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朱自清是怎么死的

时间: 鸿宇2 历史人物

  朱自清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这位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告诉大家朱自清是怎么死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

  朱自清是怎么死的:

  一代文学家朱自清与世长辞,年仅50岁。在绝大多数人印象中,朱自清是因为不领美国面粉饿死的。这个印象哪里来的呢?没错,中学课本。

  在我们小时候的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毛泽东的着名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就是朱自清被“饿死”的出处。

  毛泽东在这里写了两个人,闻一多和朱自清。闻一多确实是被国民党暗杀的,朱自清重病不假,不领美国救济粮也不假,但却不是饿死的。那么朱自清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他的作品如《荷塘月色》、《背影》等也都入选中学课本,为世人所熟知。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却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而成为一代文坛大师。1925年起,朱自清开始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1932年英国留学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抗战胜利后,民主运动高涨,国民党当局对此采取了暴力镇压的手段。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使他悲愤万分。此时因为内战,国内经济崩溃,国民党当局发行大量金圆券,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为了安抚知识分子,国民党政府发行了一种配购证,可低价购到由美国援助的面粉。这个陪购证遭到了很多大学教授的抵制。

  1948年6月18日,吴晗来到朱自清家,带来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这个时候,朱自清因为严重的胃病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是依然郑重地在《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朱自清在这天的日记上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

  可见,不领政府低价配额的美国面粉,对于朱自清的家庭经济是有大影响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朱自清一家的正常饮食和开销。在晚年的日记上,朱自清写下了诸如“饮牛乳,但甚痛苦”、“晚食过多”、“食欲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仍贪食,需当心”、“食藕粉,即呕吐”等话。朱自清吃喝不愁,但是因为严重的胃病,他不能多吃,却也忍不住吃多。

  1948年8月12日,也就在他签下不领美国面粉宣言之后不到两个月,朱自清严重的胃溃疡最终导致胃穿孔,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先生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族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的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风格沉郁。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世代相传,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说扬州》、《春》、《春晖的一月》、《踪迹》、 《你我》、《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先生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平明镇。他六岁那年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朱自清先生从小读私塾,继承了父辈的家学渊源。江南古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少年朱自清平易的性情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这些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后来的诗歌与散文创作中。

  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而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1920年,朱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每到夜晚,他常常会因往事而陷入迷茫的愁绪中。有一回,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写道:“我想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于是,一篇早期广为流传的散文诗就这样诞生了。 [1]

  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山东尼山,看到一条大河,白天黑夜奔流不息,于是便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朱自清先生写《匆匆》时也才24岁,因为早早悟到了时光的飞逝和短暂,因而,对人生也更加珍惜,教学之余更加勤奋地从事文学创作。1922年,他和俞平伯等人创办了《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1923年,他又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年他还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散文创作的才能。从此以后,他便开始专心致力于写作散文。

  朱先生的散文偏爱叙事和抒情。叙事散文主要以描写社会现实为主;而抒情散文,一类是以《背影》、《儿女》为代表、描写个人及家庭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还有一类就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说到借景抒情,朱先生有一篇佳作,借着对旧时光、老景致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就是《白马湖》。

  在这篇散文里,朱先生回忆起1924年应夏丏尊先生之邀,来到宁波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的情形。那时的春晖中学,汇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骄子——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俞平伯、叶圣陶、弘一法师……他们或以文学为业、或借文学交友。事隔三年,先生笔下的白马湖温馨依旧,却又略带了几分淡淡的感伤……

  1931年,朱先生留学英国,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漫游了欧洲。回国后将旅欧历程写成散文,陆续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后结集为《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这段时期,他的作品里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抒情格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应约为中学语文教材而作的散文《春》,于1933年7月出版。

  朱先生有很多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是因为他的散文不但美,而且更有情、更风趣,被公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1925年他创作的那篇感人至深的传世之作《背影》强烈感染了几代读者。著名散文家林非先生曾著文写道:“《背影》用朴素和流畅的文字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情感,这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点,肯定就会长久地打动读者的心弦。”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因病在北平医院辞世,终年五十一岁。先生的一生是淡泊的,但他平淡为人、朴实为文的品格却为后人景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

  1992年10月,位于扬州安乐巷27号的朱自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原籍实为浙江绍兴)。朱自清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今扬州中学),并且在扬州当过教师(朱自清的孙子现也定居于扬州,从事文化工作);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来此花成为了台州中学的校花。

1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