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大方漆器历史演变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方漆器历史演变,希望能帮到你。

  大方漆器历史演变

  据史料记载,大方漆器的生产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袭贵州宣慰使期间,在向朱元璋进贡的“方物”中,就有许多漆器珍品。

  清朝民间的大方漆器工艺技术比明代更为完美。道光年间的大方皮胎描金等漆器独具特色,与北京雕漆、山西云雕等齐名并载入史册。

  民国时期,大方专门从事漆器工艺的有“万寿宫”、“义森公”等漆器作坊10多家。其艺人手艺娴熟,尤以造型、整型技艺为高,质量以型准、缝口密合、做工细致而驰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运河开通的万国博览会上,贵州大方漆器与江苏扬州漆器双双获得银质奖,随后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大方境内虽遍布漆树,但人们并不认识它的用途。一次,大理段皇爷微服出游,途经大方,山道崎岖,狭窄,竟被漆树与棕榈挂住了衣袍,于是引得龙颜大怒,骂那漆树与棕榈是“千刀万剐”的东西。皇帝金口玉牙,后来果然漆树必遭千刀,棕榈定挨万剐。

  传说虽不足信,但生漆确须用刀割破树身,方可取得,然而割树取漆得讲究方法。《大定县志》有言曰:“漆树生山间,其汁可髹物,其实可以作蜡,最切于人生日用之需,惟实则每岁皆结,而汁则必间岁而始割,否则,不惟无汁,反于树有损。其臭气甚烈,骤触之令人痛肿,故卫生家宜远避之。”

  大方生漆产量很高。民国28年(公元1939年)生漆产量就达25吨,解放以后,政府一直重视生漆生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发展较快。1987年,全县有成熟产漆树2600万株,生漆产量超过80吨,占全省生漆总产量的20%,居全省各县产漆量的首位,在全国生漆主产县中列居第六位。1991年,生漆产量达90多吨。

  《大定县志》有言曰:“漆树生山间,其汁可髹物,其实可以作蜡,最切于人生日用之需,惟实则每岁皆结,而汁则必间岁而始割,否则,不惟无汁,反于树有损。其臭气甚烈,骤触之令人痛肿,故卫生家宜远避之。”

  大方生漆产量很高。民国28年(公元1939年)生漆产量就达25吨,解放以后,政府一直重视生漆生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发展较快。1987年,全县有成熟产漆树2600万株,生漆产量超过80吨,占全省生漆总产量的20%,居全省各县产漆量的首位,在全国生漆主产县中列居第六位。1991年,生漆产量达90多吨。

  大方漆器简介

  大方漆器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

  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当时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

  

看了大方漆器历史演变

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