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夏朝 >

夏朝都城简介(2)

时间: 翠梅2 夏朝

  《辞源》是我国现代一部有权威的辞典,它从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编著,到一九七九年第六次出版经过了多少学者、专家修订汇编,内容重在追根溯源,它在第一册0645页记:禹都安邑,为禹所建,在今夏县北。又记,楚国大夫屈原在哀郢九章中写,“曾不知夏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这和禹王城遗址地貌完全一致。又记,自关向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秦晋之间就是咸阳(秦都)和侯马(晋都)之间,也正好就是禹王城遗址,这和司马光记载夏桀之居方位完全一致。决不是巧合,而是历史事实。我们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战国时期的禹贡篇,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现代的《辞源》不同时代的记载来看,都说明禹都就是古安邑城,今天的禹王城。

  其次,从碑刻记载来看:碑刻是我国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一些重大事情都用这种形式来记载,大禹的功绩和夏朝的历史就是碑刻记载较多的。《明·重修大禹庙碑》载:三代圣帝明王,率居河东,是故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后汉·乾祐元年,重建禹庙碑》载:“昔乃庙立故都绍隆本址,历代绵邈,殿宇凋踈。”是说大禹庙一直建在夏故都原址上,历代更替,为时久远。《元·至正十四年夏县重修大禹庙碑》载:蓋盛德必百世祀,有庙则人心萃,所由来尚矣。在昔唐虞之世,洚水横流,民无底居,而天下几不国矣。大禹出而治之,然后九州以平,五行以顺,而民生衣食于棼伦修叙之中,迨于今几四千年,所谓盛德之当祀,宜与天地相为无穷也。安邑夏后氏故都,邑之人尤重事禹。后魏分其东为夏县,邑之墟故存焉。《明·平阳府志,艺文》夏县禹庙记:夏台于其中,为都会故地,实所撬撵所先及也,居夏之故墟,为夏之遗民。是说夏台就是青台,禹庙建在其上,也是都城的集会之地,大禹治水在这以前,邑民居住在夏禹废墟之上。

  《清·道光十二年永济县重修禹王庙碑》载:古帝王之有庙祀也,崇德报功于礼隆矣,建于京师者,惟禹巍巍平成,至德无量,庙于安邑,祀会稽礼也。《清·夏县重修大禹庙碑》载:青台是禹治水时涂山氏望夫处,在禹旧都皇城内,以上碑刻是记载大禹的碑记,有汉代的、元代的、明代的、清代的一致证明安邑(禹王城)就是大禹的都城。你想改变禹都历史,千年石碑也不会答应。

  再次,我们从禹都周边地理名称来看,每个朝代的兴亡,都会给当地留下许多演义和传说,也会给当地留下磨灭不掉的历史地名,禹王城遗址就是当年的夏朝都城,虽然被魏国、河东郡的建筑所掩埋,但地下文化层次面达2——4米,是研究考证禹都历史的文物宝库。禹妃涂山氏望夫台在皇城的东南角。天文学家陈遵妫认为:青台就是夏朝专门观测天象的场所。涂山氏经常站在青台上面望思丈夫回归,所以后人把青台也叫涂山氏望夫台。遗址以西十五里有“放桀台”,在张庄村的鸣条岗上,当地人叫桀王台。这里是夏朝的古道要塞之处,是禹都的门户,是鸣条岗的制高点,也是夏桀指挥打仗的地方。相传商汤就在这里打败了夏桀并放逐夏桀的。《清·康熙四十六年夏县志》载:放桀台是商汤败桀处,邑人为祭祀汤,并盖有尧、舜、禹四圣庙。这和司马迁《史记》“桀败鸣条、遂放而死”的记载完全吻合。遗址北有夏后氏的王陵,墓冢有八十多个,现存三十二个。

  《夏县志》载:夏后氏陵寝在池下王村,禹陵在浙江绍兴府会稽山,禹巡狩崩而葬,少康陵在河南开封府太康县,除二帝外,自启而下王陵都葬于高丘之上。每一个王朝的存在都是有陵寝之地,池下王村就是夏朝王陵之地。禹王城遗址内和夏朝有关的地方还有铸鼎之地、酒池之地、比武校场、大小官道、京城隍庙、金殿之地、瑶台、运粮河、鸡鸣关、险要门、点将台、金水桥、圣迹门等都可以证明安邑(禹王城)就是大禹的都城。

  从以上史学双璧两司马的历史文献记载、建庙的时刻碑文、以及遗址周边的地理名称的记载多方证明,大禹的都城就是古代的安邑城(禹王城),这是千真万确的,毋庸置疑的,可以说禹都安邑的历史铁证如山,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至于说河南的阳城、禹州都只是大禹治水、征服三苗活动过的地方,属夏禹文化范畴,但它决不是大禹建都的地方。夏代的历史久远而厚重、博大而精深,不是哪个人想纂改就能纂改的,即使你当时有权纂改,但也是不能长远的,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因为它不是真实的,每个朝代的历史都有人专门编著,都有定论。如果我们都去随便去纂改它,中国的历史不就乱套了吗?学习历史还有什么作用,自己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不就行了吗?了解禹都文化历史,学习禹都文化,有益于我们的民族,有益于每个华夏儿女,不允许任何人随便纂改,误导青少年一代。

 

 看了夏朝都城

1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