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历史 > 英国历史 >

伦敦城市发展历史(2)

时间: 翠梅2 英国历史

  伦敦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发达的城市地铁网络,承担了伦敦市区及郊区主要交通任务。伦敦的城市公共交通也相当发达,作为伦敦城市交通标志的双层公共汽车也是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同时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局面。政府采取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对公共交通行行政策性补贴,其目的是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公交工具。航空业的发展使伦敦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空中这条纽带,伦敦还是否能称之为国际大都市。英国的民用航空业的实力和规模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就定期国际航班服务量而言,英国航空公司居世界前茅。伦敦拥有两个大型的、设备先进的国际机场,一个是位于伦敦南面,距市中心30多英里的盖特维克国际机场;该机场有两个进出港终端,是世界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建于70年代的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 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机场。希思罗国际机场位于伦敦西部, 距市中心仅10英里, 有地铁与市区相连。

  尽管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而且现在仍是发达的工业国家,但是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却不是一个以工业中心著称的城市。特别是“二战”之后,英国政府和伦敦市政当局对伦敦的城市性质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即巩固和加强伦敦作为国际商业、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突出它的历史文化都市的风格,使其成为国际性的旅游,观光、消费、休闲城市。在对北京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古建筑林立的城市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古都风貌的确是个大题目。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 即未来的北京应该是个什么性质的城市。“二战”后伦敦60多年发展的历史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即建立一个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具有其独特风格的国际性大都市必须要有一个长远规划,一个指导原则并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建设和管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市政、交通、环境、商业等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

  英国是一个实行自由市场竞争的国家,但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还是相当严格的,不能允许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政府同时通过各种法律、法 令、法规对诸如城市建筑的高度、汽车尾气的排放、公共绿地的比例、商业网点的布局、公共交通的线路设置均有严格的规定。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世界经济事物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纽约、东京甚至香港在国际经济事物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保险业、商品交易业及海洋运输业中心之首的地位仍是无可争议的。这也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信息化、经济实力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伦敦依然能保持其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关键因素所在。作为电子信息时代特征的服务业在伦敦地区已占其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就业人数的五分之一从事金融服务业及相关行业。伦敦是世界公认的最主要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及商品交易、黄金买卖中心之一。

  伦敦国际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上升时期发挥了先锋作用。其次,伦敦在现代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短期内其它城市暂时不能替代的。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的地位是相当稳固的。伦敦在适应后工业化社会、现代信息社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伦敦在维护历史文化传统、发展现代城市功能、保持其国际影响力、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伦敦城市建设和发展

  漫步伦敦老城区,游客很少会看到宽阔、豪华、现代化的门廊,但古典、高贵的气质却从屋檐上一处石头雕塑、窗口挂着的蕾丝窗帘、大厅里悬挂的水晶吊灯上流露出来。一打听,你也许会突然发现,这里就是英国女王钟爱的用下午茶的最佳去处,那里曾经住过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公爵……似乎每一块砖头后面都藏着一个故事,无声地彰显出历史的厚重感。和一些新兴国家的人痴迷于新设施不同,在英国似乎是历史越悠久的房子价值越高,老房子流露出的古典气息在很多人眼里恰恰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伦敦的面孔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元素聚合而成的。提到伦敦的怀旧风情,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老建筑,还有独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和市政设施。红色的电话亭、黑色老爷车样式的出租汽车,点缀在古老的街头巷尾之间是那样相得益彰。根据这些造型设计的旅游纪念品,比如钥匙链、茶叶盒,也是深受旅游者喜爱的纪念品,如此独特的设计俨然已经成为了伦敦的符号。伦敦全城没有摩天大楼,房屋大多只有四五层,高的十来层,最高的楼仅有二三十层,且寥寥无几。除了古旧的建筑,伦敦拥有620多个文化设施,上百家公园和四通八达的交通。

  伦敦市中心的街道狭窄、曲折,尽管交通拥堵一直是令市政府头疼的事情,但将老建筑推倒以拓宽马路并不在政府的计划之内。车辆进入伦敦中心地带被严格控制,收取高昂的进城费,发达的地铁设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伦敦的交通压力。去年,伦敦市政府曾经有计划仿效纽约在市中心建造多座摩天大楼,但是遭到多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他们反对的原因是担心这些摩天大楼会掩盖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的光芒,使这些历史建筑存在于现代化的阴影之下。最终伦敦市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这项计划。英国人并不羡慕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享受久远历史带给自己生活的乐趣才是这个岛国民众的追求。

  

看了伦敦城市发展历史

1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