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2)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重获新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在南京设立由高振西负责的全国地质陈列馆工作领导机构,辖南京地质陈列馆和北京地质陈列馆。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1953年1月,全国地质陈列馆领导机构迁北京,高振西任馆长。因建部需要,北京馆被拆除,标本被临时存放在故宫文华殿和六铺炕等处。

  1955年,南京地质陈列馆下放江苏省地质局,全国地质陈列馆与北京地质陈列馆(故馆)融为一体。

  1956年,地质部决定在北京西四新建一万平方米的全国地质陈列馆大楼。

  1958年9月新馆大楼落成,并更名为"地质部地质博物馆"。

  1959年9月完成一至四层26个陈列室共计4500平方米、17039件标本的陈列布展工作,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曲折发展

  1960年,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划归地质科学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副院长冯志爽兼任馆长。

  此后,经历"__"闭馆停滞、地震破坏,也经历了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直至2000年底馆大楼修缮改造立项得到上级批准,中国地质博物馆在曲折中发展四十年。这期间馆的主要领导人有王子麟、和吉甫、刘涌泉、黄正之、邢裕盛、季强。

  2016年7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致信祝贺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并向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三、展厅介绍

  概述

  中国地质博物馆主馆共有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

  展区布局图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厅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玉厅、史前生物厅等六个部分,面积共2500平方米,另有临时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

  地球展厅

  地球厅以动力为主线,介绍了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的重要地质作用。东展线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西展线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相对来说,内动力地质作用更加宏观壮丽,它们主要是使地壳上升、增厚,形成许多巨大雄传的高山峻岭,而外动力地质作用则比较和缓,好像一把刻刀,雕刻出各种壮美的山川地貌。

  宝石展厅

  宝石厅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材料及其成品,并融入宝石鉴定、宝石鉴赏、宝石琢型、宝石评价、宝石成因、宝石微观世界、宝石分布、宝石开采、宝石加工、首饰镶嵌、人工改善宝石与人工宝石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宝石文化等知识点和兴趣点。

  宝石厅以单晶宝石和玉石为主,并以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对比展示,以便鉴别市场上常见的相似的宝石。

  中心部位:以一件十分大气、通灵、高档的展具作为展心,所展示的展品随每期主题的变换进行不定期的调换。

  矿物岩石展厅

  矿物岩石厅采用雅俗共存、动静结合、虚实呼应、寓教于乐的设计方式,使观众通过参与、欣赏展厅的展品,可了解自然界中矿物岩石的成因,原始产出情况、自然界种类繁多千资百态的矿物岩石、代表性矿物岩石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

  观众在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时,通过交互式展览和虚拟展出部分,可参与对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获得相关知识。

  史前生物展厅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厅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

  从空间布局上,整个展厅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序厅,包括了一面艺术化的化石精品墙、一个可以互动操作的多媒体展具--简明生物分类查询系统,及一些有关化石的基本常识介绍。

  第二部分是该展厅的主要陈列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最早期的生命;

  第二单元--生物大爆发;

  第三单元--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第四单元--脊椎动物的出现;

  第五单元--生物登陆;

  第六单元--生物大绝灭;

  第七单元--恐龙与鸟类;

  第八单元--哺乳动物与人类;

  此外,在该展厅的南过道,还陈列了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的模型各一件,以及一件观众可以触摸的长达5米的大型鱼龙化石、一个演示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多媒体展具。

  关怀与鼓舞厅

  关怀与鼓舞厅,展示了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关怀与鼓舞。

  虚拟展厅

  中国古生物化石珍品展

  印度洋地震海啸展

  国土资源成果宣传与知识普及展

 

 看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1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