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浙江省自然历史博物馆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浙江自然博物馆位于杭州市教工路,1984年从浙江省博物馆中独立出来而建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浙江省自然历史博物馆。欢迎欣赏阅读。

  一、浙江自然博物馆简介

  浙江自然博物馆位于杭州市教工路,1984年从浙江省博物馆中独立出来而建成。现址主要是一座标本库房,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新建的陈列馆于1998年1月对外开放,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馆内收藏着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水生生物标本、动物标本和两栖类标本等近10万件,其中不乏珍贵标本,如浙江临海出土的翼龙化石,是全国仅有的几件比较完整的化石标本之一。此外还有大量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植物的标本,有不少还是当年建馆时采集而今已经绝种的标本。

  浙江自然博物馆前身是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984年独立建制,该馆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中国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省级博物馆。原陈列展出的内容有恐龙、海洋动物、古生物、动植物等8个专题,其中《恐龙与海洋动物陈列》荣获98中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09年7月,新馆建成开放。

  二、发展历史

  解放前

  浙江自然博物馆馆史,应该追溯到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基础

  浙江自然博物馆上创建的浙江省西湖博物馆。据史料载,当年规模空前的博览会分"八馆二所",其中博物馆设水产部、植物部、动物部、昆虫部、瑶山部、矿产部及动物园等展示,内容丰富,展品众多。鉴于这次盛会影响深远,展品来之不易,博览会呈请省政府设立了西湖博物馆,部分展品移赠博物馆以作留念和永资观摩。西湖博物馆草创之际,还很难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自然类陈列。当时西湖博物馆技师兼自然部主任,后来任馆长的董聿茂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带领几位助手到浙江、福建、广东、山东、青海等地采集和制作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同时还开展了国际间的标本交流,这些工作极大地丰富了西湖博物馆的自然类藏品,博物馆学术研究也从此发端。抗战期间,西湖博物馆辗转迁徙。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董聿茂先生和他的同事钟国仪、钱惠馨、康美业、顾剑谊等历经艰辛,将博物馆的藏品和图书、仪器保护下来,同时继续开展标本采集和科学研究 。

  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博物馆获得新生,1953年更名为浙江博物馆。1984年7月,浙江博物馆的自然之部分出单独建制,成立了浙江自然博物馆。建馆初期,囿于馆舍、经费等原因,博物馆的功能运作一度受到制约,无固定陈列场所,影响了社会教育功能的有效释放,在社会上"隐姓埋名"10年之久。然而,自博人对新形势下馆建和发展的实践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自博人忠于职守、精勤业务、淡泊明志的进取精神和务实作风始终未曾断代。付出换来了成绩:1991年建成库房业务楼,1998年1月建成陈列馆;藏品收集汇聚了浙江省自然类藏品之精华,门类齐全、珍品荟萃;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多项成果获奖;展示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建立广泛的合作渠道 。

  三、馆藏特色

  浙江自然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任务,酌定收藏方向及运作规划,建立了藏品征集工作委员会,业已初步构建了科学合理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品体系,使藏品收藏更科学、更全面、更具特色并可持续发展。通过自行采集、发掘、征集、社会(个人)捐赠等途径,收藏了包括古生物、矿物、岩石、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及自然油画等各类藏品。

  业已登记入库的藏品近13万件,门类齐全,珍品荟萃,集自然类藏品之精华。其中恐龙蛋、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文化遗址动物遗骸、海洋生物、鸟类等收藏丰富,独具特色。礼贤江山恐龙、临海浙江翼龙、云贵龙、鲸鲨、灰鲸、野生华南虎等百余件标本堪称国内外同类标本之最。这是几代自博人竭力搜集、悉心守护、精勤研究的成果,为全馆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藏品支撑 。

  

看了浙江省自然历史博物馆

1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