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康熙王朝中的李光地是谁

时间: 耀聪2 野史秘闻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廖京生扮演的李光地非常受观众的喜爱。历史上真的 有李光地这个人吗?那么李光地是谁?下面小编给你们说一下。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1681年李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明末以来,战争频仍,民族矛盾尖锐,朝政腐败,水利失修,水患频繁。至康熙亲政,把“三藩”、河务和漕运列为首先办理的大事。

  人物故事:

  清朝初年,受重用的明代降臣形成了几股严重的割据势力,其中以“三藩”势力最为强大。所谓“三藩”是指镇守云南、贵州的平 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他们拥有大量的军队,各霸一方,对清王朝形成极大的威胁。

  清廷对“三藩”割据势力日益膨胀早就有戒心,康熙亲政后,对“三藩”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康熙十二年,清廷决定撤除“三藩”的封地,吴、耿、尚表面答应撤藩,却不肯交出权利,暗地里准备起兵造反。康熙十四年,李光地这时正请假回乡探亲,耿精忠就派人招请李光地一同造反,反清复明。李光地坚决拒绝,并带着母亲连夜逃到山谷里。他又想到清军不熟悉福建地形和耿精忠的兵力布置情况,与耿精忠作战一定会困难重重。于是决定上疏给康熙皇帝,建议清军选精兵万人,假称进兵广东,然后由赣州抄小路进入汀洲,耿精忠在这里防守的士兵不过1000多人,清军可以出其不意,乘虚而入。

  他把奏疏写在一张薄薄的纸上,折成小纸团,再用白蜡做成一个小丸,中间挖空,放入小纸团,再用腊封好。他自己无法脱身,就同六叔李日 一起秘密商议,决定派家仆夏泽冒险将《蜡丸疏》送往京城,献给康熙皇帝。为了防止在路上遇到耿精忠的军兵将蜡丸搜去,泄漏机密,又让夏泽在大腿上割开一个小口子,把蜡丸装进去,外面再贴上狗皮膏药,当作烂疮,使人不起疑心。夏泽假扮成李日 的仆人,两人一起上路。从安溪冒险进入江西,找到清军营地,再由清军护送到京城,通过泉州府同乡富鸿基学士,把《蜡丸疏》转献给康熙皇帝。康熙看了,心中非常高兴,马上命令领兵大臣按照李光地的计策行事。住江西的清军选精兵一万,假装南下广东,迷惑耿精忠。到了赣州,却抄小路直入汀洲,耿精忠没想到会腹背受敌,只好投降。

  由于“三藩”的叛乱,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不得民心,终于在康熙二十年被平定了。这次平叛的胜利,使大清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李光地也因献计有功受到嘉奖,升任为侍读学士。

  李光地当时不过是一个回家探亲的小官吏,而当时“三藩”势力炙手可热,很多人认为朝廷无力与“三藩”抗衡,于是有的保持中立观望,有的投靠“三藩”求得保全。李光地不但没被叛军拉拢,与之同流合污,反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冒险为平藩献计献策。他既有报国之志,又有报国之才,有胆有识,令人钦佩。

  人物评价:

  李光地一生,辅弼帝业,清勤谨慎, 始终如一,其光辉业绩,不胜枚举。“三藩之乱”发生后,国家处于分烈日裂的严重关头,李光地派人冒险上京,进献蜡丸密疏,献策平定耿精忠在福建的叛乱。他以全家生命力荐施琅专征平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清兵入关后,大片膏腴之地被八旗贵圈占作牧马场。原来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或被迫为奴,或投充旗人庄园为其耕种,或被赶到贫瘠之地勉强为生康为生。

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