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素材 > 名人故事 >

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

时间: 金浪 名人故事

历史上成功的许多名人,都有着勤奋的品质;那么你知道哪些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

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精选篇1)

19世纪70年代,爱迪生开始着手研究电灯的工作。他想发明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合家庭使用的白炽灯。

为了研究这项实验,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吃,在实验室里睡。一个朋友来看他,开玩笑地说:“怪不得人头脑里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原来你睡觉也往脑子里记书上的东西啊!”

攻克白炽灯,最大的难题是玻璃泡里那一截细灯丝。他起初用木炭、金属铂等做灯丝都失败了。后来,他把灯泡里的空气抽掉,制成了一个真空的炭丝灯泡,但也只能亮8分钟。这之后,他又用白金、银、钌、钛、钼、铑等稀有金属试验,效果也不太理想。最后,他又用棉纱烤焦后试验,灯泡寿命达到13个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失败,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研制成功一盏炭丝灯,通电后亮了45个小时。新年之夜,曼罗园的松树上挂上500盏电灯,像夏夜的繁星一样,景色迷人。

但他仍不满意,他想做成一个寿命能达1000多小时的灯泡。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试验,他曾用杉木、亚麻、藤条、椰子壳等植物纤维试验,又用橡树皮等反复试验,共计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发明了炭丝灯泡,达到300多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发明了炭化竹丝灯泡,寿命达到1200多个小时,达到了他的愿望。这时,他创建了电灯工厂。他又派人跑到世界各地去采集各种竹子样品,最后发现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质地最佳。他的工厂开始大批生产灯泡,价格便宜,深受人们的欢迎。

后来,又经过多年的试验,改用钨丝,使发光效率提高了三倍。他发明的电灯,照亮了全世界。

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精选篇2)

孙思邈,唐初著名医学家,出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一百零二岁。

孙思邈从小刻苦学习、勤奋实践的结果。孙思邈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虽然不富裕,但父亲依然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孙思邈小的时候聪慧过人,心思敏捷。他知道家中的钱来之不易,父亲坚持供他读书,是希望他将来能有出头之日,光耀门户。因此,他读书十分刻苦,一天能诵千余言。他喜欢读诸子百家,尤其喜欢读《庄子》、《老子》,还好读翻译成汉文的少数民族的书和外国的书,到七八岁时,就已“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言谈话语,才华横溢”了。潞州总管独孤信很有学问,经过和孙思邈的交往,曾感慨地对人叹道:“他真称得上是神童啊!”

也许是孙思邈在读书时过度劳累的缘故,他的身体渐渐变得虚弱多病起来。父母不得不带着他到处寻医治病。这期间,他深深体验到患病的痛苦。同时他也看到,一些穷苦的百姓得病后,因无钱买药医治,只好痛苦地死去。他心中感到十分难过。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一个念头:“救活一条性命是何等的重要啊!世间黄金虽贵,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但是人的性命没有了,就是钱再多,也是买不回来的啊!”

他病愈之后,便决心学习医学,他要用高明的医术,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他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都很支持。特别是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学好医术,四处奔走,到处为他借书。

孙思邈更是发奋苦读。因为许多书是借来的,有的还是花钱租来的,所以他读起来十分仔细,并且从中摘录了大量的资料。有的书他感到非常重要,买又买不到,他便一边读一边抄,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全抄下来。

他不仅注重从书本中学习知识,而且注重临床实践。每当听说某村有了病人,请来医生医治的时候,他都要去看看医生对病人如何诊断,如何下结论,如何用药。当医生看完病走后,他又隔三天两天去病人家中一次,询问治疗效果。当他听说某地有名医时,宁可自己不吃饭也要省下钱来,备上厚礼,去登门求教。为了采到一种中草药,他翻山越岭,挂破了手指,破了皮肉也不觉得疼。为了学好针灸,他常常在自己身上体验,一直找到针人体内的最佳感觉方止。

就这样,他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不仅通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获得了渊博的知识,而且还搜集并细心研究了民间流传的治病偏方。同时,他边读书边实践,为当地百姓治愈了不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于是,在他十六岁那年,便开始了正式行医,而且很快出了名。

不久,他的名声传到了京都大兴(今陕西西安),隋文帝召他人朝,封他为国子博士,专门给朝中官员治病。但他不愿意被束缚在皇宫,愿为广大的穷苦百姓治病,以实现自己的心愿,便借口有病拒绝了。唐朝建立后,太宗召他入朝,封他为谏议大夫,他又拒绝了。他深深懂得,他的医术只有扎根民众,才会不断提高。

孙思邈是为了解除百姓的痛苦才开始学医的。因此,在他成了一代名医之后,仍然把为百姓治病作为宗旨。在行医过程中,他从不把病人拒之门外,并且对没钱的病人可以不收钱,远来的病人可以住他家里,他还煎汤熬药,将病人视为家人。

孙思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终于在公元652年,编成了一部书,取名为《千金要方》。又过了三十年,孙思邈又编成了另一部书,取名为《千金翼方》。

孙思邈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药王”,把他经常去采药的五台山,称做“药王山”,并且在山上建立了药王庙。

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精选篇3)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很高。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精选篇4)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这不仅在当时,就是今日来看,也是很大的成就。

张衡能取得这些成就和他小时候的立志追求是分不开的。

张衡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东边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一把勺子,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兴奋地又问道:“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上面,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好几次爬起来看北斗星。当他看到那排成勺子样的北斗星果然倒挂着,他非常高兴!心想:这北斗星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创立了“浑天说”,并根据“浑天说”的理论,制造了浑天仪。这个大铜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的星象。

张衡从一个对着天空数星星的孩子,成长为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大胆追求自己的目标,不为其他世俗的名利束缚,兴趣为师,潜心科学,终成一代大家。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感兴趣的目标,一定不要轻易错失,而是要集中精力勇于追求,不断克服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一步步地攀登,最终会向目标不断靠近。这就是追求的魅力,这就是追求的动力,这就是追求的教益。

勤奋成才的人物故事(精选篇5)

1836年冬天,著名钢琴家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肖邦这个纤弱、儒雅而又温柔的男子,对反传统的多产女作家乔治·桑,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桑越来越引起肖邦的注意,肖邦发现自己和她在一起时,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后来,肖邦和乔治·桑生活在了一起,他们保持了长达9年的关系。乔治·桑给予肖邦的细心照料,有助于焕发肖邦的才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几年,肖邦的作曲生涯达到了他个人生命的最高点,是肖邦鸣唱“天鹅之歌”的岁月。

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11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分开了。

肖邦来到巴黎后心情十分忧郁,肺病加重,身体越来越坏,但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教学生弹琴。第二年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一些,想起自己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些年,他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一首《升C小调圆舞曲》。

乍一听,你会感到它的旋律很美,实际上它隐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哀。()接着出现了一段抒情的慢板,好似是肖邦以往和乔治·桑在一起的幸福日子的回忆。

肖邦似乎力图忘掉悲惨的现实生活,而沉浸在他自己所创造的虚无缥缈的甜蜜梦幻世界,但是旋律中仍然不由自主地渗透着深刻的忧郁情绪。

1848年,肖邦虽然病情严重,仍然访问了英国和苏格兰。在伦敦,肖邦曾为维多利亚女王演奏,但英国的社交生活使他筋疲力尽,他的学生把他带到一座乡村别墅中休养,并送给他当时迫切需要的一万五千法郎。

肖邦临终前的一段日子非常孤寂,他痛苦地自称为“一个远离母亲的孤儿”。

2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