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伟人事迹 >

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

时间: 金浪 伟人事迹

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精选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

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精选篇1)

很多人都想知道,吴老的手术成功率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做得又快又漂亮。我很清楚,他不完全是靠技术,更不是靠运气。他真正的过人之处,是他对待每一台手术都极其认真负责。

尽管吴老医术高超、经验非常丰富,但他对每一台手术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不管这个病人是谁,不管病情轻重,不管病人的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结果多么肯定,他都要在动手术的前一天,再次和b超室的医生做一次术前病灶确认,上手术台之前,还要在看片灯上再次查看病变部位,验证一下,好做到万无一失。

当遇到比较复杂的病情时,吴老一定要召集专家会诊。一次会诊不满意,就再来一次,甚至换一批专家会诊,充分吸纳各个方面的意见,直到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预见到,把各种应对措施都制定好,他才会上手术台。

我想,这就是吴老的手术为什么总是做得那么好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我每次跟他上手术台,心里就很有底气。

去年冬天,上海有个肝癌病人,在一家医院做手术,腹腔打开后,医生说,这个肿瘤靠腔静脉太近,没法切,我们这里正好有肝源,建议做肝移植。病人经济条件不允许,医生就把刀口又缝____。他的家人不甘心亲人就这样等死,找到了吴老。

吴老仔细研究了病人的资料,觉得切除肿瘤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他没有轻易动手,而是两次____专家会诊,并把病人的亲属请到会诊现场,详细地了解病人的情况,每次会诊都用去了很长时间。吴老这样严谨负责,几次把病人亲属感动得流泪,他们说:“吴院长,我们先来找您就好了。你们这样认真,我们到这里看病,就是治不好,也认命了。”

手术开始了,这时,我注意到吴老十分从容,____、开腹、探查、剥离、切除……流畅地操作着,一切就像以往做过的无数例高难度手术那样,最后是有惊无险,成功地把肿瘤切了下来。走出手术室,摘下口罩的时候,吴老轻轻地说了一句:“比我想象的容易。”就这轻轻的一句,忽然让我非常感动,没有百遍千遍的琢磨,哪有吴老所说的“容易”?

42天后,病人____出院了,他拉着吴老的手说:“我这条命是您给的,您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救命恩人!”

我上学的时候就听说,吴老成功地做了不少堪称“__第一”的手术,来医院手术室后,又亲眼看见他做了许多别人从没做过的手术。很多人说,他有做手术的天赋。我很清楚,比他的天赋更为宝贵的是,他总以开放的胸襟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他那虚怀若谷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教育。

吴老有个学生叫陈训如,在成都的____昆明总医院工作,最早在我国应用腹腔镜开展腹部手术,并取得明显效果。吴老感到这项技术很好,提出派人去学习。有人说,在____,我们医院是领先的,有必要去学他们的吗?吴老说:“不能这么讲,只要是先进的、对病人有用的,我们都应该学。”陈训如听说吴老要派人来学习,连忙打电话给吴老说:“您就别派人来了,还是我去上海给您汇报吧。”吴老说:“这项技术你运用得早,你就是老师嘛!这次我派人先去学,过些日子,我也要去学的,你可不要留一手啊!”正是在吴老的倡导和带动下,我们医院在____最早把这项技术应用到肝脏手术上。

1994年2月,一位19岁的大学生遭遇____,被急送到我们医院,当时昏迷不醒,已处于休克状态。经诊断,这位大学生腹部闭合伤、肝脏破裂、颅脑外伤,生命危在旦夕。吴老和专家们紧急会诊,感到病人伤得这么重,如果实施开腹手术,他将难以承受。吴老决定立刻施行“腹腔镜下肝破裂修补手术”,经过多名医生的全力抢救,只用了90分钟,就补好了全部裂口,止住了肝脏出血。学来的这项新技术,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让我特别佩服的,还有吴老那种面对险情不回避的敢于担当的精神。外科医生在手术中,遇到处理不了的意外情况,需要其他医生来救场,这是免不了的事。不过近些年,由于医患纠纷增多,担心出了问题责任不好划分,愿意主动救场的医生渐渐少了。但在吴老这里,不管哪个医生求援,他都是随叫随到。他还专门定下一条规矩:“任何时候、任何人,只要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不管我在干什么,都要及时向我报告,我会立即赶来支援。”

记得一天中午,吴老刚做完一台大手术,出来路过2号手术间时,从里面跑出来的护士告诉吴老:手术大出血了,正在抢救!吴老一听,转身就冲进房间,只见手术台上病人的腹腔内都是血,止血的纱布已经用了200多块,地上4个2500毫升的大玻璃瓶都装满了血,眼看情况就要失控,看得出来,主刀医生有点顶不住了。吴老立马____,果断剪下两根纱布带子,沿着血管瘤和正常肝____的分界线,迅速把出血部位捆扎起来,巧妙地缓解了出血。要知道,用纱布带子捆扎肝脏的出血部位,这绝对是一个非常规动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做的。那一幕,至今想来都让人惊心动魄。事后我问吴老:“您当时想没想过,如果抢救失败,可能毁了你一世英名啊!”吴老一听这话,脸就板了起来:“是我的名声要紧,还是救病人的命要紧?”那一刻,我觉得,吴老虽然只有1米62的身高,可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精选篇2)

吴孟超还有一项努力,在他一生的奋斗中具有突出意义,我必须叙述。在有了“三人小组”后,吴孟超争取在医院外科里分出一个独立的“肝脏外科”,那是中国第一个肝脏外科。接着把肝脏外科变成了一所肝胆外科医院,就在长海医院的母体里发展,所谓“院中院”,同时成立了肝胆外科研究所。再走一步,就从长海医院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迄今,它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全球唯一”的一所肝胆外科医院。

如果缺少一个有规模的战斗堡垒、一个担当起重任的指挥中心,怎么跟肝癌作战,怎么能凝聚起战胜肝癌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有了这个特种战斗团体,凝聚了一大批人才,吴孟超领导着他的团队陆续拓展了巨大肝癌二期切除术、肝硬化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术、肝癌复发再手术、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肝移植等几十项高难度手术。

今天,治疗肝癌的方法已有很多种,但很多患者并不清楚,同是肝癌患者,身体的基础情况与肿瘤却有很大差异,可以采用最适合的方法治疗。但不少医院能运用的方法往往只有少数几种,某个患者去挂一个专家号,这位专家可能只会做一种切除术,或只会做肝移植。接诊后,如果能帮助患者抉择,用什么方法治疗更合适,那就好了。可是不少专家,一方面因专业分得过细而使判断力受限,另一方面是责任心也受到腐蚀……于是,不必做肝移植的做了,不能开的刀开了,导致的严重后果,则往往被认为原本就是不治之症。而且,医患合同书已经把医方的责任都排除干净了,患者家属也签字了。

在吴孟超领导的这所医院,不仅仅是吴孟超的手术成功率高、治愈率高。为什么?因为在这里,不论哪位医生接诊,首先要判断这个患者适合用哪种方式治疗。如果来院时已不能承受手术,则需先用怎样的'治疗为患者创造可承受手术的条件。还有,是否需要化疗,或其他辅助治疗。这所医院还有中医科,吴孟超重视中医联合治疗。这一切都需要制定出治疗方案,记录在案,要经受检验。有没有违规的医生?有。吴孟超发现了,是不留情面的。

在这个医学进步以及医院市场化的社会大背景上,我们看到,吴孟超身上最可宝贵的并非他的医术,而是他那颗总在为患者着想的心。最能体现他那颗心的也许莫过于他坚持的“吴孟超星期二门诊”。

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精选篇3)

2021年5月22日,99岁的吴孟超院士走了。那一天,人们的哀思,穿过淅淅沥沥的细雨,回荡在黄浦江畔。

从医70余年,吴孟超院士推动中国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感动中国》颁奖词曾这样形容吴孟超: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2023年5月22日上午,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强军文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组织开展吴孟超院士逝世两周年悼念祭扫活动,吴孟超院士的亲属、医护人员代表等近百人参加。

“今天,吴老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但他倾尽一生留下的一串数字依旧烙印在世人脑海中——他主刀16000多例手术,救治20000多名患者。在医学界,这是一个几乎难以复制的奇迹。97岁时,他还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手术……”在祭扫活动现场,主持人介绍道。

吴老的家属缓步上前,用雪白的绢布蘸润澄澈的清水,擦拭吴老的墓碑。

随后,全体人员面向吴老墓碑三鞠躬,并依次敬献手中鲜花。一束花,就代表一份诚挚祝福和一腔传承吴老遗志、发展医学事业的坚定信念。

活动现场,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杨广顺教授回忆起了吴老生前点滴:“吴老生前常说,他开了一辈子刀,但开一刀只能延长一个病人的生命。要解决肝癌难题,必须靠基础研究。”

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医学界一致认为手术是肝癌治疗的最佳方法,但那时的医学水平无法解决术中大出血的难题,这等同于将肝癌与死亡画上了等号。

1958年,吴孟超等三人决定从肝脏的基本结构出发。他们认为,只有搞清楚了肝脏内部血管的分布情况,在手术中有意识地去规避大血管,才可以避免大出血情况的发生。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将乒乓球的材料溶解,而后把溶液注射到肝脏血管中,再用盐酸腐蚀肝脏表面组织,用刻刀一点点镂空清理……终于,肝脏血管分布得以呈现在世人眼前。

“正是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吴孟超‘三人攻关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1960年,吴老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零的突破。”杨广顺说。

“吴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他首次提出肝脏‘五叶四段’理论,使得肝脏外科理论纲举目张,有据可依;他首次创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缩短肝脏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他将16000余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千方百计为贫困患者节省治疗费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周全说。

两年来,璀璨星河上那颗编号17606的“吴孟超星”一直供人们仰望。肝胆相照济苍生,这星光,与日月同辉。

想到这颗星星,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沈锋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吴老整整离开我们两周年了。今天,很多年轻医生都来缅怀他,追忆他对我们的教诲和指导。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在吴老的感召下,我们能继承他的医学事业,让肝胆外科的事业一路传承下去。”

“吴老虽已离开,但他留下的勇闯禁区、勇攀高峰、永不满足、永远争先这‘四勇(永)精神’,以及爱党、爱国、爱民、爱军的‘四爱情怀’,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政委李良栋说。

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精选篇4)

这个周末,老师让我们回家继续看20__年感到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的视频,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吴孟超爷爷的先进事迹。

吴孟超爷爷是在北京肝胆科医院工作的,他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却还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为病人手术。虽然吴老平时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十分严格,可是对病人却是那么的亲切,就好像看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而且,当他为病床上的病人看病时,总是先把手措热后,再在病人身上查体,这样病人就会感到十分温暖,吴老的一个细小动作,对病人来说,能从心底里萌发出生的希望!医术高超的吴老已救治了14000多例病例,算的上是丰功伟绩了。

20__年,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叫甜甜,是肝脏肿瘤,吴老为她诊断后,有两个办法可以让病人起死回生,一是肝移植,二是切掉病灶肝。可是切割的风险很大,弄不好就会死亡。这使吴老很纠结。有很多同事来好心相劝吴老,让他放弃吧!但是吴老并没有轻易放弃,绞尽脑汁,反而和同事们认真分析手术的最佳方案,把风险降到最底。经过一番严密的讨论,终于定下了手术方案。

第二天早上8:30,手术有条不紊的开始了,每个手术人员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主刀者吴老小心翼翼的按照讨论方案的步骤来做,生怕出一点小差错。经过整整九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宣告成功,甜甜“死而复生”。吴老高兴的摘掉口罩一身疲惫的朝手术室门外走去,第一时间去告知甜甜的家人。此时的吴老肯定是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脸上按捺不住的是胜利的喜悦。

显然这又是一个奇迹,吴老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又救了一命,所以对吴老讲,妙手回春是关键。每当病人感谢吴老而亲吻他时,吴老也会回吻,真可谓是医者仁心!

吴老用自己的先进事迹成为了20__年感到中国的人物。我们要学习吴老,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吴老的一片仁心,学会关爱他人,体贴他人,让世间充满爱!

医者仁心肝胆之父吴孟超事迹(精选篇5)

吴孟超总结式地对记者说:“我这一生有三条路走对了:回国、参军、入党。如果不是在自己的祖国,我也许会很有钱,但不会有我的事业;如果不在人民军队,我可能是个医生,但不会有我的今天;如果不是加入党组织,我可能会做个好人,但不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分子。”

1922年夏天,吴孟超出生在x闽清。因为家境贫寒,在他3岁时,父亲就背井离乡到马来西亚谋生。5岁那年,吴孟超跟着妈妈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很快,小孟超就帮着家里舂米、割橡胶了。

“父母尝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再穷也要让我认字、读书。”于是,上午割胶、下午上学,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17岁。吴孟超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总是数一数二。而正是那段时间割胶,他把割胶刀玩得飞舞。采访中,诙谐的吴孟超对记者说,这就是最早的“手术训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孟超深受抗日救国思想影响。初中毕业时,身为班长的他和同学们商量,把毕业聚餐费捐给国内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得到一致同意。不久,他们竟然收到了朱德发来的感谢电。那封感谢电像烧红的烙铁一样,深深地印在了吴孟超心里,成为他一生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

上前线去抗日!这是他当时最迫切的愿望。1940年春天,吴孟超约好同学一起登上回国的轮船。他们一路车船颠簸,经新加坡、过越南,自_入境。

到x后,由于战争封锁,一时到不了x,吴孟超只好在x继续求学读书。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取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成为“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

吴孟超至今记得1949年x解放时的情景。那天,天刚蒙蒙亮,他打开宿舍临街的窗户,发现马路边躺着一排排和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沿街商铺的门静静地关着,没有半点嘈杂和喧闹。他被眼前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军队深深地震撼了。早就对共产党充满向往的他,此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加入这支队伍,跟党走。

1956年,吴孟超的夙愿终于实现。这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如愿参军入伍。从此,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受到什么样的委屈,他对党的信仰没有丝毫动摇,为党工作的忠心始终不变,并且始终充满奋斗的激情。

1958年,裘法祖受聘为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兼职教授,吴孟超再次成为他的学生。在裘法祖悉心指导下,吴孟超手术水平大有长进。但吴孟超觉得光做个普通“开刀匠”还不够,到底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了老师。裘法祖对他说:“肝脏外科目前很薄弱,我国又是肝脏疾病高发地区,如果你有决心,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吴孟超茅塞顿开。从此,拉开了向肝胆外科进军的序幕。

3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