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国学经典文章 >

国学周易的思想原理

时间: 志艺2 国学经典文章

  《周易》,简称《易》,亦称《易经》。三易(连山易、归藏易、 周易)之一。儒家尊为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对其性质,认识不一,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周易的思想原理,欢迎大家阅读:

  国学周易的思想原理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

  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然万物的变化,是易的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童子问易》认为:《易传》是孔子定制的宇宙模型(“易与天地准”)。它以乾坤运动来描摹宇宙运行的节律,进而揭示了宇宙开合启闭的运行机制(“乾坤,易之门野”,“易之不见,乾坤或几乎息矣”)。还指出:由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八卦、六十四卦衍生原理是:八索(男三索、女三索,乾索坤,坤索乾)、八进制的阳四宫、阴四宫组合叫画卦;二进制叫衍(演)卦。

  除此之外,《童子问易》还掀起了《易经》的盖头,用专家的话说是“真知灼见层出不穷”。比如:

  1.发现了舜帝“重卦”,并创立了“五圣同揆说”、“易宗说”。圣人所“揆”不是如王夫之笼统所言的“天人之理”,而是“阴阳、三才观。”易宗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

  2.《易经》六十四卦不是什么“上经讲天道、下经讲人事”。认为六十卦都是在讲天道、人事相会通的道理。只不过是《大·小象传》上经用的八经卦“乾坤物象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解易,下经是用的是“乾坤父母说”(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次男、次女)解易而已。

  3.认为“天地之心”不是什么“道心”,而是“德心”。因为孔子观易主要“观其德义”。天有“天德”、地有“厚载之德”。主张要“与天地合其德”。

  4.阴阳不是气,提出“阴阳以‘力’为本”的命题。

  5.发现“形”也是“道”,指出“以形判道”是《易传》的重要特点,进而提出“德道同形”课题。所谓德道,就个体而言,是弘扬仁、义、礼、智、圣之道;对社会而言,是奉行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和平、合作之道。

  6.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个“万有定律”。亦可云:一柔一刚之谓道、一仁一义之谓道、一雄一雌之谓道等等。

  7.认为《易传》是宇宙的摹本,它描述的是宇宙的运行机制,所以能弥纶天地之道,成为“成为大道之源”。

  8.发现“内圣外王思想”不是儒家真传。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来自易经的德道。

  9.提出“以同而异”、“文明嘉汇”和“殊途同归”是《易经》现代化、国际化的理论基石。

  10.指出“损益论”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11.以“物不可以终尽剥”理论,澄清《易经》不是所谓的“变色龙”的学问。强调易用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

  12.提出性善论是人道、法治的基础。世界人文的原点在古老的中国。

  13.指出老子的“三生万物”理论与孔子的“太极理论”同出于易。老子尚柔,受《坤乾(归藏)》影响大,其“三”是指三才。“三生万物”就是三才生万物。扬雄的《太玄》只不过是对老子“三生万物”思想的发阐完善而已;孔子尚刚,受《周易》影响大。孔子认为是“太极生两仪”,“两仪”、“四象”生万物,即老阴、少阴、老阳、少阳相互运动化生万物,遵循“七上八下”、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14.认为太极图中阴阳鱼和鱼眼所代表的是现代数学集合概念。它反映的是先贤关于“德性论五行(仁、义、礼、智、圣)”之间的交集关系。所谓“圣”应该是指智者高超的、会通天人之道、开物成务的本事,并在来知德太极图基础上创造了“中华神圣图”。

  15.认为中西差异主要在于:国人重视“方以类聚”的集体主义,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国人尚杂、多包容,西方人多排斥;国人尚德道,西方人主霸道。所谓“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责任不在孔子,而主要在于“元素论五行”学说的泛滥和“独尊儒术”及后世推行的只重道统的科举制度,等等。正可谓《勤苦问易为天道,直思无碍童子心》。

  国学周易的书籍性质

  《周易》,简称《易》,亦称《易经》。三易(连山易、归藏易、 周易)之一。儒家尊为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对其性质,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观点:

  (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史书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宋朱熹《周易本义》主此观点,近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周易探源》等亦持此说。

  易经(2)哲学书。庄子认为“《易》以通阴阳。”阴阳问题是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近代有学者认为《周易》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哲学着作。

  (3)历史书。讲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章太炎《易论》) “乾坤两卦是绪论。阮济、未济是余论,自屯卦至离卦,为草味时代至殷末之史,自咸卦至小过卦为周初文、武、成时代之史。”(胡朴安《周易古史观》),另有学者或以为《周易》为商周之史。或以为是奴婢起义史,或以为是用谐音隐文体和卜筮外形写成的一都特殊史书。

  尚有他说,所据不一。一般认为《周易》经文为占筮书,但其内容涉及历史、社会、制度,范围极广,且蕴涵一定哲理。而《周易》传文则是哲学著作。故《周易》含有卜筮、哲学、历史、科学等多种成分。《周易》的主要特点是以八卦、六十四卦、象数为模型、以占筮为形式,模拟演绎、预测宇宙万物的起源、结构、运动变化的规律。其卦爻象符号系统和卦爻辞文字系统互相诊透补充,构成“任何数目都可以套进去”的“宇宙代数学”。(冯友兰《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代祝词》)虽带有神秘的占卜色彩。但蕴含较深刻的理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书中精义乃是对天道与人理的综合探索,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几千年来,《周易》原理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渗透到古代社会科技的各个领城,融化进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调,启迪和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源头活水。

  
看了“国学周易的思想原理”还想看:

1.国学易经入门

2.2016尔雅网络课程国学智慧答案

3.12本关于国学的书籍

4.周易哲学与人生智慧论文

2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