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典型事迹 > 扶贫事迹 >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

时间: 丽菲 扶贫事迹

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1】

__,男,藏族,1980年出生于江孜县江孜镇宗堆居委会,2007年获得地区人社局颁发的中级厨师资格证书,随后于2012年7月获得全国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并于2014年创办江孜县雪域阳光民族传统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江孜县唯一一所私营性质的职业技术学校,自担任校长工作以来,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农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辛勤地耕耘,为全县农牧民技能培训事业倾注了满腔热血,也使得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成绩斐然。

一、真心育人,以真情教化学生

作为一名职业教师,他坚持“相信每个学生能够成人成才,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就业愿望”的学校德育理念,在教学中推崇愉快教学和赏识教育,努力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自信;在工作中善于潜心反思和深入研究,结合职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德育实际情况,深化学校德育模式。他坚持学生的德育工作态度,始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深入学生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走访困难学生,了解学生家庭和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县人社局、学生家庭、学生本人共商育人良策,做到工作时有的放矢,同时在学生中也树立起了较高的威信。从办校至今,共培育学生402名,实现就业226名,实现现金收入3500—5000元/月/人。

二、以身作则,以德行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他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在自身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时刻用自己的品德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坚决践行着学生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学校的利益理想信念。被江孜县人社局授予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2016年9月又被江孜县委、政府评定为江孜县农村乡土实用技能培训点。

三、大爱无疆,以爱心温暖社会

在创办职业技术学校三年以来,他努力克服自身资金局限,满怀一颗爱心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在为全县1000多名农牧民贫困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按时支付员工工资达28.8万元,送上各类节日慰问福利折合资金达7万余元。特别是2016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确保参加就业脱贫的学员能及时兑现现金收入,他创新培训方式,帮助贫困学员边学习边实习边实现收入,截至目前,已有229名贫困户学员以此方式实现平均月收入3000—4000元。同时,从办校至今,他以个人之力通过支付现金、解决大学生学费(生活费)、送粮送药、修建住房等方式先后资助全县低保户共计42户,折合资金共计12万元。其本人辛勤的付出先后获得江孜县委、政府颁发的各类捐资助款的嘉奖。

成绩已然属于过去,现在的格桑罗布校长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投入到全县脱贫攻坚的战役之中。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2】

成纯光先生,不忘故土,情系家乡,心系教育,他扶贫助教的先进事迹主要表现在: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006年至2007年为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捐资70万元兴建了一栋综合性大礼堂和硬化了1300平方米的操场;同时还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电脑和图书,用于改善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设立助教助学基金

2010年为洪塘营瑶族乡设立了助教助学奖,以后每年注入3—5万元资金,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从教的贫困优秀教师;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的贫困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后考入县重点中学和重点本科的学生。他设的这个奖推动了瑶乡教育的发展。2011年又加注入4万多元。

建设校园绿化工程

2011年4月份成纯光先生及家人荣归故里,莅临洪塘营中心小学和洪塘营中学指导工作,又捐给洪塘营中心小学1万元用于校园绿化。现种的桂花树已成活。我想再过几年,洪塘营中心小学将是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校园。

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

情系瑶乡教育,让老师安居乐业。2011年5月份。成纯光先生在电话中又问到了老师住宿情况。当得知有些教师在校无住房,又恰逢政府投资兴建教师周转房,于是,他又提出捐资近35万元用于建教师周转房。让老师在瑶乡能安心工作,愉快的工作。

成纯光先生以上此举志在育才兴德,倡导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期家乡名贤辈出,其行功不可没,需以示弘扬。立作榜样。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3】

__,男,生于19__年7月,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__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__天然气总公司精准扶贫__村驻村工作组副组长。

一、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

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安排,__镇__村由__天然气总公司进行对接帮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__市、__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总公司于2015年7月开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联系工作一启动,总公司就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在讲清目标、理顺思路、提升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将帮扶任务明确到总公司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总经理同志任组长,党委委员、副总经理__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__驻村工作组,选派了蒲树郁作为__镇__村的第一书记。

二、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__村位于__、__、__、__、__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现有农户447户,农业人口1617人,耕地面积1535亩,林地3200亩,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户,贫困人口307人。2014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精准扶贫户人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截至目前,已脱贫96户,脱贫人口300人,剩余2户7人预计在今年实现脱贫。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1、积极联系村委会,完善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

2、“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2015年7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15次,参会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1、蓝色火焰架起了暖心桥。为满足当地群众希望使用天然气的迫切愿望,他说服总公司投入32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__至__天然气双向输气管道。对输气管道沿线的贫困群众天然气安装实施了部分减免土建费用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安装了150余户,共减免土建费用12万余元。

2、新建辣椒产业园推进产业发展。为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他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九十二多万元,成功将原已荒废的元宝山建设成为62亩左右小微辣椒产业园,产辣椒近100吨,园区新建道路2.2公里,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渠系3000米、提灌站1个。

3、新建村级道路推动脱贫致富。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新建村级道路近5公里,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__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

4、真诚扶贫帮扶推动脱贫攻坚。在实地调研走访后,通过多次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总公司领导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24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98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春节前,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带着慰问品到村开展新春扶贫慰问活动,为98户贫困户送去大米20斤、面粉20斤、菜油20斤、鲜猪肉5斤、慰问金各200元。8月18日,驻村工作组带着茶叶、防暑降温药品等走访了贫困户,并对他们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

5、完善软硬件推动阵地建设。总公司党委始终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建工作,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投入资金5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1、总公司帮助村委会依托裕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猫儿山产业园,种植辣椒62亩,完善了园区道路,水池、渠系等建设,现有27户贫困户入园,由专合社提供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签订辣椒回收协议,确保农户持续受益。

2、发动贫困户种植韭黄56亩,接收12户精准贫困户参与务工,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双向补贴,即给领办创办的贫困户根据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以适当补贴,又给参与务工的贫困户在正常的务工收入上予以补贴,这样既减轻了领办贫困户的劳务支出,又增加了务工贫困户的收入。

(四)突出基础设施,确保新村建设。

针对贫困村情况,按照“一低七有”退出标准,目前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宽带网,卫生室,文化室正在进行完善内部装修工作和设施购置等。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4】

梦想拥有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心中的自我,却发现翅膀早已给了他的学生。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就能听见理想搏击长空击的回响。这就是化处中学教师——张升。张升于199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的时间里,他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他所挚爱的事业,把心血和智慧融入他所珍爱的校园,使这块沃土更加美丽富饶。近年来,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扶贫事业,教师承担起了教育扶贫的重任,作为教师进行的教育扶贫,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把下一代教育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下面,就其工作情况与各位分享。

一、主要工作情况

本年度张升的主要工作是:分管全校的寝室、学校基建、后勤工作,任政史地教研组组长及七年级5个班的地理课程。

二、心有所向,情有独钟

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他的心中永存。安顺高等师范专科毕业后,梦想成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他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他曾不只一次谈到自己要用心地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纯洁的心灵。他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他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他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三、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在教育学生时,他奉行的信条是“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他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

四、严爱互济,诲人不倦

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他对于他的学生,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他教育的座右铭。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他还兼顾着全校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他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五、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校园风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六、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变成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学校一名领导,他率先垂范,不管工作多重,时间多紧,仍然坚持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中,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其撰写的学习心得、教研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表彰。

七、身先士卒,公而忘私

2018年是脱贫攻坚年,作为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化处镇教育系统先后召开了扶贫攻坚筹备会、扶贫攻坚安排会、扶贫攻坚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并具体落到实处。作为水母片区的大组长张升,不但要统一调配各小组组长及组员,还要具体处理各种各样在调查核实中的问题。每个小组有什么疑难,就会看见其不辞辛劳的身影。为了解决调查人员就餐,张升不但私自买了菜,还让自己的妻子义务准备午餐。当调查组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时,可忙坏了大组长,没日没夜,历经数日,有数据不符时,瘸着病腿的他又会冲向最前沿。作为一名基层扶贫的一线教师,他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他坚守教育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悉心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在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书,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用心做事,当好学校后勤的勤务兵。在常人眼里,他是那么普通和平凡,但他经历的故事却让我们那样感动。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5】

和平农场连续亏损了二十九年,是广东垦区七大贫困场之一。现有总人口7784人,其中特困职工510户,2146人,占全场职工产数的20%,占总人口的27%。为尽快帮助职工脱贫致富,省农垦总局和茂名农垦局党组十分重视,两级局扶贫办的同志多次到和平农场与场领导一起研究扶贫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提出要发展立体农业的扶贫工作思路。为了将农场的扶贫思路尽快落实到扶贫工作中去,几年来,赖超英同志怀着一颗让职工群众尽快摆脱困境的赤诚之心,无私地奉献,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农场的扶贫工作中,走遍了农场26个生产队,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全场扶持的183户,有151户已经脱贫,脱贫率83%,2004年全场劳均收入4123元,比上年增长27%。

一、走队串户,摸清情况。

为摸清全场特困职工的底子,掌握扶贫工作的第—手材料,赖超英带着工会另外一位女同志,不怕辛苦,顶着烈日,冒着寒风,骑车下队,走遍二十六个生产队,走访500多户职工家庭,她的小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个特困职工的各种情况,如职工家庭收入、特困原因、思想状况、技术特长、解困要求和家庭地址等等,这个小本子凝结了她的多少心血,其中的艰辛有谁知?有一次到三队去了解情况,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周围都没有避雨的地方,她们两个一下被淋成落汤鸡。三月的天气还是有点寒气,经雨水一淋,全身又冷又饥,直打哕嗦,即使如此她们仍然坚持继续工作。有时上山看果园、看猪栏,由于山高路滑摔跤扭伤脚的事时有发生。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赖超英同志和她的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终于详细地掌握了全场特困职工的第一手材料,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建立了510户特困职工档案,为分类实施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苦口婆心,改变观念。

和平场贫穷了二十多年,职工的工资和产品款常常不能及时兑现,职工对贫穷已经麻木了,有—天过一天。特别是一些特困户人穷志短,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赖超英同志为尽快帮助这一部分人转变思想观念,早日脱贫致富,她把帮思想、扶志气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来抓。先后三次组织队干部和职工代表到本场三队、十二队、二十二队参观典型岗位,还组织全场干部和—部分工人代表到红湖农场参观立体种养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参观学习,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信心,积极发展生产,争取早日脱贫,特别是一队和十二队的工人代表参观后,深受启发,都纷纷表示,要积极发展家庭经济,争取早日脱贫。但仍有—小部分特困职工认为先进难学,安于现状,不思改变。

赖超英同志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对这小部分人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她多次深入职工家庭,宣传典型,分析优势,以理说服,以真情打动人心,在她苦口婆心的说服下,这些职工终于觉醒。如一队的苏世强,是队中有名的特困户,家中生活十分困难,他本人也年轻力壮、有劳动力,可就是终日无所事事。经赖超英两次到一队找他谈心,他终于说出心事:自己也想养猪,但是自己无资金,别人又不肯借钱,无法起步。赖超英和领导商量后,决定从扶贫贷款金中贷款—万元给他养猪。经过两年的努力,年养猪收入18000元,获利8000元,现在已摆脱了贫闲,解决了家庭温饱,对养猪信心十足,正雄心勃勃计划进一步扩大养猪规模。

三、资金扶持,雪中送炭。

很多特困职工贫困的原闲,是缺乏资金。因此,资金扶持是扶贫的关键,为特困职工提供资金扶持,对资金不足的特困职工无疑是雪中送炭。2001年以来,上级对特困职工扶贫实行有偿低息借贷,帮助他们起步发展生产。在两级局扶贫办的支持下,先后给和平农场下拨了扶贫贷款66.8万元。为了用好这些贷款,赖超英根据摸底情况,对所有特困职工进行分类排队,先后贷款给190户职工发展养殖业。如一队的宋寿宁,由于他大哥外出发展,经营不善把家中的10多万元亏空,家中生活陷入困境。赖超英在排查中了解到宋寿宁很想贷款养猪,具备发展能力,决定贷款三万元给他养猪,同时也救活了70亩果园。在未养猪前,其70亩的三月红荔枝严重缺肥,生势差,自养猪后,肥水充足,生势良好,当年三月红荔枝收入8000多元,养猪年收入150000元,获利20750元,实现了养猪赚钱、水果生势旺盛双赢。

为了确保贷款安全,在发放贷款资金时,赖超英坚持做到“四贷四不贷”,即有志脱贫、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贷,无信心、无能力的不贷;有岗位、有担保的贷,无岗位、无担保的不贷;见效快、周期短的项目贷,见效慢、效益差的不贷;讲信誉的贷,信誉不好的不贷。在第二批扶贫贷款中,有两位职工坚持要贷款,赖超英深入生产队了解后,—个信誉差,欠场的资金一万多元不还,一个懒惰无心发展生产,对这两个人,做到坚决不贷。发放贷款时坚持做到签订贷款合同,要有担保人,担保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如果没有做到这点,坚决不发放贷款金,贷款发放后,坚持动态管理,每月到贷款户家中检查、了解贷款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在扶贫项目上。

四、示范推动,智力帮助。

赖超英深深地认识到要加快职工的脱贫步伐,必须加大对职工的生产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培训。为职工提供智力支持,这是职工能否脱贫的基础。她积极和生产部门的领导协调好,聘请种果和养殖的技术员到农场为特困职工上技术辅导课。2002年来,先后举办了六期培训班,共135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特别是两次聘请曙光场有多年管果经验的刘开平副场长和建设场畜牧公司的曾继锋副经理到农场开班授课,职工反映良好,有些六七十岁的退休工也前来参加听课,除此之外,还多次邀请地方畜牧兽医站的专家到场讲授养殖技术和各种禽畜病的防治措施,使职工在发展种养殖业中,加强了科学性,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为把扶贫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在全面推广养殖业上,赖超英还注重抓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场养殖业的发展。该场1队和2队职工养猪积极性高,行动快,规模大。赖超英把这两个队作为全场养猪脱贫的示范点,亲自三次邀请中垌种猪场的场长到这两个队进行瘦肉型猪饲养技术指导及研讨防病措施。经过努力,这两个队职工养猪都取得较好效益。其中1队8户贷款户养的第一批猪总收入158400元,总利润24118元,平均每月户利润753元。其中最高利润有5000元。赖超英抓住这个突出的典型,在全场广泛宣传,职工反映强烈迅速掀起养猪热潮,全场有82%的职工都养起了猪。据去年统计,全场养猪的家庭300户,养猪总数9101头,出栏5102头。总收入468万元。总利润93万元,平均每头猪的利润182元。

五、不断探索,模式引导。

根据形势的发展,总结了职工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2004年,和平农场党委又提出新的扶贫发展思路,即引导职工在果园逐步配套有鱼塘、猪栏,搞“立体种养”,即“三配套”。“三配套”种养结合,可弥补单—经营的不足,形成良性循环。如三队的下岗干部刘付智华,2003年贷款2万元,在果园养猪120多头,养猪纯收入15000元,鱼塘年纯收入2万多元,果园有充足的肥水投入,纯收入也有12000多元,一年“三配套”总纯收入47000元。赖超英抓住这个典型,在农场职代会期间组织了职工代表前往三队参观,并让刘付智华介绍“三配套”种养经验,代表们看了、听了都深有感触,一致认为走“三配套”立体种养,是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这一次参观学习,职工对发展“三配套”种养业有了新的认识。赖超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很快,全场又迅速掀起发展“三配套”种养业的热潮,目前全场有“三配套”职工37户,其中十二队有26户,是全场拥有“三配套”最多的一个生产队。而且大部分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如张一民在派出所工作,仅靠一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果园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去年他贷款一万元,在果园建猪栏养猪、挖塘养鱼,一年养猪获利9380元,鱼塘纯收入5500元,全年种果、养猪、养鱼“三配套”总纯收入19800元,实现了脱贫。

六、诚信为本,保证收贷。

随着时间的过去,早期发放的扶贫贷款已到了收贷期限。有些贷款户,出于各种心理,不愿意按时还贷。但是,借贷合同大过山,借贷必须按时归还。俗话说:放贷容易,收贷难。每批到期的贷款,她首先逐一通知贷款户,要按时回收贷款,对哪些迟迟不还款的人,多次上门了解原因,并做说服工作。追收贷款时,利用一切时机,在路上、在家里也好,只要见到还贷户,她都不放过追收时机。在追收贷款时,时常会遇到一些令人难堪的事。九队有—个职工贷款2000元到期了,迟迟不愿意还款,赖超英多次找到他,把情况说明,他一次又一次说还款,可过了半年还是不还钱,赖超英只好找到他的担保人说明情况,要求担保人偿还。这位职工知道后,到处去找她,到处扬言要打要杀赖超英,当天下午还拿着水管准备到果园找她,在半路上被一个朋友知道后,想办法引走了他,才使事情没有发生。当晚赖超英知道这事,心里很是委屈,一夜都睡不着,思想斗争强烈,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了工作,得到的是这种对待,真想放弃。但最终理智战胜感情。第二天亲自上门找这位职工,把还款的道理反复跟他说明,经过耐心的思想说服工作,终于使位职工认识了错误,做了还贷的承诺。在她的努力下,第一批贷款15.8万元,回收14.6万元,回收率92.4%;第二批11万元的贷款,回收8.7万元,回收率79%。现在她正排除一切困难,加大追收力度,想方设法追收第三批贷款,力争全部回收。

正是赖超英同志的辛勤努力工作,和平农场的扶贫工作开展得扎实而且富有成效,而赖超英本人也被职工誉为特困职工的“贴心人”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6】

云胜民,男,1969年6月1日出生,在职研究生,从部队转业,现任市政协办公室老干科副科长。23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的思想素质,锻炼了他的业务能力,增长了知识才干。从部队到地方工作后,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并且延续了在部队上养成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着军人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他严格执行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政策,注重规范管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了市政协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 注重学习,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20,云胜民同志从部队转业,任市政协老干部工作科副科长,负责市政协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上任后,他找来离退休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认真学习,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并很快熟悉了业务,使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大大提高,在接待离退休人员来访、解答问题咨询、理解方针政策、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已经得心应手。云胜民同志从事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以来,从不言苦,总是想办法克服困难,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云胜民同志,初到地方又从事老干部工作,他就把这当作是组织上他的信任,他就下决心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决心做好组织交给他的工作。他认为不管做好什么工作,没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不行,没有业务知识不行,不了解工作情况也不行。首先他从学习基本知识开始,认真学习了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并结合单位的实际,边干、边学、边思考,逐步从一个老干部工作的门外汉进入角色,也逐渐感受到自己身上承担的工作份量不轻,切实认识到了注重学习是平时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二、加强管理,切实强化服务意识

云胜民同志针对老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本着“爱心、诚心、虚心、耐心”的工作宗旨,对原有的一些工作制度作了修改完善,拟制下发了《政协安阳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起草了《市政协机关离退休人员住院探视、后事办理工作规范》、建立健全了离退休人员外出疗养制度、重大节日和离退休干部生病住院走访慰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了规范管理。因为管理措施得力,市政协机关在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上没有出现执行政策上的偏差而引起不稳定事件,市政协机关老干部工作赢得了市政协机关老干部的交口称赞,得到了市政协党组、市政协机关党委的好评。

云胜民同志对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经常组织召开离退休人员代表座谈会,听取离退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自己在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中,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对待老同志,为老同志排忧解难。他是这样要求的,也这样做的,离退休人员找到他,无论事情大小,无论是否合理,她都热情接受,耐心解释,尽力解决,决不讲条件,推诿或回避矛盾,躲避问题。

三、突出重点,认真落实老干部待遇

云胜民同志按照市政协总体部署要求,把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作为工作重点,以落实医药费报销为根本,有效保证了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使老干部充分享受到了政策规定的生活待遇。

云胜民同志,关心老干部政治生活,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根据市委老干局的要求和安排,坚持对老干部的走访慰问,组织市政协机关离退休担任过地厅实职的干部加市里组织的迎春茶话会、老人节座谈会、市年度廉政建设情况通报会、市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市政协机关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加市政协春节团拜会,组织召开老干部代表座谈会,组织市政协机关老干部集中上了一次党课、组织老干部学习了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组织离退休工作人员分别到洛阳和上海世博会参观学习。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要干好,必须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多一些体贴,多一份关爱。”他始终以此为工作宗旨,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政协机关老干部工作,为推动政协机关老干部工作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7】

__同志至年月从事老干部工作以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执行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好,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热爱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有爱心,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踏实,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老干部工作,业绩突出。现将个人先进事迹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热心为老干部服务。

坚持个人自学,先学一步。一是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二是学习郑培民、任长霞、李元斌等同志的先进事迹。三是学习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四是学习、计算机等科技知识。五是学习现代社会心理学、领导科学、经济管理等书籍,并能联系思想实际写学习体会,指导工作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今年本人写的稿件信息次上常州日报,次上市级刊物,次上局简报。带领工休人员学,提高整体素质。今年为创建学习型单位,拟定了创建学习型单位规划,确定了单位和个人的远景目标。拟定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和党员干部学习计划、职工学习教育计划、创建文明单位和创建好班子规划,能按计划抓好落实,采取学习交流、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考核验收等多种形式,搞好创建活动,提高学习效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本职工作。在先进性教育中,加班加点,编印教育方案计划等资料多份,多页,次召开支委会,多次动员确保了全体党员参加了先进性教育,使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认真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

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之间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经常交流意见,开诚布公,做到小事有商量,大事有研究,事事有统一,不搞“一言堂”。特别是涉及重大经费开支问题上,注意充分发扬民主,在征求广大工休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再认真商量确定,达到统一意见。办事注重公开、公正、公平,主要做到三个公开即政治公开,评先进和发展入党问题上充分尊重民意,公开评选。经济(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公开,经费开支按规定实行公示制,服务管理公开,组织活动制订规章制度等充分征求大家意见,集思广义。在重大经济开支上坚持按文件要求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老干部对此比较满意,工休关系比较融洽。今年精心组织了学雷锋为民义诊、扶贫帮困、庆“八一”游龙城、文艺活动、参观学习等九项较大的活动,获得了工休人员的好评。

三、团结同志,廉洁奉公,老干部服务管理满意率高。

__同志能够坚持抓学习,提高整体素质;抓班子,提高整体合力;抓创新,拓宽工作视野;抓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融洽工休关系。全年较好地完成了政治、经济、党建、服务管理等工作目标,在服务管理中坚持用“公心、真心、爱心”来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经所里无计名投票测试老干部满意率达到。坚持廉政自律,做到勤政廉洁。一是加强学习党纪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二是加强新党章,党员义务学习,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坚持各项廉政制度。四是坚持所务公开,实施规范化、民主化管理。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办事,保持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本色。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8】

在上级和领导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人;在上访群众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公务员、为人民办实事的知心人。他用一腔热心,一份爱心,一颗公心,一颗忠心,一片真心,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7年如一日,在平凡的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彝良县小草坝乡纪委书记韦雄东同志。“一个人认真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认真做事。” 纪检监察干部韦雄东始终把这句话铭记心头,并付诸于行动。在7年多的纪检监察工作中无私无畏,秉公执纪,埋头苦干,恪尽职守。他,无愧于党的忠诚卫士的称号。 ——他悉心于本职工作的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他从来不讲条件,总是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善于钻研、干一行、爱一行、干啥就干好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__年,他被提拔为乡纪委书记。有人说纪检工作清苦,吃力不讨好又得罪人,劝他悠着点干。可是,他没有半点的失落,他说:“组织给我安排这份工作,是对我的信任”。这不是应付组织和领导的话,也不是冠冕堂皇之词,7年多来,他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凭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热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斐然的工作实绩,履行着对党的忠诚。“言传重于身教”,同事们在他的带动下,长期的默契配合,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增长了他在本职工作领域的才干,掌握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自以来他所负责的小草坝乡纪检工作也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和单位考核为先进集体。今年37岁的他,自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小草坝乡工作,从村任文书、民族宗教助理员、人事干部、乡政府办公室主任、乡党政综合办主任兼乡党委组织干事到乡党委副书记兼乡纪委书记,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多年来,他因工作业绩突出,所从事或分管的工作,多次受到市、县党委、政府或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他在小草坝乡群众印象里是一名工作脚踏实地的党员干部,他们一致说:“干起工作来,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黄牛’”;“干得、累得”是长期与他共事的同事对韦雄东最朴实、最恰当的评价。

秉公执纪,敢于查办案件。他始终把“清白为官、忠实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始终发挥着表率作用,在工作上,他严格按照职责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办事,面对腐败案件始终秉公执纪,勇于严肃查办,勇于将压力化为工作动力。

20__年,群众反映该乡大雄村委会副主任李某违纪超生。李某是他所挂村的村委会副主任,经常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立刻组织进行严厉查办,并强调决不能因为是同事、太熟悉就避重就轻,要严格按规定来办理。他带领办案人员,奔波于几个乡之间,抽血鉴定,对大雄村委会副主任李某违纪超生的问题进行调查。最后,李某受到了开除党籍的处分。

20__年秋,小草坝村蘑子村民小组在改造电的过程中,之前未与电管所协商,就私自购买变压器要求电管所增设,电管所不予安装,后村民小组与电管所协议,每月村民小组群众用不到1000度电按1000度收费,超过1000度按实际用电度数收费,电管所给予安装了变压器。随后接到群众反映,他果断组织立案查处,严格按照纪律规定给予责任人相应的纪律处分,并把多收的钱返还给了群众,对电管所要求今后严格按实际用电收费。

20__年10月,协助县纪委严肃查办了__X中学校长违纪案,涉及金额17万余元,并及时将克扣的学生生活补助组织兑现;20__年他接到群众反映群众的赔偿款被村主要领导截留贪污,他立即召纪委班子研究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最后将两位村干部合伙截留贪污的2.4万多元追回兑现给了群众。韦雄东同志多次被县纪委抽调参与查办案件,因工作业务熟悉,20__年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时,他还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授了课。七年来,他参与或主办案件36件。

一份爱心,热诚服务群众。他经常说:“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心声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是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表现,作为党风廉政这个大窗口中的一线窗口,直接同人民群众打交道,我们更要身体力行地践行“三个代表”,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办理来信来访工作中,他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地进行解决,有的是符合政策应该解决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他总是热情地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加以解决;有的是行政乱作为或不作为造成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或损失的,他总是秉公执纪监督有关部门认真处理和及时办理。20__年5月,杨某村民来到乡纪委办公室,说他砌的堡坎和围墙没有占着任何人的地,在他当事人没有在场和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村委会就乱决定限他三天之内把圈地的堡坎拆除掉,三天之内不拆除由下坝村民小组拆除,在决定刚送到他手里,他正在向乡政府申请复议时,下坝村民小组就按村委会乱下的决定将他的堡坎和围墙撬了,并把撬下来的石头和砖搬填公路,他立即召纪委班子研究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调查情况与他所说一致后,及时与当时去处理此事的人谈话,并让村委会赔偿他的堡坎和围墙损失,维护了群众利益。

他重视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坚持用正面典型鼓舞人,用反面教材警醒人。六年多来,先后组织开展影视教育10余场500余人次;组织预防职务犯罪讲座6场300余人次;到一线为党员干部上党课10余次;开展诫勉谈话、廉政谈话、谈心谈话25人次。并积极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村集体资产清理,农资市场和教育收费检查,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公用经费管理使用。通过一系列的反腐倡廉教育和纠风治乱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在全乡营造了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

他创新监督,努力探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路子。为了改变“群众找着上门、干部没有踪影”的状况和防止村支书或村民小组长一人说了算的情况发生,杜绝村支书或村民小组长搞“一言堂”,使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和村务党务更加公开透明,实现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和有事大家议、主意大家拿。他先后提出建立“农业农村工作明白台账”和村组配公章推进村务党务公开,在他的倡导下小草坝乡率先在农村建立“农村工作明白台账”和村民小组雕刻配发公章,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变和保证村民小组长有权、有位、有为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监督,村务党务更加公开透明了。

他洁身自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他说话真诚,办事认真,做人本分。敢想、敢说、敢做,从不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含含糊糊。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从不唯利是图,领导、同事和群众给予他以很高评价。他从不滥用权力,对自己约法三章,不贪占任何便宜,不接受宴请和礼品,拒收任何有损干部形象的钱财,并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以自己廉洁从政的高尚品德在干部职工中树立了一个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9】

x_现任中共__市绕城公路建设指挥部支部委员,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是中共__市纪委、__市监察局驻绕城公路建设指挥部执法监察室成员。他严格按照执法监察室的工作内容、职责来办事,尽到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应尽的职责,促使市指挥部被市__局党委评为__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x_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思想,特别是努力学习了党的“____”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决定,认真学习和钻研反腐倡廉的理论和政策,用以指导党风廉政和执法监察工作。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他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始终与党中央高度一致,时刻用一个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用党的“两个条例”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牢筑思想防线,固守清正廉洁观;他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他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保持顽强拼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他以无私无畏、坚持原则、秉公执纪、求真务实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德,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风貌。

他的业余时间从不参与赌博,而是认真看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掌握有关方针政策,以指导工作。

他为了用制度规范指挥部管理行为,保证工程质量,预防和杜绝不正之风,增强全体员工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协助指挥部制定了《__市绕城公路建设指挥部廉政建设十条规定》和《员工廉洁自律手则》。规定中规定了指挥部的任何人员不准打麻将,不得干预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不得与施工单位有任何娱乐活动及请吃游玩活动,一经查出将予以开除。

他还协助指挥部建立了“指挥长办公会”、“指挥部全体成员会”、“工地会”、“安全工作会”、“安全检查现场会”、“技术分析会”、“施工方案评审会”等会议制度。协助制定了市指挥部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内部会计控制、保密、安全保卫、目标管理、车辆管理等制度。建立了设计变更,工程支付“会审制”、“会签制”,杜绝了暗箱操作,产生腐败,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在平时的工地例会,重要会议,他都及时地通知执法监察室、财务监督员、市__局监察科及华信审计等各监督单位的人员参加。他经常组织主持、联系会议,邀请纪检领导参与监督。随时向市领导汇报指挥部廉政方面的情况。在职工大会上、党支部支委会、党小组会及中干专题会上,他经常及时向全体职工传达、贯彻中央、省、市纪委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省委、市委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还学习吴官正、张学忠、李崇禧、吴果行等领导同志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讲话内容。通过学习,全体职工都认识到,省委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特别是对党员干部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他非常重视对全体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一年来,他组织职工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8次。尤其是在__大桥建设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的情况下,也挤出时间,组织全体职工在指挥部会议室观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10】

工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好的素质难以胜任。同志工作的,努力学习,两个素质的17年。是这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中,他注重了政治理论和知识的学习。精学精读原著,政治修养。系统地学习了《“”思想学习纲要》、“七一”讲话、省局“八条禁令”、《市工商局制度汇编》等;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真诚地向学习,向老干部请教,向同事和被管理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学习净化了思想,陶治了情操,理论和素质都有的。

以苦为乐促工作

____湖是乡镇的边远湖区,生活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干部望而生畏。接到去湖区工作的通知后,他无怨无悔、欣然,生活条件差、工作难度大是可以人的力量去的,带着行李毅然走马上任。上任初始,办公楼院内杂草丛生,污垢遍地,住房被私人挤占,办公室尘土堆积,便迹斑斑。分局长见此,鼓励我说:“战友,这里条件是苦啊,但总比在大兴安岭当兵要强吧1面对的鼓励和信任,面对重重的环境,唯一的选择迎难而上。为解决住房被私人挤占的问题,他用楼房是工商的财产说服住户;用到____湖工作,需要左邻右舍的支持来感化住户,使理解难处,直到住户搬迁;为解决水电问题,动手修水井,找供电接通电源;为工作环境,白天走村串户搞调查,晚上回搞卫生,星期后,既对辖区经营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又了生活工作环境。

以勤为径求发展

____湖是该市最大的粮产区,粮食生产是粮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撤消乡级行政建制后,企业迁走,个体工商户锐减,留下来的无照经营户,其门难进、费难收、市场秩序极度混乱。在分局和同志们的支持下,从服务入手,多方个体工商户的疾苦,与其交心谈心,为出主意、想办法、牵线搭桥,感情,从而了理解和支持。努力,街面上仅11家个体工商户办理了营业执照,有照率、亮照率达100%。,共查处违章案件60余起,程序案件2起。个体工商户吴良洲60多岁,长期无照经营,是老大难问题。他上门宣传政策、工商法规,是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30余次登门拜访,宣传说服,为其推销下水衣40多件,吴良洲感到工商干部是真心实意的为办事,带头申请办理了营业执照。9月中旬,收取个体工商户胡向文的规费,他在那里静等6个多小时,收取规费500元。回时,错过吃饭,只得用面充饥。当地一精米加工厂从事简单加工,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销售不畅。他到____湖后,多次到该厂调查、情况,与该厂人刘经理交流,注册商标,打出品牌,精加工,大米档次,市场竞争的思路,了该厂的。现在,“____湖”精米商标已注册,使该企业拿到了市场竞争的“通行证”,企业销售看好。

以情敬业图奉献

家庭诚可贵,事业价更高。他生在镇上,镇上有他的安乐窝、避风巷。已近中年的他,哪里不留恋家庭的温馨呢?但一名共产党员,____湖工作需要他。他顾全,把对家庭的依恋,对爱人的深情,对女儿的深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9月8日,接到一线人举报,有一无照粮食经营户,于深夜12时偷运粮食出境。他向分局汇报后,正在蹲点守候。14岁的女儿从家中打来电话,哭着说:“爸爸快回呀!妈妈心脏病又发了。”听到儿女的呼唤,他的心碎了。是回是留?回,分局也不会责怪,但经营户就会跑,就有负组织的信任、的重托。于是,他只得在电话里嘱咐女儿,把妈妈扶到床上躺好,多喂些白开水给她喝。他,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他长期在____湖工作,抛妻别子,聚少离多,但他无怨无悔,在事业与家庭冲突时,他选择了事业。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11】

吴__,中共党员,2017年5月担任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皇都村驻村第一书记。在之前的工作中,也为单位的骨干成员,不仅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更是深得群众喜爱,也被同事称为热心大哥。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吴西选利用一切时间并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入户走访群众、了解民情、摸村情;针对村中的真实问题想办法、找对策、制定全村发展规划;从一点一滴做起,提高治理水平,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团结班子、提高战斗力、服务群众,事事为村民着想,希望真正能为贫困群众解决问题,带领村民摆脱贫困,使皇都村摆脱贫困村,这些所做所为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具体事迹如下:

一、入户调查,仔细排查,精准确定贫困户

自上任以来,坚持通过随机的入户调查,结合镇政府及村干部的情况反馈,根据市政府对贫困户的确定标准精准确定贫困户。只有自己入户与群众深入交谈,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让真正的贫困户得到精准帮扶。

二、一点一滴的无私奉献,深得群众感动

贫困户中的老党员肖金柱老大伯,其儿子离异多年,孙子患精神疾病,吴西选经常帮老人干农话、打扫卫生,并与其谈心,希望通过一些国家政策帮老大伯一家逐步解决实际困难。

为包联户张红心找贷款,为其女儿找工作,并帮其干农话、打扫卫生等。

韩选民因其妻子、儿子有残疾,吴西选为其找贷款,帮其发展大棚冬枣产业,并针对其儿孑的厨艺优势帮助其开饭店。

在暴雨高温来临时首先想到贫困户,以皇都为家,为村上争取773米生产路硬化,2干多米巷道下水施设建设。

由干村上办公经理费困难,自费为村上买笔、纸打印机等办公用品。

端午节为贫困户送问候!陈自明老人有残疾,儿子在外打工自己和老伴管8岁小孙,吴西选义务为其看接孩孑、复习公课,干农活。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吴西选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为每户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用八个一批对应找措施,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冬枣产业为主,外出打工就业为辅的脱贫致富的路子。

四、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自尊心很强,特别是一些贫困户,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感受不多其他人的温暖,心理比较敏感,在帮助他们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方法方式。吴西选经常通过谈心的方式走进他们,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帮助来获得他们的信任,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对党要帮他们脱贫的信念产生信任,至此不但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优秀党员形象,更是让贫困户重拾生活信心,早日脱贫。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12】

在积石山县,很多人知道__这个名字。1969年2月,__出生在柳沟乡上坪村下坪社一户贫困户家中,高中毕业后,去新疆挖金,到青海挖虫草,但都没有挣上钱。

1996年,__在省建四公司学到了从事工程建筑的本事,1999年,他从省建四公司辞职返乡,一步步发展,注册5000万元成立了甘肃伟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自己越富有,越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总想为家乡做点事……”__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20__年6月,他筹资100万元,向积石山县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无偿注资。20__年9月,当__得知该县五名大学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大学时,主动对他们进行帮扶,使他们圆了大学梦;20__年12月,为了积极响应县扶贫济困“光彩事业”的号召,他主动捐款100万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__常对家人和企业管理人员说。如何做到呢?他常常思索着,20__年底,当他被推选为上坪村村党支部书记时,更加坚定了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__担任村支书后,就全力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只要是村里乡亲们迫切需要,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为村里办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同时,他还团结带领本村群众栽植花椒树、修建调蓄水池、办养殖场、搞易地搬迁、劳务输转,有效改善了全村道路、饮水、住房、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并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探索出了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由于__为上坪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付出了心血和努力,他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看到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__说。

近年来州委办公室以“联村联户联民心、为民富民解民忧”为宗旨,按照“村美民富、田园风光、秀美庭院”要求,在双联帮扶点――临夏县新集镇寺湾村,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村级特色富民产业,抓好精神文明创新活动,努力帮助群众打造和谐自然美丽的新寺湾。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13】

__,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生于19__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文化程度,2006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党委副书记。自农场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该同志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坚持每周至少3天走访贫困户,严格按照农场"三个一"的要求并制定脱贫措施,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用真心扶真贫,用真情扶真困,帮助贫困户脱贫。

第五管理区区直辖4个居民委,1143户,2771人,是友谊县三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其中20__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户,40人,20__年初开展贫困户精准帮扶后,现有贫困人口4户,8人,脱贫16户32人。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王立彬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第五管理区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五进十出"工作法,在严格执行"十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居委会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社区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出的20户贫困户名单在管理区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农场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项目,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排除万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落实项目资金40余万元;新修区直道路3公里,维修区直主道2公里,新修公共厕所3座,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修建小型厕所7座、室内厕所3所。得到了管理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同志带领社区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农场领导,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种养植业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子。一是20__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致富能人"来村里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使管理区群众在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的同时,通过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二是引导群众在发展养殖业做文章。引导贫困户联合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养殖业,目前管理区养鸡、养鹅、养羊户逐渐增多,群众增收明显,尤其是有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养殖脱贫致富。

四、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王立彬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

对那些见人"不抬头、不说话"自卑的贫困户。王立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如果解决不好,这些人很有可能走到社会的对立面。为此他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这些"精神贫困"的贫困户家中,同他们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协调解决现实困难,帮助寻找致富门路,联系外出务工。通过精神扶贫,那些自卑的贫困户现在见人也热情了,一些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找到致富门路的收入增加了不少,一些贫困户年内就能脱贫。

目前书记与管理区"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县扶贫工作队和管理区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14】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的伟大社会工程,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的号召,公司成立4年多来以发展产业为己任,用真情彰显了公司的扶贫情结,用行动讲述了一串的扶贫的故事......

一、公司概况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注册资金7500万人民币,现有员工300人。公司位于川陕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公司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的南江大叶茶资源为依托,着眼于国内国际的潜力巨大的茶叶市场,力求把南江大叶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让昔日的“皇家贡茶”成为今天的中国名茶、世界好茶。几年来公司已完成投资4.75亿元,先后在四川南江建起了南江大叶茶产业基地12000余亩。

南江大叶茶选育基地500亩,投资1.5亿,在南江4A级元顶子茶园景区建茶叶加工、销售、体验、展示、研发、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占地51亩现代茶叶产业园,园区内的三条现代茶叶生产线已于2018年正式投入生产,研发中心、茶叶博物馆、茶产品展示中心、销售中心、体验园均先后于2019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为拓展南江大叶茶销售市场公司先后在国内的上海、深圳、北京、成都、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和四川省内的绵阳、德阳、遂宁、巴中等中小城市开设南江大叶茶体验专卖店150多家,多次组团参加国家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公司生产的绿茶、红茶等多个产品先后在几个茶博会上获得“金奖”,成功举办了两期“茶文化旅游节”。2017至2019年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市级优秀民营企业。2018年公司董事长被表彰为“第三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先进建设者”。

二、扶贫业绩

公司在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把历史久远、品质优良的南江大叶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让有悠久历史仍“待自闺中”的南江大叶茶产业真正成为引领南江和巴中人民致富奔康的支柱和骨干产业,为巴山人民脱贫致富添上一支强有力的翅膀。几年来公司将产业经与扶贫经一起念,把产业歌与扶贫歌一起唱,让产业曲与扶贫曲一同奏,将产业发展的的大事与扶贫攻坚难事一起办,当好助推扶贫的有力推手,伴随产业发展的一路艰辛唱出了助推扶贫攻坚的一路欢歌。企业得到的是收获,贫困人民得到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用产业念好扶贫经。

公司以发展南江大叶茶产业为抓手,坚持用产业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精准贫困农户优先到园区务工,让精准贫困农户和较贫困农户用地产茶园、宜茶地到公司入股,并为这些贫困农户适当提高分红比例,动员贫困农户到园区务工、入股,进而实现产业发展与助推扶贫两不误,实现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有机融合,收到既发展产业,又助推脱贫的良好效果。

(二)用产业唱响扶贫歌。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便立足于南江大叶茶产业的发展,为做大做强南江大叶茶产业,公司在对南江大叶茶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论证之后,从基地建设入手,先后从南江大叶茶资源较为集中的下两、元谭、黑潭、赤溪等附近的8个乡镇的10多个村流转南江大叶茶低产茶园11000余亩,并投资对其进行低产改造,流转宜茶地3000余亩,新植南江大叶茶,与茶区的2000多户农户签订南江大叶茶春、夏、秋三季鲜叶收购合同,与8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按照“市场+公司+基地+园区+专合社+技术+农户”的七“+”模式,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标扶贫攻坚,对贫困人口实行优先流转土地,优先收购鲜茶,对精准贫困户优先实行优惠,流转茶园优惠收购鲜茶。与2000多农户签订流转茶地,收购鲜茶协议;与200多贫困户签订茶园流转,产业帮扶协议,与110多户精准贫困户签订茶园入股分红扶贫帮扶协议。

(三)用产业奏响扶贫曲。

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都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社会工程。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与农民的脱贫致富增收相生相随,产业发展好了,农民致富就有了希望,产业壮大了。农民增收致富则有了盼头。产业做强了,人民奔小康则指日可待。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吸纳南江8个乡镇的10多个村的2000余户农户利用茶园和宜茶地到公司流转或入股。其中吸纳了110户精准贫困户利用信贷资金公司承担承贷责任入股和茶地茶园入股,由公司还贷结息农户参与分红,对到公司入股的农户优先进行技术培训,优先提供种苗,物资,优先收购农户分散种植采收的鲜茶,对到公司入股的精准贫困户,按时发放红利,除优先提供技术指导,物资帮助外,还优先帮助贫困户到园区务工,优先安排贫困户子女到公司就业,几年来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把基地发展到哪去就把扶贫帮扶延伸到哪里,把园区建到哪里就把扶贫曲奏响在哪里。

(四)用行动办好扶贫事。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几年不断发展中,努力做到发展产业与扶贫帮扶的有机结合,本着给农户承诺就必须实现,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勇承担,连续三年对信贷入股的110户精准贫困户实现分红100万元,户均收入近10000元,人均仅分红则增收入2000余元。并偿还了公司承贷的农户信贷资金。累计帮助贫困户就地实现务工增收,户均达到6万元以上,人均在三年增收15000元左右。同时还安排贫困户子女到公司园区、基地销售公司就业13人,帮助入股分红和基地附近农民工就地增收务工收入近2000万元。三年累计培训茶叶种植、采摘技术近6000人次,培育技术骨干30多人,无偿为茶农提供优质茶苗500万株,肥料400余吨。带动了金枝玉叶基地及茶叶产业带上的8个乡20多个村,近4000余户,近20000人参与南江大叶茶产业。由公司按时收购三季鲜茶,茶农见到了茶叶种植的实效,看到了希望。彻底改变了过去茶农只能收一季茶的现状,茶农收入大大增加,带动了周边50000亩茶产业的发展。

(五)用担当做好扶贫人。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不仅用产业助推扶贫,更不局限于仅靠行业引领参与扶贫。公司在努力做好产业扶贫的同时,还勇于承担起一个企业应予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帮助彻底解决南江县团结乡罗沟村及邻近3个村3000多人,4000多头牲畜,以及近4000亩农田的饮用水困难,公司出资700万元,在南江县团结乡罗沟村建起蓄水30万m3的水库一座。解决了三个村有史以来未得到解决的饮用水困难,让三个村永远告别了饮用水困难的历史。

为帮助解决罗沟村1000余人的出行难,让村里好的农产品能顺利走出大山,公司又出资70余万元,修通主干道路4km。

为帮助留守儿童、特困群众,公司再出资16万元,为团结、下两、沙河、关门等乡镇的特困群众,留守儿童送去一份温暖和爱心。

为助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公司于2019年11月向巴中特殊教育学校无偿捐资22万元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

几年来,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尽企业之心、举企业之力,除用产业引领脱贫参与“万企帮万村”外,还累计向社会捐资近千万元,用真情和行动诠释了一个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三、体会与感悟

通过参与“万企帮万村”的伟大社会实践,作为民营企业有艰辛的付出,更有理性的收获:

一是:“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再次让企业家们的良知被唤醒。

二是:农业产业的发展漫长而又艰辛,需要企业与社会的精诚合作。

三是:体制与机制是产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四是:“诚实守信”是企业兴旺的基石。

五是:扶贫攻坚虽是全社会的责任,企业更应勇于担当,积极回报社会。

优秀扶贫干部事迹材料【篇15】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矿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扶贫帮困总体目标,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包扶措施,严格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包扶工作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促使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单位来说,很多职工的生活都比较困难,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有的家遭变故,生活困难……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我单位党、政、工的心。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关我单位职工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单位把职工的生活当做我们的第一牵挂,对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等十分重视。

我单位职工突发重病,住进医院,我单位十分重视,积极向上级部分反映,矿及时给予了救济。

同时,我单位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并积极帮助困难职工申请救济金。我队党、政、工还曾多次前去探望因病住院的职工史忠显、刘建伟等,不仅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更送去了我全队职工的关心与爱护。

扶贫帮困工作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单位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我矿的快速发展做出我单位的最大贡献。

8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