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素材 > 名人轶事 >

科举考试名人轶事

时间: 金浪 名人轶事

轶事,意思是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你是否在寻找“科举考试名人轶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科举考试名人轶事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举考试名人轶事

科举考试名人轶事

从周朝的“乡举”,到两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我国人才选拔机制在不停的完善,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诞生,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垄断,让许多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出将入相,成为国家栋梁。

科举制,从开创到结束,前后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我国最后一届科举是清光绪三十一年,而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则是在1919年,由越南阮朝举行。但是在这一千多年间,却涌现了无数人才,这些人才都是靠科举制才崭露头角。

而史上最牛的一届科举,非1057年北宋仁宗赵祯举行的科举莫属。这一年看似平常,实际却并不平凡,不仅是因为主考官叫欧阳修,更因为还有无数人参加了这次科举,并且在其中获得了名次。

公元1057年,也就是北宋嘉佑二年,这一年的正月初六,由欧阳修担任知贡举,各科录取899人,进士及第388人。其中甲科前三分别是: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凯。看到这三人,相信很多了解宋史的人也一脸疑问,他们很出名吗?

虽然一甲前三不出门,但是再看看和他们同榜的进士,就会发现这一年的科举可谓群星荟萃,人才大爆炸。

其中擅长文学者有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宋明理学的重要人物:张载、程颢;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先驱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等。这些人无一不是历史名人,在北宋历史,甚至于中国历史都留下过辉煌的痕迹。

嘉佑二年,苏轼20岁,苏辙18岁,相比于他们的父亲苏洵,苏轼和苏辙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而苏洵一辈子都没有考上,不过他二十七,始发奋的故事,却激励了不少人。不过苏轼苏辙能够金榜题名,也有一定的运气。

一来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二来当时盛行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欧阳修发起的,为的就是整治当时流行的西昆体和太学体文章,而苏轼本身就擅长古文,对西昆体和太学体深恶痛绝。因此苏轼的文章得到了欧阳修的极高评价,不过却也因福生祸。

以苏轼的才气完全可以拿下状元,但欧阳修觉得苏轼写的太好了,怀疑是自己的弟子曾巩的文章,于是为了避嫌,便将苏轼的文章压了下去。结果苏轼和状元失之交臂,正可谓塞翁失马,福祸焉知。

反而是欧阳修真正徒弟的曾巩,在此之前多次参加科举都落榜。这与他的文风有关,在此之前的科举大多推崇文风华丽浮夸的太学体,而曾巩主张遵经明道、文道并重、文以经世,文风显然和太学体南辕北辙,因此时运不济次次落榜。

直到这一次由欧阳修担任主考,梅尧臣担任次考官,两人都是古文运动的推崇者,曾巩本身实力也不差,因此自然而然的考中了进士。可以说苏轼、苏辙、曾巩的加入,为古文运动提供了新鲜血液,也让大宋文坛绽放出了绚烂的花火。

至于曾布,他是曾巩的弟弟,不过他和曾巩不同,他更擅长处理政务。他与吕惠卿、章惇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其中吕惠卿和曾布两人有矛盾,在吕惠卿丁忧回家时,曾布擅自修改了吕惠卿的募役法,后来曾布被卷入市易务案,吕惠卿诬告曾布背叛新发,导致曾布被罢官。

而章惇又是苏轼的好友,两人曾经一起读书游历,却在进入朝堂之后,因为自身立场而走到了对立面。章惇是新党成员,苏轼是就旧党,经过起起伏伏之后,章惇对老友苏轼极为痛恨,于是将60岁的苏轼贬到了海南。

至于程颢和张载则是北宋理学大家,其中程颢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学术上提出了“天者理也”,成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而张载则更出名,他号称横渠先生,留下了著名的“三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堪称后世传颂不衰的名言。

关于古代科举考试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个秀才,虽才华横溢却目空一切。京城科考自感考的不错而洋洋洒洒。这天在游玩时遇到一个算命先生,便走上前让测测前程。算命先生问:“但不知所算何事?”秀才说:“算我科考的名次如何?”“既如此,请写一字。”先生说完,秀才便挥笔在纸上点了一点。先生看了看这一点画,又看了看秀才说:“由此观之,你有望考取一等。”秀才问:“是一等榜首吗?”先生说:“非也。”秀才急问:“是第几名?”先生说:“暂不便告知,容日后一一道来。”是日,皇榜告示,秀才果然不是一等头名,而是一等最后一名。秀才复向算命先生求教:“我一向文才极好,‘点’是‘文’字之首笔,故而写了一点,如今反成一等末名,请先生明示?”先生侃侃而谈:“点,虽是‘文’字之首笔,但也是‘等’字之末笔呀!先前见你写点时心浮气躁,正应了骄兵必败之古训,故认定你非一等之首而是一等之末。俗话说,一点不可马虎,此言之意,请深思之。”一席话说的秀才膛目结舌,佩服至极。

第二个故事:有个叫李文举的秀才,科考之前曾做一梦:他那漂亮的胡须被人剃光了。于是算了一命,算命先生恭喜道:“你有望高中榜首!”李文举惊问:“何以见得?”算命先生答曰:“‘剃须’者,‘剃髭’也。去年高中榜首者叫刘滋,而今‘剃髭'乃‘替滋’之谐音,岂不是汝乎?”那一年,李秀才果然中了榜首。算命先生之所以这么算,是看到李秀才面相不平,加之其心静如水,谈吐谦躬,必定勤奋好学,日后不凡也。

有关唐朝的科举考试的故事

出自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

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张籍在《酬朱庆馀》诗中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

《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首句写成婚。洞房,这里指新房。停,安置。停红烛,即让红烛点着,通夜不灭。次句写拜见。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半便接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如今看来,读者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

朱庆余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首句写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这时,她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次句写她的心情。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因为爱好的心情过分了,却又沉吟起来。(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为暗自忖度、思谋。)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而且出现于镜心。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画眉”相对,“更沉吟”与“入时无”相对。后半进一步肯定她的才艺出众,说: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今山东省)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反之,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万金哩。这是进一步打消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以“时人”与之相对。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3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