大明集礼》、《洪武礼制》、《大明礼制》、《礼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从皇帝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规定得死死的。

  在所有的礼仪中,首先就是规定了全国人民怎么穿衣服。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翻一翻,但是实在是太过于繁杂,因为他把样式、颜色、花纹、材料,到衣袖的长度、开衩的高度都规定死了,没有办法一一列举,真有点怀疑朱元璋是不是时装设计师穿越回去。这里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金绣、锦绣、绫罗,只能是皇室、有爵位的贵族和官员们使用,别人再有钱也不许穿。

  老百性的衣料只能有绸、绢、素纱、布四种。但如果是商人,无论多有钱,只能穿绢和布。只要家里有人做生意,全家都算是商人。

  老百性的首饰不能用黄金、白玉、珍珠、翠玉,只能用银子。

  老百性的靴子不能有任何装饰,也不能有花纹。

  朱元璋对于老百姓怎么穿衣服这件事情上兴趣极大,对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琢磨,还专门设置“礼房吏”(大才子解缙就做过这官)进行监督执行,如果违反禁令就有可能会挨100大棍、3年有期徒刑。

  在朱元璋眼里,艺人、倡优、乐工都是一样的卑贱的。现在的艺人、娱乐明星引领时尚潮流,在明朝那就悲摧了。洪武元年,朱元璋命“乐妓不许与庶民妻同,乐工服冠皂青字顶,系红绿帛带”。又命妓院内“男子令戴绿巾,腰系红搭膊,足穿带毛猪皮靴,不许街道中走,止于道边左右行。令妓妇戴角冠,身穿皂褚子,出入不许穿华丽衣服。”

  这里不仅规定了怎么穿衣服,连怎么走路都规定好了,走在路上要像过街老鼠一样鬼鬼祟祟,这就彻底地把男人的尊严剥夺去了,一旦干上这一行,子子孙孙都抬不起头来。在妓院里干杂役的男人,南方叫龟公、龟奴,北方叫大茶壶,金庸的《鹿鼎记》中有详细描述。

  这就是从国家制度上规定了绿帽子是给谁戴的,就永世不得翻案了。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野史记载,朱元璋忌讳“光”、“秃”、“僧”等字眼;也不喜欢别人说“贼”、“寇”,连和贼读音相近的“则”也厌恶。但经学者考证,此类记载多为不实缺乏一定的可信度。

  朱元璋从未忌讳谈及自己曾为和尚,在《大明御制皇陵碑》里,朱元璋本人也没有隐瞒自己出家和参加起义的旧事,坦陈了这段人生经历。

  关于“文字狱”的记录,不见于《明史》、《明实录》等较正式的史书,经王春瑜、陈学霖等历史学家考证,多为不实记载:

  比如徐一夔野史记载为朱元璋所杀。但是徐一夔在“被杀”的第二年,居然还给人写过墓志铭,事实是,他平平安安地活到八十多岁。据《杭府志.职官表》和《杭州府志.古今守令表》,徐一夔直至建文二年仍然在世;徐一夔所写的《故文林郎湖广房县知县齐公墓志铭》,其日期为建文元年。因此“朱元璋因文字而杀徐一夔”为误。

  还有僧来复(见心)的《应制诗》中有诗句触怒朱元璋,被斩。然而考证《补续高僧传》《继灯录》,可得知僧来复是因为胡惟庸谋反时,与胡惟庸互通消息而被杀,告发者为僧智聪。

  而所谓的文字狱,其实是涉及到明初标准措辞问题。实情是户部尚书茹太素等人所写的奏折过于冗长,字数一万多,朱元璋为防止再次发生,设立了文体规矩,改善文风、提高效率。

  朱元璋所设立的文体规范,有“二名不偏讳,嫌名不讳”“除凶恶字样以外,无其他应避忌讳”的规则,意思是说如果皇帝的名字为两个字,使用此二字中的任何一个字无需避讳,也无需避讳皇帝名字的同音字。

1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