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中华杂谈 >

揭秘金庸小说中的因材施教

时间: 鸿宇2 中华杂谈

  如何因材施教?金庸老爷子的小说中有告诉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揭秘金庸小说中的因材施教,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揭秘金庸小说中的因材施教:

  谈到金庸老爷子小说里的木讷人,最著名的莫过于郭靖郭大侠了。三岁不能言,言不能尽其意,听不能知其谛,练武功更是愚笨,别人一两篇就能学会的招式、道理,他偏偏要几十遍。而就是这样一个非常人,他终成就了一番伟业,武艺臻于一流境界,更有镇守襄阳,抗击外敌,活脱脱一个民族英雄。

  是什么成就了他?“勤奋”这个词绝对在郭大侠自我成就的道路上占据着极高的比重和分量,初时的郭靖没有好的资质,也没有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江南七怪并非能够循循善诱的良师。这最初阶段的教与学,是蛮教和蛮学,郭靖下尽了苦功夫,虽然未曾窥到高级一点的武学,但基本功是打得扎实了。

  “基本功”,这又是与勤奋息息相关的一个词。而基本功对于聪明孩子的重要性和意义远远没有对于资质鲁钝的孩子大。他们心性的稳定使得他们难以在根基不稳的时候就越级去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难以融入与自身知识体系有空环的新体系中去。牢固的基础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重要。

  蒙古大漠上,七怪们或许不是有技巧的教育家,但他们绝对是彪悍正义的化身。加上母亲对其健康人格一丝不苟的塑造和大漠游牧民族淳朴厚道民风的常年感染,我们的郭大侠有着无比清晰的是非观、道德观和宽阔无私的胸怀,这是他最终成为一代民族英雄的必要内在。

  无大节者不能成大事,也许当下很多人还会怀疑这个。道德对于成功到底有多必要?道德是一切行动的方向,更是内驱力。而在同样注定毁灭的结局里,它决定你是否光辉。如果没有对于大义的感应,以郭大侠的心性,也当是一个没有大欲求的平凡人。元朝是终将到来,可我们却少了一位射雕英雄。这一步骤的工作,大漠上的人们无能为力,基本上是由蓉儿、七公等人完成的。其中蓉儿虽是伴侣的身份,但在引导启迪郭靖成为一代名侠的道路上实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引导启迪的前提是深刻了解和发自真心的助佑。这对老师的要求是极高的。这位老师,必须能够深刻洞察这位不善表达的孩子的本质,又发自真心地愿意帮助他实现自我提升。情商智商和师德,都必须有。而在知识、技术加持上,七公给予了大力的支援。降龙十八掌这样独门的武功都到手了,还愁什么?这无异于在今时今日学到了最热门最吃香的“互联网+”啊!到这里,我们的郭大侠也由此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逆袭之路!降龙十八掌后,九阴真经和三十六路空明拳的际遇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木讷的、资质偏鲁钝的孩子该怎么教? 金庸老爷子通过郭靖的成长史已然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掉繁芜丛杂的情节枝蔓吧——打好基本功,做个有追求的、正义的人,学点好本事。

  金庸小说简介:

  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1970年)。

  金庸小说评论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武侠小说作为“写梦的文学”本不以写实见长,其人物创造主要来自于作者想象和写作传统,写作传统里的程序化因素是另外一回事,作者的想象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征化,它不直接来源于现实。

  而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就恰恰在于它通过传统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征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韵外之致等本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要求的东西表现了出来,并借助独特的武侠语言文化的天空让我们作了一次堪称壮举的乌托邦飞翔。于是,我们才无法忘记令狐冲、杨过、郭靖、小龙女、乔峰、韦小宝甚至是李莫愁、岳不群、欧阳峰、灭绝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因此,金庸塑造的“侠谱”才会比那首“笑傲江湖曲”更令人荡气回肠、不知肉味,才会比那些在地下深藏百年甚至千年的佳酿更醇香无比。而他的这种历史处理也使得武侠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全出虚构,“真实”的历史不过是江湖武林的背景衬托,而人物的性格却呼之欲出了。

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