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明透析 >

壮族历史文化简介(2)

时间: 翠梅2 文明透析

  明、清时期,广西壮族的名称很多,有俍、憧、士、沙、侬等称谓(明、清时期,壮族被侮辱歧视,写为“獞”,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称为僮,1965年,遵照周的倡议,将“僮”改为“壮”),其中以僮、俍、土最为普遍。在广西的人口中,“俍人半之,瑶僮三之,民居二之”,表明僮、瑶等民族仍占广西人口的70%~80%,外来的汉族约占20%,壮、瑶等少数民族依然是广西的主要居民和主要的劳动生产者。特别是广阔的山区,主要由他们去开发。但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对广西的统治更强有力,全国各地到广西的汉族,也不是唐、宋时代的游移不定,而是逐步稳定了。他们逐步占有土地,或在交通要道的城镇坐地经商,或从事手工业生产。明、清时代有大规模的屯田,屯田的军士有了土地,于是定居生活,成为稳定的居民,经济和文化逐渐居于支配的地位。这样,对开发广西就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时期,不仅桂东地区,汉族在经济和文化居优势地位,在桂西也已普遍有汉族居住,与土着居民共同开发山区。近代以后,桂东的壮族大部分已同化于汉族中。整个明、清时代,汉族移居广西的人口大增,对广西的开发逐步起主导作用。

  总之,唐、宋以前,壮族先民即西瓯、骆越、俚、僚、土人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居民。他们历史悠久,艰苦劳动,多有发明创造,成为广西最早的和主要的开拓者。随着国家的统一,王朝对广西统治的逐步加强,汉族来广西的逐步增多,到了明、清时期,他们开拓广西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总之慢慢的开始才成立了壮族,壮族从一个小民族到现在已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了,壮族的文化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

  壮族历史文化特点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她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民族的主要标志。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壮族先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文化的特征。

  (一)、自主发展时期壮族先民的文化形态及特点

  1.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话壮0[va6u:6](壮语)的民族语言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活载体,是维系民族存在的重要纽带,也是人们区分不同民族最明显和最常用的标志之一,壮族是土著民族,壮语与壮族文化同源共生,壮族的文化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中。

  2.形成以那[na2](水田,即稻作)文化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体系。

  壮族先民适应江南主要是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是我国最早创造稻作文明的民族之一,生产方式决定文明类型,壮族是稻作民族。

  3.以咽[en3](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

  壮族地区的青铜铸造业发端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铸造的器物除了早期的钺、斧、镞、镦外,还有刀、剑、矛、钟、鼓、鼎、首柱形器、形器等,形制和装饰的花纹图案丰富,具有明显的地方民族特色,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铜鼓。

  4.以岜莱[phja1la:i2](花山崖壁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

  先秦时期西瓯骆越先民的绘画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用色彩(即赭红色矿物颜料)绘制的崖壁画"在延绵二百多公里的广西左江流域,有178处造型古朴、格粗犷的崖壁画,形成规模宏大的崖壁画长廊,其气势磅礴,堪称世界奇观,中又以左江支流明江畔耀达岜莱,phja1la:i2](壮语,意为绘有花纹图像的山,译称花山,为壮观,其人像之众,物像之多,场面之大,在我国已发现的崖壁画中首屈一指,国外亦为罕见。

  5.以[洛陀]pau5lo4to6(智慧祖神)为代表的神话文化

  古代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原始人类的想像力将自然力人格化,用想像力去说明天地万物的起源发展原因和后果,用想像力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支配自然,展现他们的原始世界观。乜渌甲,又称麽渌甲,叙述了女性主神的生殖行为和人类的来源,乜渌甲,壮语的音义为:[me6](母)[lk8](孩子)[kjap7](合并),意为母子合体,或/母孕子,即孕育的祖母神"她是一位伟大生育女神,孕育创造了人类,为母系氏族部落时代的主神。布洛陀,叙述男主神改天造地安排山川的功绩。布洛陀,壮语的音义为:[pau5](祖公)[lo4](通晓)[to6](足够、全部),意为知道事理最多的祖公,即智慧祖神"他是一个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创世神,为父系氏族部落时代的主神。

  6.以诺鸡0,[du:k7kai5](鸡骨卜)和麽[mo1](麽教)为代表的原始宗教文化

  在氏族社会里,人们生活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各种宗教行为,实际上是这种古老的信仰观念的表现,占卜术,是最古老的宗教法术形式。

  7.以宇宙、三盖0[a:m1ka:i5](三界)说和万物波乜,[po2me1](公母)观为基础的朴素哲学思想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产生和演变,逐渐产生了朴素的哲学思想观念。从流传下来的大量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到,壮族先民不仅对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起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解释,形成了壮族原始哲学的基本观念。

  8.以欢敢,[f:n1ka:m3](岩洞歌)和欢娅圭,[f:n1ja6kve3](蛙婆歌)为代表的歌谣文化

  壮族及其先民以好歌善唱而著称。春秋战国时期,瓯骆民族的歌谣就以独特的形式、韵律与风格而享有盛誉。

  9.以依托,[j1to3](土医、土药)为特征的医药文化

  壮族及其先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医药体系。壮语称为依托,[j1to3]依[j1]即医药,托,[to3]即本地。土著,之意,译为土医土药,药物取自自然界,其医疗方法尤以针疗著称。

 

 看了壮族历史文化介绍

1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