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事迹 > 时代楷模 >

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

时间: 金浪 时代楷模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黎明;你是否在寻找“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

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篇1)

张黎明从事的是配电抢修工作,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他告诉记者,每年的7月15日到8月15日是京津两地的雨季,大暴雨、雷电都会在这段时间发生,雷暴、大风天气对线路影响非常大。因为线路都是在野外,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做特别的准备。

在见面会上,张黎明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工作场景:2011年的7月20日下午四五点,天开始下雨,一直下到凌晨一两点钟。受天气影响,11条电力线路出现问题,其中一条线路特别难查找问题。眼看天就要亮起来了,张黎明非常紧张,因为他深知,如果天亮之前不处理完,还有个更大的考验——暴雨过后,太阳出来,蒸汽、湿度均变大,对低压设备影响特别大。

那天,他们处理了一百多件的工单,整整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一直在处理故障。处理完之后,张黎明都会在现场再等一会儿,看看送电是不是正常。“送完电之后,居民的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那时候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是我们全体国网工作人员共同的感受。”他这样说。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这是张黎明一直以来的服务承诺。有个数字就是对这一承诺最好的佐证——从2005年开始,天津市连续16年没有拉路限电了。曾有人开玩笑地对张黎明说,你们电力公司好像很少停电了,让我们感觉到,电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就在身边。张黎明坦言,确实他们说的也是我们的追求,让老百姓感受不到停电,这就是我们电力人的追求。

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篇2)

张黎明,现任国网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兼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负责天津滨海新区80余万用户电力故障抢修及10千伏高压故障处理工作。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张黎明始终坚守电力抢修一线,坚持以奋斗为本,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响当当的电力“蓝领创客”,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党的x大代表,荣获“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始终坚守“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服务承诺,在滨海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执着、对百姓的绵厚深情。他扎根一线,面对挑战自加压;他勇于创新,传承工匠精神;他服务社会,坚持真心为民,搭起与百姓、客户的“连心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意识,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进取精神,甘愿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价值追求,成为电力行业一面鲜明旗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的重要作用。

2018年,张黎明同志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誉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张黎明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巡讲20场,万余人现场聆听,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誉为“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改革先锋进校园”宣讲会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大学等多家院校,向广大青年传递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2019年1月17日,_在津考察期间,张黎明汇报讲解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智慧电网、车联网平台等创新工作,_高度评价了张黎明一线创新贡献,对他的创新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电网卫士”

作为一名党员,张黎明坚持“党员就要到组织需要的地方去”。他积极投身关系改革发展、保障民生等重大任务中,自2007年成立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以来,张黎明带领队员们让党旗飘扬在改革前沿,到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贸区工程的建设现场,港口岸电、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施工现场提供专业服务,为中石化、“大火箭”等大客户提供优质供电方案,到城乡社区、医院学校以及居民百姓中开展用电咨询,努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作为党的x大代表,张黎明深入车间班组、机关企业、工地一线等开展宣讲29次,覆盖近万人,推动x大精神深入人心、化为实践。

传承使命,实干巧干的“一线尖兵”

张黎明坚守“电力抢修是雪中送炭、救人危急的事,干着光荣”的信念,传承新时代电力工人的使命。工作以来,他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利用工余时间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对所辖线路的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等情况了然于胸,被誉为电力抢修“活地图”。经过长期实践,他可以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和线路状况等,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成因和故障点,做到事故诊断“一手准”,为及时恢复送电赢得宝贵时间。他还将多年来遇到的上万个故障分析梳理,形成《急修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指导抢修工作高效开展。工作以来,他累计完成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作业2万余次,从未发生安全事故。

矢志创新,开拓进取的“蓝领工匠”

张黎明坚持“服务没有最好,创新就能更好”,敢于创新突破,追求极致,充分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蓝领工匠”品质。他勇于站在时代前沿开展创新攻关,率领团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既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该项目被天津市列为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并受到_的充分肯定。他善于以解决实践问题开展创新,通过上千次试验,他主持研发的“可摘取式低压刀闸”项目,将恢复送电由45分钟缩短至8分钟。依托张黎明创新工作室,7年多来,他带领团队累计开展电力技术革新400多项,获国家专利158项,20余项成果填补智能电网建设空白,带动661人提升技能、职称等级,9人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大爱无疆,甘于奉献的“光明使者”

张黎明始终坚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为老百姓保电用电的最后一公里躬耕努力。他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持续开展“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惠民志愿行动,义务为老旧楼道安装节能灯具,形成电力企业提供技术和设施、居委会组织协调、居民志愿交费的三方联动送温暖机制,先后点亮了40多栋老楼150多个“黑楼道”,使2000多户居民受益,促进各方共同发挥“善小乐为”社会正能量。他自掏腰包发起并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为11个社区150多位老弱孤残人员建立服务档案,开展常态化爱心助困活动,并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街道市民服务手册和便民爱心卡上,定期为社区排查线路隐患,真正把百姓当亲人,被社区百姓亲切地称为“光明使者”,赢得了居民百姓的广泛赞誉,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篇3)

时代在发展,工人要进步。2017年,我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聆听到国家领导讲“技术创新体系”,我心潮澎湃,心里一直回荡着“咱们产业工人赶上了好时代”。生产一线发现问题提需求,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样的优势互补,必将带来实用创新的大提速。

我在党的____精神鼓舞下,带领团队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加快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研究,这是我开展过技术含量最高、研发难度最大、应用前景最广阔的创新项目。

更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国家电网公司与天津市签署了加快美丽天津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落实协议内容,全面实施“1001工程”,到建党____周年时,把天津电网初步建成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这不仅是加快美丽天津建设、实现天津电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更将带来天津电网前所未有的生产管理全面进步。展望未来,我和我的同事们迎来了更大的施展身手的广阔空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是最幸福的。对待工作要讲究,不能将就,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既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心中有家国情怀。____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就是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创新、创造、不断突破,为这个时代贡献出“工人智慧”“工人方案”“工人担当”。

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篇4)

张黎明,是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兼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电力抢修一线,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他勇于创新,传承工匠精神;他服务社会,坚持真心为民,搭起与百姓、客户的“连心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意识,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进取精神,甘愿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价值追求,成为电力行业一面鲜明旗帜。

张黎明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系党的____代表,是天津市电力系统唯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2018年5月,张黎明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被誉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2018年12月18日,这位“蓝领专家”作为创新型一线劳动者优秀代表,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1月17日,国家领导在津考察期间,张黎明汇报讲解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智慧电网、车联网平台等创新工作,国家领导高度评价了张黎明一线创新贡献,对他的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一名一线的产业工人,张黎明始终坚守“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服务承诺,在天津滨海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上抒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执着、对百姓的绵厚深情。伴随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步伐,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响当当的电力“蓝领创客”。

时代楷模张黎明事迹简介(篇5)

一把钳子,传承老辈精神

1987年,走上电力生产岗位的第一天,我的父亲、中建六局的一名老党员、老班长,送给我一把用了多年的老虎钳子,叮嘱我:“黎明,这把钳子给你,电工可是个技术活儿,一定把技术学好了,让同事们信任你,这才是咱工人的本分。”

父亲送给我的钳子,有严重的磨损痕迹,一看就没少用力气,也代表着那个年代的生产方式——工具落后,劳动强度极大。那时候,干活经常手拉肩扛。竖电线杆时,先是很多人花很长时间挖坑,然后七八个人喊着口号搬运沉重的水泥杆子,再用拔杆(一种人工立杆工具)作业方式一点点立起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还危险。

(31年来,张黎明巡线8万多公里,绘制地图1500多张,被称为电网线路“活地图”。)

我还记得,身边的同事在立杆时,被倾倒的拔杆架扫到几米开外;班里的前辈举着设备过河时,突然被水没过头顶,从水里冒出来又继续往前走;我们在紧急抢修时,我的师傅跳进深秋冰冷的泥塘,用肩膀架起“人梯”支撑我抢修作业。那时候,干活受点伤、擦破点皮是家常便饭。

刚上班那会儿,我们班里只有一辆敞篷卡车。大家都是早上带着干粮上车,到了野外5公里一个人开始巡视,赶上刮风下雨也无处躲避,有时车坏了就在外面待到半夜。但大家都觉得很光荣。我们知道,大家在做对社会对百姓有意义的事,苦点累点也值得。

而如今,我们有吊车、挖掘机等先进机械,在泥塘等难以架线立杆的地方就可以用电力电缆,更有电力抢险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快速奔驰……改革开放40年,改变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不变的是一直传承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一路革新,见证进步足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滨海新区发展提速,用电量激增,对可靠供电也更加依赖,我们承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更大了。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光靠出力流汗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服务没有最好,创新才能更好。每当遇到问题,我马上就想,能不能通过创新来解决?我开始不断尝试,研制了抢修工具BOOK箱、可摘取式低压刀闸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我还总结分析了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编成了《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同时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抢修百宝书》,使电力抢修更及时、更高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天津电力公司成立了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张黎明和队员们的口袋里揣着150多户老弱孤残住户的信息,只要群众一个电话,就会随时会入户帮扶。

总有人问我,你怎么有那么多创新成果?

我想,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产业工人有特殊优势。身处一线,我最能感受到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哪里需要改进,只要注意发现、用心思考,创新灵感无处不在。二是组织提供巨大支持。这些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天津市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各个方面为一线创新搭平台、创条件。现在,我所在的企业已经形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班组创新工作坊”“创新成果孵化基地”三级联动创新体系。我们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技术装备水平,很多方面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建设新一代电力系统,我们的电网逐步升级为坚强智能电网,抢修效率由过去的“小时”提高到现在以“秒”为单位。尽管电网设备数量和线路长度快速增长,故障率却逐年下降。抢修压力减小了,我们的创新精力和动力更足了。

一个时代,承载无限生机

时代在发展,工人要进步,“咱们产业工人赶上了好时代”。生产一线发现问题提需求,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样的优势互补,必将带来实用创新的大提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是最幸福的。对待工作要讲究,不能将就,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既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心中有家国情怀。__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就是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创新、创造、不断突破,为这个时代贡献出“工人智慧”“工人方案”“工人担当”。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台智慧公交充电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自主移动,精准地将充电枪插入一辆无人驾驶电动公交车充电口内,完成插接和充电,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发明这台机器人的,正是__大代表、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张黎明表示,创新是他的习惯,工作中,他会时刻留心“疑难杂症”,用心琢磨,然后进行创新改造,对设备进行再升级,让用电居民和企业受益。

1987年,18岁的张黎明中专毕业后入职国网天津电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电力巡线工。35年如一日,张黎明秉持“黎明出发点亮万家”的服务承诺,他扎根电力抢修一线,从普通电力工人到全国劳模再到“时代楷模”,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电力行业百名电力工匠等,成长为一名上接“天线”、下接“地线”,有温度的“群众身边的维修好师傅”。

3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