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中华杂谈 >

趣味解读西天取经的成果

时间: 鸿宇2 中华杂谈

  取经成功如来论功行赏,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是菩萨?为什么这么说?赶紧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趣味解读西天取经的成果,看完本文也许你的疑问就能得到解答了哟。

  趣味解读西天取经的成果:

  《西游记》最后一回,如来佛祖论功行赏,加封取经团队五人。唐僧本就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五百年前就定好的取经人,背景深厚,无人可比,被封为佛,可以说是毫无疑义。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和尚同为取经人徒弟,大家一起经历许多磨难,最终,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只是净坛使者菩萨,沙僧是金身罗汉菩萨,小白龙混得最差,是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菩萨,在西游世界有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佛派仙人的第二个等级。之上是佛,之下是罗汉、揭谛。另一种意思,是对佛派仙人的通称。无论哪个等级的佛派仙人,在表达敬意时,都可以冠上菩萨之名。因此,小白龙虽然也被称为菩萨,可绝非观音菩萨那个菩萨。

  原文中还强调,孙悟空是大职正果,即佛中的正职。猪八戒是汝职正果,是菩萨中的副职。沙僧是大职正果,是罗汉中的正职。小白龙是汝职正果,是罗汉中的副职。

  在最后诵念佛号时,大家的等级差距更是明显。唐僧和孙悟空排在佛级仙人的最后一名,可是,却在观音菩萨之前。足见他们二人已经进入了佛派最高层。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三人呢?他们竟然排在所有佛派仙之后。就连什么五百罗汉菩萨,三千揭谛菩萨都排在三位之前。

  《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作者概况: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生动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曲折,到达西天的奇妙的故事,故事告诉人们: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必须去顽强地克服这些挫折与困难。

  主题思想:小说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表现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权,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这个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人们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

  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②善于塑造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刻画得栩栩如生。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

  精彩名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