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五代十国 >

五代十国之高平之战

时间: 克浩2 五代十国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五代十国之高平之战,希望对你有用!

  五代十国之高平之战图片

  高平之战​战役起因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他的养子柴荣(后改称郭荣)继位称帝,史称周世宗。建都太原的北汉主刘崇闻讯,十分高兴,他认为周有丧事,天子新立,无力征战,正是兴兵灭周的好时机。他遣使与契丹通好,自称“侄皇帝”,乞求契丹派兵合攻后周。

  二月,契丹派大将杨衮带领骑兵万余及步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到达晋阳(今太原),北汉主以张元徽为先锋,领兵三 万,联合进逼泽、潞二州,后周泽潞节度使李筠穆令以两千步骑抵御联军,在太平驿(今襄垣西北)被打败。联军乘胜包围,除留少量部队围困潞州(今长治)外,大部队 长驱南下泽州(今晋城),企图一举灭亡后周。

  周世宗教得到入犯警报,决定亲征抵抗,亲率周军北上太行,迎击契丹北汉联军。三月十日,周军从都城大梁(今河南开 封)出发,周世宗令李重进、白重赞为左翼,樊爱能、何徽为右翼,向训、史超领精骑居中,与联军对峙,张永德领禁兵紧随世宗。而联军的部局是:北汉末刘崇居 中军,将台设渠头村;大将张元徽领左军,将台居东,在高都镇东岭村;契丹杨衮领右军,将台居西,在巴公镇宫庄村。阵容严整,摆出决战的架势。

  面对气势汹汹的入侵之敌,后周军队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在泽州(晋城)境内建立了保证军需供给的府库和后勤管理机构——管理院,分别位于今府城村和管院村。

  高平之战战役背景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它最终以周世宗大获全胜而告终。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祐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又派使者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友,进行屠杀。

  郭威也是顾命大臣之一,当时任枢密使兼侍中,统帅大军坐镇邺都防 御契丹。隐帝派人将郭威在大梁的家人全部杀死,连婴孩也不放过。又派密使向军领传旨,要他们诛杀郭威。但是消息走漏,郭威率领大军回师大梁,兴兵问 罪。由于隐帝此事处置失当,使得大部分将领对郭威等人的遭遇都很同情,所以一路上的守将都望风迎降。郭威很顺利的挺进都大梁外围。隐帝再次不顾太后的劝 阻,执意亲自统帅人马和郭威交战。结果前锋慕容彦超失利,大多数将领率领军队投降。隐帝仓皇逃走,路上被追兵杀死。国不可一日无主,太后及大臣商议打算立汉高祖的义子,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儿子,武宁节度使刘赟为皇帝。然后郭威起兵入都,弑君作乱,无论是有多大的委屈,这个罪名也无法洗脱了。郭威趁朝廷派他防御契丹的机会,在澶州上演了黄袍加身的闹剧,由部下拥戴他当了皇帝。而刘赟已经到达宋州,就被郭威的部将派人囚禁。郭威入大梁称帝,改国号为周,郭威就是后周的太祖皇帝。不久郭威在宋州将刘赟杀死。

  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崇接到刘赟被杀的消息。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国号汉,也就是历史上的北汉。北汉皇帝一即位,立刻派使者向契丹称臣求援。后周广顺元年十月,契丹发兵五万和北汉联军南下,围攻晋州。后周守将顽强抵抗。年底,后周的援军逼近,契丹军先撤退,北汉军队撤退不及,遭到追击,损失很大。这一战,使得北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南下。

  高平之战战争经过

  一 切准备停当后,周世宗率军进入泽州(晋城),受到将士们的热烈欢迎,以至他乘坐的车辇被围住,许多士兵要一睹皇帝风采,他便从车辇走下,和士兵见面,尔后 上车,因而这会见之地后来被封称为下辇村、上辇村。三月十八日,周世宗在临泽村(纪念皇帝临泽州之意)检阅了自己的军队,讲了许多鼓舞士气的话,便率军北 上,经上村、大车渠,与北汉契丹联军在巴公原相遇。三月十九日,双方发生激战。

  战争开始时,后周旗开得胜,北汉兵受挫。但后周后续部队未以,以少击多,处于劣势。北汉主刘崇见周兵不多,骄矜轻 敌。契丹杨衮观望周军阵势后对刘崇说: “强敌也,未可轻动。”刘崇不以为然,愤愤然说:“时不可失,请公勿言!”杨大怒而去年。刘崇命张元徽进攻后周右军,交战未几,周右军指挥樊爱能、何徽便 败下阵来,仓皇逃跑,阵脚大乱,千余兵座降汉。

  周世宗见情势危急,领亲兵冒箭石督战。宿卫将赵匡胤见此情景,站出来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 又让禁兵将领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二人各率精兵两千,左右夹击,以死拼杀,顿挫敌锋,加上周世宗亲临督战,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局面很快转危 为安。周世宗领兵冲进刘崇营帐,刘崇急令张元徽策马迎敌,突然马倒,后周兵涌其斩杀。北汉兵见主将阵亡,阵脚大乱。刘崇舞旗收兵,也阻止不住,大败。 契丹杨衮怒刘崇不听劝告按兵不动,全军而还。而刘崇狼狈逃窜,次年,忧病而死。

  战争影响

  高平大捷后,稍作休整,后周军队在泽州的巴公原(今晋城市郊北)新龙山设宴庆功,将山脚下村命名为下元庆,并根据地势方位将周围三村分别称为上元庆、东元庆、西元庆。

  周世宗为了总结治军经验,在巴公附近的西涧村讲治军有“四义”(爱护百姓讲礼义;扶危济贫重道义;军民互助讲仁义;一言九鼎重信义。)的道理,后人将此村改称四义村,因其分东西村,便分称东四义、西四义。

  北汉军大败逃窜,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杀过高平城才鸣金收军。三月二十一日,后周军队进入休整军队,斩败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人,军威大振,以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士兵有升为军主、厢主者。

  高平之战是历史上的有名战役。此后,周世宗选贤任能,南征北战,扫平割据,为以后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高平之战后,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整肃军纪。重赏高平大战中的功臣。张永德向周世宗推荐赵匡胤,极力称赞他的智勇。周世宗将赵匡胤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自高平一战,周世宗洞悉禁军的弊端和虚弱。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经过这次整顿,大大的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高平大战直接关系了后周的存亡兴衰。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机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极大的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周世宗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假若他不能果断的亲征, 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历史都将改写。

  从高平一战后,周世宗提拔了一批有胆识的将领,整顿了禁军,励精图治,先后南下攻取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北上征伐契丹,接连收复了几个州郡,增强了后周的国力,扩大了后周的国土。为以后宋的统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周世宗是五代中罕见的有作为的皇帝。就高平一战中的表现,就少有人及。可惜的是他在位时间太少,不然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而宋太祖赵匡胤也因为高平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而一举成为后周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周世宗勤于政事,能驾驭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赵匡胤也一直忠心耿耿的为后周效力,屡建功勋。然后周世宗一死,赵匡胤就得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他和宋太宗赵光义凭着周世宗打下的基础,最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