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时间: 志艺2 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诸葛亮死的原因又是什么?诸葛亮之死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诸葛亮是怎么死的,欢迎大家阅读。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营之中,终年54岁。那么诸葛亮因何而死?是否真如民间所说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气死的?

  诸葛亮之死?其实,诸葛亮之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积劳成疾,如同他在《出师表》中所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司马懿也说:“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诸葛亮之死可分为三个原因,其一,《三国演义》写到诸葛亮是在六出岐山之时,蜀中已无能人,身边大将的接连死亡,无人有效辅助他,马谡失街亭也使诸葛亮气急生悲,这是造成诸葛亮命不久矣的直接原因。 其二是内因,由于无人辅佐,导致他不得不事必躬亲,结果劳累过度;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诸葛亮是一个有着非常传统的正统观念的知识分子,受先主之托,必须尽所托之事,因此将完成光复汉室的事业视为自己的事业,随不能为,亦勉力而为之。大凡如此者,皆短寿者也。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此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既然诸葛亮是病死的,那到底是因何病而亡?根据《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亮生活习惯,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他很有可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在诸葛亮的一生中,其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规律性。他年轻的时候疏狂成性,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食无定量,睡不定时,缺乏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便是他的生活写照。

  而自跟随刘备出山以后,诸葛亮更是缺乏必要的肢体运动。由于每次打仗他都“手摇羽扇,独坐轮车”,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这更是加重了肠胃功能的负担。到最后一次伐魏时,诸葛亮的饭量严重下降。而这一信息正好被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得知了,司马懿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至于三国演义记诸葛亮燃七星灯续命, 诸葛亮知道他快要死了,就做法以延续生命,点燃了七星灯,如能一夜不灭,即可延续生命,可惜被鲁莽的魏延,在进来报告军情时,扑灭了,这种说法,主要还是小说文学家为了增强文章阅读的渲染,诸葛亮最大的死因,还是积劳成疾。

  诸葛亮的三大问题

  杜甫有一首名诗《蜀相》,尾联尤为著名:“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说的就是诸葛亮功败垂成的悲剧。然而,诸葛亮为什么失败呢?

  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毛泽东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在不懂军事的人看来,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构成钳形攻势,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对于军事家的毛泽东来说,这其实是个幼稚的方案。荆州与益州相聚千里,以弱击强的“分进合击”实属梦想,“隆中对”实施的结果是荆州被孙权军偷袭,不仅失去了钳形攻势的一只“钳子”,还要分兵防备东吴的进攻。因此说蜀汉之败“其始误于隆中对”,是有道理的。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战略大多都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最典型的莫过于蒙古人、契丹人、金人和女真人,他们不过就是二三十万军队,但却横扫了中国乃至欧亚大陆。不过,那都是诸葛亮以后的事情。如果诸葛亮生在明清时代,或许他的战略会有所改变。

  这是诸葛亮的第一大问题。

  上面是从军事上谈,如果从“文化”意义上说,“隆中对”失误更大。蜀地富庶,曾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事,但那主要是指汉中,且刘邦留在那里的时间很短,更没有立国,人心思归。但总的看来,蜀地实是可以安乐死而不可忧患生的“绝地”。四川的地域和历史文化决定了四川人的盆地意识,“天府之国”,自成一统。“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历史上从未有过川军出川占领全国的例子。当年红军长征若是像诸葛亮那样入了川,后来怎样,就很难说了。陕北条件虽然艰苦,但“地域文化”特殊,地势居高临下,周人和秦人都曾据此一统天下。有人说诸葛亮当初除了四川外,无处可去,这恐怕就是诸葛亮和红军不能相比的地方了。诸葛亮选了这样一个地方当根据地,再加上后来处置失当,真是应了那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话”了。这应该算是诸葛亮的第二大问题。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已经合二为一,在人们的心目,已经没有必要加以区分。文即史,史即文,文史之不分,似乎已在中国人的心中牢牢扎根。总之,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其贤相楷模的定论似乎是千古不易的。作为道德人格,他确实有不可否认之处;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做得是否成功,却颇有值得商榷的余地。

  诸葛亮第三大问题是后继无人。中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叫作“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谓一语道尽了诸葛亮身后的凄凉境况。

  遥想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胸怀凌云壮志,手下猛将如云,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其情势至今犹动人心魄。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暴露出了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显示出蜀国灭亡的的先兆。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阵往来是十分有意思的,从反面可以证明诸葛亮事必躬亲但拙于用人的性格特点。诸葛亮曾称赞司马懿“大有才能”,对他忌惮三分,但谋略智识毕竟远出司马懿之上,诸葛亮是不会怕他的,只是诸葛亮为人十分谨慎,对他预先加以提防而已。最有意思的是司马懿这一方,他可谓“知彼知己”,深知自己不如诸葛亮,所以处处小心谨慎,虽然没有打败诸葛亮,自己也不至于被诸葛亮打得一塌糊涂。

  
看了“诸葛亮是怎么死的”还想看:

1.诸葛亮怎么死的

2.诸葛亮怎么死的

3.诸葛亮怎么死的

4.三国时期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2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