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明透析 >

池州的历史文化

时间: 耀聪2 文明透析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江。池州地理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池州的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池州宋、元、明、清时期,池州地区境域,至明代基本定型。据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池州府志·舆地志》,池州府的疆界,府东以青阳县荆山为界150里接宁国府。西以东流县方家庄为界240里接九江府。南以贵池县兴孝乡为界200里接徽州府。北以贵池县清溪口江北干为界15里接安庆府。东北以石埭县沓口铺为界200里接宁国府。东南以建德县昭潭为界320里接饶州府。东北以铜陵县荻港为界200里接太平府。西北与北同。全区广390里,袤400里。自池州府城(贵池县城)至南京陆行500里,水行550里;到达京师(北京,1421年自南京迁)陆行2800里,水行4050里。

  清代至民国时期,池州的境域与明代池州府大致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池州地区两次撤销,三次重建,辖区和疆界也多有变化。自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池州地区至今,全区辖4个县级政区,即贵池市、东至县、石埭县、青阳县(包括九华山管理处),4个政区均位于长江以南,其中贵池市、东至县滨临长江。全区的疆界是:东连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以及铜陵市的铜陵县、芜湖市的南陵县、宣城地区的泾县,与青阳县、石埭县接壤;西邻江西省的景德镇市、鄱阳县、彭泽县,与东至县毗邻;北和西北,与安庆市区以及望江、怀宁、枞阳3县隔江相望,区界沿江而上,贵池区、东至县南接黄山市所辖祁门县、黟县、石埭县与之接壤。全区境域总面积8271.7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艺术

  池州自唐设州置府已有1380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岳飞、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曾驻足池州,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传世诗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的不朽诗句

  池州,九华山由此得名。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诗更使贵池杏花村名播青史,名扬中外。历代名家大作为池州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历经岁月磨砺更加灿烂。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为池州旅游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池州佛教文化特色鲜明,源远流长。闻名遐迩的九华山是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公元719年,新罗国(今韩国)国王近亲金乔觉(法号地藏)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于99岁圆寂,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所载的地藏菩萨,僧众们便认定他是地藏应世,九华山遂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地藏菩萨立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是大愿菩萨,他能帮助信众实现各种美好的誓愿。其后僧众云集,寺院日增,特别是明清以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贵池傩

  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几乎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傩事活动。目前,流行在贵池东、南部的众多村落以及青阳县的陵阳、杜村等乡。它的活动,仅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为范围。反映出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内驱赶疫鬼的卜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到了汉代,宫迁每年举行“大傩”仪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贵池的逐疫活动也称作“傩”,当是沿袭了中原的古代傩文化传统。倡贵池地处长江以南,古代为吴越和荆楚之地,属

  池州水稻作业区,所以,贵池傩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傩在贵池流传的历史,不见史籍记载。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最早对贵池一带的傩事活动作了简单勾勒。记载的活动内容与今日对比,仍然基本相同。清人郎遂编纂的《杏花村志》记载池州府治的四乡傩队八月十五日朝觐梁昭明太子萧统(池人奉为“土主”)的活动最为详细。证明,在清顺治以前,贵池每当秋季,要举行全境范围的朝觐“土主”活动体现着对土地春祈、秋报的农耕文化传统。从现存的仪式舞蹈、戏剧和音乐以及民俗活动各方面考究贵池傩是长期文化积淀的产物。它既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内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文化的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以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傩文化的影响。因此,贵池傩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清咸丰以后,由于多次战争影响,傩事活动在贵池逐渐式微,一些家族的傩戏失传,未失传者也由于中辍时间过长而呈现伎艺的退化。60年代后期,傩事活动曾一度匿迹。1982年以来,在一些村庄陆续恢复演出活动。

  现在,池州傩在刘街乡姚街村、太和村等地流传已久。每年正月十五日,都要在固定地点举行大型的傩戏演出、祭奠等活动。充分表达了古朴的农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祷与期待...

  文南词

  文南词是戏曲剧种。又称文词戏,民国36年(1947),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是算命糊口,后靠放牛为生。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文词腔的部分戏文。后江西省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首演大型古装文词戏剧目《苏文表借衣》。1958年原至德县青山乡梅塘村正式建立了业余文词戏剧团,上演过《三气周瑜》、《白蛇传》等一批传统文词戏剧目。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人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1978年和1982年,排演新创作的小戏《抢木匠》参加省、地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号剧种为“文南词”。以后渐被情节动人、悠扬悦耳的黄梅戏所替代。

  青阳腔

  戏曲剧种,被称之为京剧鼻祖。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宋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萌生的南戏,后来形成号称“四大声腔”之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先后都在池州流行过,很快与青阳丰富的民歌、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俗‘还愿戏’)等民间艺术融合,约至元代形成青阳腔。《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青阳腔是在(明)嘉靖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当地,与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形成”,广为流传。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中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阳》、《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其剧

  池州本是曲牌联套传奇体制,其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七角制(生、旦、净、末、丑、外、贴),后发展为九角制(增加小、夫二角)。明代诸刊本收剧目近百种(不含重复剧目)。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①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③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青阳腔哺育了第二代走向全国的徽调,也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清乾隆年间,史称"花部"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纷纷兴起,青阳腔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各流行地区入乡随俗,生根开花,结合当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当地的戏曲剧种;而青阳腔剧种自咸丰三年(1853)始,由于兵燹(青阳县为太平天国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瘟疫,青阳腔艺人纷纷弃家外流谋生,该剧种在发祥地青阳日渐式微,却在江西省湖口县生存和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37个青阳腔业余剧团。青阳县后从湖口"迎回"失传多年的青阳腔,恢复上演《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百花赠剑》、《思凡下山》4出青阳腔传统折子戏。

  1989年10月,青阳县文化局组织创作上演新编青阳腔小戏《月圆桥》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场调演,获剧本创作和表演奖。1991年4月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联合编辑出版《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1992年5月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青阳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24篇,并以《古腔新论》结集出版。池州傩.青阳腔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