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学科 > 高中历史 >

历史选择题中的限制条件

时间: 耀聪2 高中历史

  填空式选择题的特点,这类题型比较简单,通常以国内外重大时事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一般要求考生选出空白处所缺的内容。

  组合式选择题的特点。这类选择题实质上是不定项选择题的变形,旨在加大单项选择题的难度,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和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

  判断式选择题的特点。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做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判断,理论知识要求较高。

  因果式选择题的特点。此类选择题中,题干与题肢构成因果关系,通常由题干提供“结果”,在题肢中选择原因。这类选择题因果关系比较复杂,有直接的、间接的,有显露的、隐蔽的,有主要的、次要的,干扰性强。题目形式一般用“根本原因是”、“原因是”、“由于”、“这是因为”等词语把题干与题肢联系起来。

  以上一些选择题的特点,让小编带你们去看下历史选择题中的限制条件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是要考查一定能力的,分析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对选择题的分析。考试中,往往选择题的失分较多,很可惜。做好选择题,读懂题中的限制条件是关键。现举几例说明。

  例1: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领先于世界”、“西方受惠于中国”的中国古代100项技术发明。在宋元时期影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 活字印刷术 ③火药 ④ 指南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四大发明的时间。造纸术在西汉发明,东汉改进;活字印刷术,北宋;火药,唐朝;指南针,北宋,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是宋元时期,只能选择D。

  例2: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人间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镇压反革命

  分析: 1950年发生的,根据所学能够排除A和D。B和C到底那一个呢?看限制条件,“残余的封建制度”,“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封建制度是和土地制度分不开的,土地制度的所有者──地主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就是消灭地主的运动。因此通过分析就是土地改革。

  例3: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贡献是

  A.建立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领导辛亥革命 D.建立黄埔军校

  分析 :首先要明确限制条件“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起止时间,是从1919年-1949年。A和B是在1905年,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在1911年,建立黄埔军校是在1924年。很显然选D。

  这里只是简单分析了一种选择题方法,掌握好的方法可以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但是任何好的方法,都是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的。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