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西周 >

东周殉马馆墓主是谁

时间: 耀聪2 西周

  东周殉马馆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西,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1964年对齐国故城遗址进行全面勘探时发现一座大型东周时期墓葬。那么东周殉马馆墓主是谁?

  历史简介

  东周殉马馆位于临淄区河崖头村西,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经考证,墓主为齐景公,是继姜太公后第25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之下,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墓室南北26米多,东西23米余,椁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石块垒砌,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深5米。墓早年被盗,随葬品无存,唯周围的殉马坑大部分保存完好。

  东周殉马馆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西,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已发现大、中型墓20余座。在其中5号墓的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墓室南北26米,东西23米,南墓道长18米,宽12米,椁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巨石垒砌,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深 5米。墓室早年被盗,随葬品荡然无存。唯有殉马坑保留完好。殉马坑在墓室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三面自然连接,成为一体,全长215米。

  殉马坑成“∏”形围绕在该墓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东面早年被毁,1964 年发掘清理了北面西段54米,殉马145 匹;

  1972 年对该墓进行了挖掘清理,发现该墓多次被盗,随葬品荡然无存,器物坑中只有残存铜锈、漆片和遍布坑底的朱砂。在距椁底上三米处的填土中,发现狗骨30具,猪骨2具,家禽骨6具,殉马 83 匹,马分两行,马头向 外,昂首侧卧作奔走状,在最前面的五匹,颈系有铜铃。殉马排列井然有序,个个呈临战威姿。经鉴定,殉马全系壮年马,是被处死后,人工排列而成。因条件所限,都已回填保护。

  1982 年在1972年清理的基础上,又清理到36.5米,殉马106 匹,按殉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8 匹以上计算,全部殉马当在 600 匹以上,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墓主

  经考证,墓主是齐景公,景公名杵臼,是姜齐的第25代国君,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齐景公在晏婴的辅佐之下,政权稳定,与邻国关系尚安全。《论语·季氏篇》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另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景公后期“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他“爱马”已到痴情境地,在宫中有专门给他养马的人,他的爱马死了还要养马的人为他殉葬。

  庞大的殉马葬式,看出了齐景公的奢侈豪华,反映了齐国国内的强盛,同时也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的历史,特别是对齐国的经济、军事和殉葬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专家考证,殉马多数是6-7岁口的壮年马,是人为处死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马分两行,排列整齐,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呈临战姿态,好像只要听到战鼓擂动还会四蹄腾空。

  马是商周时期国家的重要战备资源,也是奴隶主贵族的重要财富。因为军队的主体是车兵。战斗开始,甲兵纵横,驰骋冲击,以决胜负,步兵跟从车后,只起辅助作用。所以马匹的多寡,是国力强弱的标志之一。战车由四马驾挽,两服两骖,每辆配备甲士三名,称为一乘。春秋时期,“千乘之国”即为大国,六百匹马可装备一百五十乘,相当或超过一般小诸侯国的实力。文物考古部门考证认为其墓主人为景公杵臼。齐虽为大国,君主死后殉葬如此众多的壮马,也不能不使人惊讶。

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