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关于冯玉祥的历史趣闻

时间: 鸿宇2 野史秘闻

  冯玉祥巧治“民国魔女”孔二小姐,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冯玉祥的历史趣闻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关于冯玉祥的历史趣闻:

  1938年,抗日名将冯玉祥随民国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成为自己捞政治本钱的工具,又对冯的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于是对冯一是利用,二是排挤。而冯玉祥早已对蒋不满,他在重庆8年,就二次调侃过蒋介石。

  孔祥熙之女孔二小姐仗着其父和姨父蒋介石的关系在重庆横行霸道,大耍威风。她走私大发国难财,无人敢阻拦。1939年冬天冯玉祥到綦江县公干,第二天下午,他听说孔二小姐正在綦江城门外打骂拦下她的车队要检查走私物品的士兵,冯玉祥马上赶到现场。这从贵州方向开来的车队前有军警开路,后有小车压阵,非常威风。只见这士兵脸上还有5个红指印,孔二小姐还在大骂士兵“瞎了你娘的狗眼,连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贴封的车队也敢检查……”冯玉祥上前笑着说:“二小姐,我总有权检查吧?”孔二小姐一看是冯玉祥,边赔着笑边就溜之大吉。冯玉祥马上电告委员长,说他正在川黔公路上追截一走私车队,案犯好像是贵阳的,姓刘。蒋回电要他“严惩不贷”。冯玉祥将走私车队的事全部处理完后,又向蒋委员长报告说:“走私车队全部截获,只是主犯逃之夭夭,好像是个女的。都怪我疏忽大意,没将其捉拿归案,请求委员长处罚……”蒋介石一听,马上明白是孔二小姐的走私车队被截,但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垂头丧气地说:“焕章兄,你干得好,干得好。”

  1941年11月14日,是冯玉祥60寿辰。前一天,《新华日报》就出了“冯60大寿特刊”,周恩来亲自撰文称赞冯玉祥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此国民党顽固派非常嫉恨,在第3天他的寿宴上,门卫送来一封信,冯玉祥拆开一看,里面装有一颗子弹,纸条上写着警告他不要与共产党来往的话。冯玉祥知道这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戴笠手下所为,就当着众多客人的面说:“真是不择手段。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要将这封信原样送给他们的主子……”于是,他将“子弹信”原样封好后在信封上写了几句简短的话就派专人送给了蒋介石。蒋打开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收到一封奇信,我不敢一人独赏,特奉献给贤弟一阅。”这意思很是明白,蒋介石看后非常生气。他装腔作势地给冯玉祥回了一封“安慰”信,信中说:“首都重地,竟有如此狂徒,殊堪痛恨,已饬限期破案矣。”冯玉祥看后当着众多宾客,冷笑几声就将这回信扔到了废纸篓中,大家也是一阵哈哈大笑。

  关于冯玉祥的历史趣闻:“贺寿送水”

  冯玉祥是近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在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又可以说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传奇英雄。

  近年推出的各种样式的文学作品,陈陈相传冯玉祥的轶事,其中颇为炙口的就是他的“贺寿送水”故事。据当时在西北军追随他多年的简又文回忆,说这件事是“适足表现其特殊性格的”,他后来写的洋洋数十万言的《冯玉祥传》也记述了这件事:“其年,吴佩孚在洛阳做其五十大寿。当时,吴高任直鲁豫巡阅副使,威风权势,煊赫一时,巴结者均送金送玉或谀辞致贺。

  其中颇为典型的是康有为写的一副祝联:“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最获得吴佩孚的欢心。当时冯玉祥派员前往拜寿,赠以冷水一罐,自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涵有’谲谏‘之意。这一来,冯氏任性奚落人家,因自鸣得意,然身受者自然觉得真似‘冷水浇背’“。(《冯玉祥传》1972年6月台湾传记文学社版)

  简又文说,冯玉祥贺寿送水事,传闻遐迩于民间和上层,“久已遍传人口,初以为谣言”,后经冯玉样本人证实“亦自言不讳,乃知为真事”。由此可见,冯玉祥确有此事。

  可是近年推出有关冯玉祥故事对此却有所花样翻新,而且对“送水”含义又有相异说法。

  一说是1922年4月,吴佩孚在洛阳过50岁生日,河南督军冯玉祥前来祝寿,送来一只用红纸封着的瓦罐,吴打开一看是一罐清水,故作惊喜尝了一口“寿水”,并自我解嘲地笑道:嗯,很好很好,还是焕章想得高人一筹,不同流俗——一罐清水,这岂不是说成“为官清如水嘛!”冯玉祥说,“君子之交清如水”。(冯桂荣编《冯玉祥传说的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本篇系72岁老人吕资安口碑,可见此故事深人民间,传闻之广,但此处不同的是冯玉祥亲自送礼,而且还让吴佩孚当着他面品尝,加上两人对话,显然有点戏剧化了,与此内容相近的《冯玉祥传奇》(王华岑、朱耕,198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篇也有类似写法,所不同的一是时间改为1922年12月,向后拖了8个月,地点不是在洛阳,而在直系大本营的河北保定,做寿者也换成了直系头子、时任直鲁豫巡阅使的曹锟,他做的是60大寿。考证于当时报纸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陶菊隐着),以及冯玉祥和曹锟的主从隶属,他不至于仍拿一罐清水充寿礼的故技,嘲弄曹锟的,但也不排斥另有张本。

  但也有一说是说冯玉祥送水并非是为吴佩孚祝寿,也不是讽刺,而是对吴佩孚支持的表示。据称吴在直奉战争击败张作霖后回到洛阳,他人要为他作寿,吴不同意,冯玉祥在陕西督军任上“乃遣人送蒸馏水一坛,外加封签,题八字曰:君子之交,有如此水。吴得之大悦,谓其部下曰:”知我者唯焕章一人。外界企以为异,且有议冯寿礼之菲薄者,殊不知此中大有作用。“

  (春明逐客《冯玉祥全史》1924年8月七版)原来方此之际,直系和奉系又在酝酿第二次大决战,双方调兵遣将,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态势,吴佩孚要冯玉祥率军出潼关助其一臂之力,冯表示同意,但迟迟按兵不动。吴佩孚疑鬼疑神,深怕他变卦,几次三番派专使进关探问,“冯笑曰:子玉何视人若是之轻,我不能效妇女之矢誓言,又难仿战国年间之歃血为盟,故送以蒸馏水一坛,附签八字。以表寸心。”吴佩孚见之,非常高兴,“欣然色喜,而曰”知我者,其唯焕章乎!“这是因为吴是秀才出身,军阀行列中罕有的”儒将“,要附和风雅,冯即投其所好,因而春明逐客对此评曰:”自古君子之交,宗信义,重然诺,一言既出,驷马难逃,苟背盟携贰,有如此水“。所谓”送水“,其实乃是冯玉祥的独出心裁的表态,此中心迹,两人自知。显然,这种说法更为特殊了。

  冯玉祥“送水祝寿”,只是一件小小插曲,可是无论从时间、对象或者是他的行为和动机,都是相异处,难道是文字记载的失真,事过境迁的模糊,甚至是冯玉祥在若干年后的记忆失误或另有他因,但总给人带来是是非非的感觉,聪明好思的读者,你能由此得出正确的答案吗?

  关于冯玉祥的历史趣闻:做有志气的人

  立身先立志。冯玉祥很注意这个问题。他对子女经常说:“你们几个孩子,还没有走上社会,爸爸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做有志气有出息的人,今后都成为对民众、对社会有用的人。”儿子冯洪达留学美国时,他每次给儿子去信,总要细心地附上关于国内政治大事的剪报,培养孩子从小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那么,如何做个有志气的人呢?冯玉祥对子女们说:“要紧的是学本事,学能耐,要先自己站得定,然后尽力地帮助别人,要是全靠别人帮你的忙。那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木匠,必得有一个好的斧锯,才能做好的家具。”冯玉祥不能容忍自己的子女寄附在父母的泽荫下,过纨绔子弟的生活,因此他要求子女都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本事”。他说:“没有学问谁也看不起你,如没有真正的学问更是无人看得起。”临终前他还告诫子女:“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能,有些人有钱。这两样比较起来,那钱毕竟是空虚、很软弱的,一旦拿它换不出东西来,它就是一点用也没有了。所以。爸爸总希望你们自己多多努力,做个有能的人。”

  冯玉祥对“钱与能”的精辟阐述,深深地铭刻在孩子们的心上。1987年,女儿冯理达已是着名的医学专家,应新华社香港分社的邀请,率领医疗小组赴港出诊7个月,圆满完成了任务。回国后,她把白利达有限公司赠送她个人的600多只电子石英钟全部捐赠给了国家。

  关于冯玉祥的历史趣闻:提倡平民化生活

  冯曾官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可谓当时国民党内的第二把交椅。可他 虽身居要职,仍力主俭朴,始终保留着北方农民朴实的生活习惯,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要求子女也要勤俭过日子,不允许奢侈浪费。一次,女婿要出远门,他考虑良久,临别赠言中郑重地写下这样一条:“平民化生活,科学化生活,是革命者应当时时注意的,不可有一点大意。”1936年冯玉祥一家搬到泰山后,他要求冯理达、冯洪达姐弟每周写100个大字,1000个小字。冬天要到室外耍大刀,锻炼身体。

  冯玉祥在日常生活中,不允许讲派头、摆阔气,就是对子女的婚姻大事。他也提倡“平民化”。1947年中秋节,冯玉祥夫妇郑重地对女儿冯理达及其男友罗元铮说:“今天是中秋佳节团圆日,你们就结婚吧!”这天,他们四人正乘一辆旧式小汽车外出。途中,汽车停在公路旁,“婚礼”开始了。没有洗礼,没有洁白的婚纱,没有瑰丽的花冠,更没有优美的婚礼进行曲。当远处的教堂传来深沉浑厚的钟声时。他们拉了过路的一对美国青年充当证婚人,冯亲自为女儿女婿拍了“结婚照”。之后,他们又继续开车上路了。为了纪念这个美好的日子,冯细心地在地图上选了一个叫做Love Lock的地方,作为女儿女婿新婚下榻的地方。当夜,冯送给新人的唯一礼物是一副对联:“民主新伴侣,自由两先锋。”这便是当时闻名中外的冯玉祥的干金小姐的婚礼!这种平民化的生活。不但没有损害他的脸面,反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更为重要的是,这使他的子女走上了成材之路。

1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