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两晋 >

桓温人物生平

时间: 克浩2 两晋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逼迫朝廷加其九锡,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桓温人物生平,希望对你有用!

  桓温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为父报仇

  桓温出生后不久,便被温峤称许,于是以“温”为名。328年(咸和三年),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苏峻将领韩晃杀害,泾县县令江播也曾参与此事。桓温当时只有十五岁,发誓报杀父之仇。331年(咸和六年),江播去世。桓温以吊唁为名,将江播的三个儿子杀死。后来,桓温娶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并承袭父爵万宁男。

  335年(咸康元年),桓温任琅琊太守,又加辅国。

  出镇荆州

  343年(建元元年)七月,桓温被任命为前锋小督,假节,据守临淮,以协助庾翼北伐。同年十月,桓温升任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345年(永和元年),庾翼病死,临终前要求让儿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但辅政的何充则推荐桓温。朝廷遂任命桓温为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安西、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代替庾氏镇守荆州。

  掌握大权

  平灭成汉

  此时,成汉国内政局不稳,皇帝李势荒淫无道,桓温决定征发蜀地。346年(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温上表朝廷,请求伐蜀。当时朝廷内部大都认为蜀地险要偏远而桓温兵少而深入蜀境,担心他伐蜀失败。347年(永和三年)三月,桓温兵至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留下参军周楚、孙盛看守辎重,自己亲率步兵直攻成都。

  同月,成汉将领李福袭击彭模,结果被孙盛等人击退;而桓温三战三胜,一直逼近成都。李势于是在笮桥率所有兵力抵抗桓温,桓温虽初战不利,但是最终仍大败蜀军。李势毫无斗志,乘夜弃城逃至葭萌,在邓嵩等人的劝说下决定投降。桓温接受了李势的投降,并将他送到建康。

  桓温留驻成都一个月,在当地举任贤能,又以成汉旧臣王誓、常璩等人作为自己的参军,成功安抚当地人民。四月,隗文、邓定等人叛乱,桓温又领兵征讨,将叛军击破,然后领兵还镇江陵(今湖北江陵县)。348年(永和四年),桓温以平蜀之功升任征西大、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

  贬黜殷浩

  桓温灭掉成汉,声名大振,朝廷因此对他非常忌惮。会稽王司马昱只得擢升扬州刺史殷浩处理朝政,以抗衡桓温日渐增长的势力。

  349年(永和五年),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北方大乱。桓温立刻上疏请求北伐,但久久都没有回音。350年(永和六年),朝廷以殷浩为中军、都督五州诸军事,委以北伐重任。桓温知道朝廷是以殷浩抗衡自己,非常生气,但由于了解殷浩的为人,因此并不担心。351年(永和七年),桓温治下已有八州之地,自行招募军卒、调配资源,逐渐形成半独立状态。同年十二月,桓温再次上表,而且不等朝廷回复便自行率军东进。桓温此举,天下震惊,殷浩也打算辞官避让。司马昱为此写信劝止,终令桓温退兵回返荆州。

  此后两年间,殷浩几次率兵北伐,但是屡次战败,军需物资更被掠夺殆尽,朝野怨恨不已。354年(永和十年)正月,桓温上奏朝廷,列举殷浩罪状。朝廷无奈,只得废殷浩为庶人。从此之后,朝廷内外大权,尽皆归于桓温。

  三次北伐

  首次北伐,兵临长安

  同年(354年)二月,桓温发动北伐,亲率步骑四万进攻武关,水军直指南乡(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又命司马勋兵出子午道。桓温军队历经数次血战,生擒前秦将领郭敬,击退淮南王苻生。四月,晋军进驻霸上,迫使前秦君主苻健退守长安小城。关中民众前往劳军,许多老人更是疼哭失声:“没想过今天还能看到官军!”六月,因桓温本想收作军粮的麦子被秦军抢先收割,令晋军粮秣不继,桓温被迫徙关中三千多户百姓一同撤返江陵。

  桓温北伐期间,王猛曾经前来拜见,并大谈当世之事。桓温撤退时邀请王猛一同南下,并任命他为高官督护,但王猛没有跟随。

  二次北伐,收复洛阳

  356年(永和十二年)二月,桓温

  桓温北伐示意图数次上表请求朝廷移都洛阳,修复园陵,都没有得到朝廷同意。不久,朝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负责征讨事宜。七月,桓温自江陵出兵再次北伐,并命督护高武据守鲁阳,辅国戴施屯驻河上。八月,桓温兵至伊水。羌族首领姚襄正围困洛阳,闻桓温来攻,撤军而回。桓温亲自督战,在伊水大破姚襄,终于收复洛阳。桓温进入金墉城后,拜谒先帝皇陵,并设置陵使修复皇陵。

  同月,桓温返回荆州,并将三千多家归降百姓南迁至长江、汉水一带。桓温回军后,收复的司隶、豫州、青州、兖州等地再次失陷。360年(升平四年),朝廷封桓温为南郡公,并封其次子桓济为临贺县公(桓温原来的爵位,由郡公降为县公)。

  三次北伐,失利而回

  362年(隆和元年)三月,前燕将领吕护进攻洛阳,河南太守戴施弃城而逃,冠军陈祐遣使告急。五月桓温派竟陵太守邓遐率三千人协助守城,并上表要求迁都洛阳。朝廷仍不同意,并以交州、广州偏远为由,改授桓温为都督并司冀三州诸军事。桓温上表推辞。363年(兴宁元年),桓温加授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又赐其羽葆鼓吹一部。

  364年(兴宁二年)四月,桓温再次率水师进驻合肥。五月,朝廷进封桓温为扬州牧、录尚书事,并两次召其入朝辅政。桓温无奈,只得入朝。八月,桓温行至赭圻(在今安徽繁昌西),上表辞去录尚书事一职,只肯遥领扬州牧。365年(兴宁三年)正月,前燕再次攻打洛阳,陈祐出逃。司马昱得知后,让桓温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准备征讨之事。二月,晋哀帝驾崩,征伐之事被迫停止。三月,前燕攻陷洛阳。

  369年(太和四年)三月,平北郗愔因病去职,桓温再领平北、徐兖二州刺史。不久,桓温与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出兵北伐前燕。六月,桓温率军生擒燕将慕容忠,兵至金乡。七月,燕国大将慕容垂、傅末波等人率八万大军前来抵抗晋军,两军对峙于枋头(在今河南浚县)。

  九月,因袁真无法打开石门水道,致使军粮耗尽,桓温无奈,只得焚毁战船,退军而去。慕容垂率八千骑军追赶,在襄邑大败桓温。十月,桓温,退至山阳,归罪于袁真,奏免其为庶人。袁真不服,于是据寿春叛变,并与前秦、前燕勾结。

  晚年弄权

  废黜皇帝,以立威权

  桓温自负才能过人,又心怀异志,因此发动北伐希望先建立功勋,然后回朝受九锡以图篡位。但因第三次北伐失败,声名和实力大减,图谋不成。371年(咸安元年)十一月,桓温采取郗超“废帝以立威”的策略,废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司马昱为帝。

  桓温忌惮太宰、武陵王司马晞的军事才干,于是弹劾司马晞“聚纳轻剽,苞藏亡命”,将其免官。又逼迫新蔡王司马晃诬称自己与司马晞、司马综(司马晞世子)、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太宰掾曹秀等人谋反,将他们收付廷尉。最终,司马晞被废为庶人,庾柔、殷涓等人都被族诛。

  此后,桓温威势极盛,连谢安见他亦对他遥拜,更以君臣称作二人关系。

  数辞诏命,不肯入朝

  371年(咸安元年)十一月,朝廷进封桓温为丞相,留其在京师辅政。桓温推辞不接受,并返回姑孰。372年(咸安二年)三月,朝廷遣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温入朝辅政,并增其食邑万户,桓温再一次推辞。

  同年七月,简文帝病重,急召桓温回朝,并在一昼夜内连发四道诏书,桓温仍推辞不肯入京。不久,简文帝驾崩,遗诏命桓温辅政,效仿诸葛亮、王导的先例。桓温原本希望简文帝会将帝位禅让给自己,或让自己仿效周公摄政。如今大失所望,十分怨愤。

  求取九锡,未成而死

  孝武帝即位后,再次派遣谢安征桓温入朝辅政,并加桓温前部羽葆鼓吹,武贲六十人,桓温仍然辞让。373年(宁康元年)二月,桓温入朝拜谒皇陵,朝廷命谢安及王坦之到新亭迎接,百官拜于道侧。桓温入京后,以“卢悚入宫”一案,将尚书陆始下廷尉狱。不久,桓温患病,返回姑孰。

  同年三月,桓温上表求九锡之礼,谢安见桓温病重,以袁宏所作锡文不好为由命其修改,借此拖延。七月,桓温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至此锡文仍未完成。朝廷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霍光旧例,又赐九旒鸾辂等物。

  403年(元兴二年)十一月,桓温幼子桓玄称帝,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墓为永崇陵。

  桓温的主要成就

  西平巴蜀

  东晋政权地处上江下游,若欲长治久安,必须依赖上游的巴蜀地区。只有上游可靠,下游才会安全。蜀灭于魏,孙吴遂难自保,"一片降幡出石头",东晋不可不鉴。巴蜀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则消灭成汉政权也就势所必然。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温率军西征,并于次年(347年)三月攻克成都,逼降成汉末代皇帝李势,随即又平定李势旧部邓定、隗文的反叛。成汉政权割据蜀地四十四年,至此而亡。西征的胜利,不但使桓温威名日盛,也为日后的北伐行动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增强了国力。

  北伐中原

  东晋立国江东,南方汉族政权及其统治下的汉族广大人民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当时历史的主要矛盾。自王导提出"克复神州"的口号后,庾亮、庾翼、褚裒、殷浩都曾率军北伐,希望能收复故土。而桓温在掌控朝廷内外大权后,也开始了他的三次北伐,史称"桓温北伐"。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伐前秦,兵锋直指霸上,逼得前秦皇帝苻健退守长安内城。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进兵河南,在伊水击败羌帅姚襄,收复旧都洛阳。但他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前燕,一直打到枋头,距前燕国都邺城只有二百多里,还收复了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

  桓温三次北伐是王导"克复神州"口号的付诸实践,恢复了部分失地,打击了氐族、羌族、鲜卑族的统治者残暴统治,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北方各族人民的反压迫斗争,这些是符合当时中原人民愿望的。

  推行土断

  东晋朝廷渡江以来,对北来流民采取优待政策,并设置大量的侨州郡县(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也不负担国家的赋役。世族地主利用特权,荫庇大量流民,侵占良田,逃避赋役。自咸和年间起,东晋政府开始实行土断,撤销侨置郡县与侨籍,通过清查户口让侨民入当地户籍,同时担负课税与徭役,以稳定国家税收。

  兴宁二年(364年)三月初一(庚戌日),桓温受命主持土断,史称"庚戌土断"。他不断土断侨居人户,对世族贵戚隐占人口也进行纠查,对隐匿户口的予以惩处。彭城王司马玄因违禁藏匿流民五户,被下廷尉问罪。仅会稽郡便"亡户归口三万余口"。这次土断卓有成效,使侨户上籍纳租,限制了士族特权,增加了政府租税调役的来源,还大大提高了东晋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为太和四年的伐燕之战,以及后来的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疏陈七事

  桓温在进行北伐的同时,深感朝廷"外难未弭,内弊交兴",曾提出著名的《七项事宜疏》:

  提拔人才

  东晋是典型的门阀政治,世族门阀完全垄断中央政权。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贵族仕进、升迁和垄断政治的工具,进一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准则,导致了"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现象。高门士族世代担任高官美职,寒门地主则无进升之阶。 但桓温却能够招纳士人、任贤使能,

  桓温的历史总评

  桓温生活简朴,富有军政之才,很熟悉兵法,也善于用兵,但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其战绩是负多胜少,而且多数是先胜后败。桓温一生主要有四次征战,即一次西征和三次北伐。西征之役胜之侥幸;第二次北伐虽胜,但规模不大;第一、三次北伐则都是惨败而归。这有主客观二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上来说,桓温北伐不是真正想收复中原,而是志在立威,企图通过北伐,树立个人威信,伺机取晋室而代之。因此,他在作战中务求持重,在大好形势下常常观望不进,贻误战机。桓温确实很熟悉兵法,也善于用兵,但还不是一个出类拨萃的军事家。用兵贵在多谋善断,相机而动。桓温于此却略逊一筹。他多次在大好形势下观望不进,虽与他志在立威,无意真正北伐有关,但也反映出他用兵不善于捕捉战机,缺乏灵活性。

  从客观上来说,东晋君臣无意恢复失地,志在割江自保,又桓温权势日增,朝廷对其深怀戒心,因此其北伐得不到真正的支持。当桓温大军进展顺利之时,申胤就曾预料说:"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微,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这是正确的分析。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