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80年前的中国电影业

时间: 鸿宇2 文史百科

  80年前粤语电影勇斗美国大片,影院靠名伶抢粉丝,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80年前的中国电影业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80年前的中国电影业:

  1933年10月底,广州多家影院爆出新闻:一部投资只有1500美元的粤语电影,在短短三周之内获得了近10万美元的票房,而观众依然热情不减,纷至沓来。与当时动辄投资数十万美元的好莱坞大片相比,这部由粤剧名伶薛觉先担纲主演的影片简直是“低成本小制作”的典型,但它产生的轰动效应,却令所有大片都望尘莫及;也正是这部片子的成功,刺激着很多投资人用力往电影圈里砸钱,从而引发了南粤第一轮粤语电影拍摄潮。当红名伶纷纷“触电”,数百部粤语电影火热出炉,与来势汹汹的好莱坞大片分庭抗礼,由此造就了广州近代一个美丽的文化传奇。

  兴起

  名伶纷纷“触电” 影院抢回“粉丝”

  咱们在上一期的稿子里说过,电影在20世纪初刚传入广州的时候,一没声音,二没色彩,不过就是一些黑白画面晃来晃去,所以并不招人喜欢。当时人们最热衷的娱乐是听粤曲,在豪华戏院里摇头晃脑细品一段熟悉的唱腔,兴致浓时为大老倌高声叫好,那才是无敌享受。所以,那些名声远扬的大老倌才是当时真正的明星,每年的收入少说也有上万银元,是普通人的一两百倍。他们平日被人追捧惯了,自然不太可能把电影这个洋玩意放在眼里。那时,咫尺之外的香港已有同胞从国外取了经,尝试着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1908年公认的本土电影先驱梁少坡就拍出了第一部本土默片——《偷烧鸭》,堪称无厘头喜剧电影的“祖师爷”。不过,这些时常在省港两地登台亮相的大老倌大概不会有空去关心新生的电影业,更不会担心被它抢了饭碗。

  然而,世事难料,短短十几年后,随着好莱坞大片强势“登陆”,城里的电影院越建越多,往电影院里跑的人也越来越多,戏院里的观众却日见稀少。正如1934年的《广州年鉴》说的那样:“自影画之声片流行之后,市民多趋重之,舞台剧受其影响至大。海珠戏院为全市戏院中之首屈一指,最近亦且停业,该行业之冷静于此可见。”戏院冷冷清清,生意江河日下,不少大老倌心急如焚,这不仅关乎名声,更事关圈内中人的生计,总得有个应对的法子呀。

  很多时候,面对强敌当道,最好的办法肯定不是跟它“硬碰硬”,而是“化敌为友,为我所用”,看着戏院里的粉丝一个个往电影院里跑,一些有见识的大老倌渐渐开窍:你好莱坞可以拍大片赚得盆满钵满,我大老倌为何就不能“触电”,把流失的粉丝抢回来呢?再说了,你们好莱坞明星说的是英语,我大老倌说的唱的可都是粤语,真要比试一番的话,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就这样,他们怀着在好莱坞大片的重围中杀出一条生路的梦想,纷纷开始“触电”,由此引发了第一波粤语电影的拍摄热潮。

  潮流

  投资人植入广告 粤语片一炮而红

  以我粗浅查阅的资料来看,对电影的市场嗅觉最灵敏、“触电”最早最成功的大老倌非薛觉先莫属。对这位粤曲大师的专业造诣,我才疏学浅,绝不敢说得太多,但说到他的“触电”经历,倒可以向读者八卦一番。早在1926年,薛觉先因得罪了“黑道”上的人物,不得不隐退江湖,远避沪上。他在上海拍出了第一部默片《浪蝶》,算是在电影圈里“小试牛刀”。此后几年之间,白玉堂、谢醒侬、叶弗弱等名伶纷纷效仿,开始“在玻璃棚下求生活”。粤曲名伶涉足影坛,开始所谓“亦伶亦星”的道路,渐渐成为时尚,因为“几个重要的国产电影的海外市场几乎尽是粤语的势力圈”,故而粤语电影不仅在本土有市场,在海外也颇有“钱景”。

  话是这么说,但直到1933年薛觉先担任主角,拍出了中国首部有声粤语片《白金龙》,才算真正制造了一个奇迹。要说《白金龙》的商业化色彩是浓得不能再浓,它的名字来自于南洋烟草要推广的一款香烟,相当于最直接的“植入广告”;它的拍摄制作周期只有20天,成本不过1500美元,与动辄投资数十万美元的好莱坞大片比起来,完全是“低成本小制作”的典型。但就是这么一部电影,在广州首映当日引起了爆炸效应。各影院原本只计划了两周的档期,结果加到三周,观众还是大喊“不过瘾”,影片票房也飙升至近10万美元;接着,影片到香港公映,一个月内又有10万港元入账;然后,《白金龙》走出国门,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依次上映,所到之处,华侨无不踊跃购票。上文说了,那时的海外华侨大多来自广东,《白金龙》带着乡音乡情而来,大家哪有不帮衬的道理?就这样,在海内外几个重要市场打个转,《白金龙》一本万利,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就像如今一部《致青春》票房数亿就引得制片商一窝蜂去拍青春片一样,《白金龙》的热卖也引得当时的投资人一窝蜂去拍粤语电影。20世纪30年代,广州先后出现过的大小制片公司共有30多家,拍出大量粤语电影。只要看看这些电影的名字,像《爱河潮》、《添丁发财》、《花落见花心》、《唐宫绮梦》等,就可看出这些制片公司在竭力迎合观众口味。然而,这些制片公司的投资者大多是外行,只想赚快钱,却不懂畅销电影的门道,很多时候只会盲目跟风,所以往往拍完一两部电影后收不回成本,只得关门大吉,砸进去的钱打了水漂。其实,这样的现象到了今天仍然比比皆是。

  硝烟

  美国片商幕后 争夺黄金档期

  当时的粤语电影虽然良莠不齐,但成本低,产量高,又善于插科打诨,内容特别接地气,所以在电影院里也赢得了大量粉丝,给势头正猛的好莱坞大片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不过,经验丰富的“八大公司”(华纳兄弟、米高梅、派拉蒙、哥伦比亚、环球、联美、福克斯、雷华电)也不是吃素的,它们屡屡出招,想方设法削弱粤语电影的竞争力。对与其有长期供片合同的电影院,它们就完全霸占周末、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等黄金档期,粤语片想要在这个时候进入金声、明珠等豪华影院,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对以放映国产片为主业的影院,它们则时时窥探其排期,对方一旦有好片上映,就立即“围追堵截”,拦截其客流。

  据第44期《广州文史资料》的记载,上九路的中山影院一向专门放映粤语片,很少和美国片商打交道。《香草美人》、《郎归晚》等粤语片在这里公映时,一度十分卖座。美国片商见此情形,火速将一部大型歌舞片排给中山影院四周的大德、金声等影院,抢去了中山影院的一大群客流。

  不过,无论美国片商如何围追堵截,粤语片不仅在广州杀出了一条血路,在东南亚一带也十分火爆,有些片子甚至还远渡重洋,“登陆”美国,在华人集中的区域公映,其中一大热点地区就是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离好莱坞也不过咫尺之遥,虽说粤语片在旧金山的影响远不如好莱坞大片在广州的影响深远,但它“以弱胜强”的勇气,却依然令人刮目相看呢。

  民国时期看电影的趣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城几十家影院几被美国大片一统天下

  “看呀,看呀,宝莲女士的一口牙齿,多么齐整呀,每天用家庭医学社的止牙痛药,滴两三滴在漱口水里,能够使口腔清洁,永保牙齿坚固!”亲爱的读者,这是1921年广州一家药商在当年的《影戏杂志》上打出的广告,文中的宝莲女士不是别人,恰是当年轰动影坛的好莱坞巨星白珍珠(Pearl White)。这位美艳动人的女星在老广州几乎家喻户晓,故而才有商家扯起她的幌子做广告。

  好莱坞女星走红广州,有赖于美国大片的风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城几十家电影院几成美国大片的一统天下。豪华影院的一张包厢票要卖四块大洋,几乎是普通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但最便宜的散座只要两三角毫银,虽说也够几天的生活费,但平民百姓也不是完全消费不起。不过,金发女星的笑容背后,其实是美国片商与本地影院之间无数的刀光剑影,其间种种争斗,比大片本身还要刺激精彩呢。

  开局冷清:

  茶楼放电影 街坊唔中意

  要说电影在广州的出现,还真是挺早的。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出时长只有一分半钟的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在世上诞生。仅仅8年之后,广州城里就出现了放映机。据《广州市志》的记载,1903年,一位华侨归国娶亲,顺便带回了一台放映机和一些无声短片,新婚之夜,在长寿路一带的高升茶楼放映电影,招待亲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电影都只是零星在茶楼里出现,充其量也只是为大家助助兴,而且还不怎么受欢迎。放映机虽说是新鲜的洋玩意,难免会勾起人们一时的好奇心,但那些短片实在没啥看头,黑白画面经常模糊不清,又听不到任何声响,伸长脖子看上一会儿,整个人都晕了,哪有一边喝茶,一边听女伶唱曲来得自在舒服。所以,如果有人对上世纪初老西关一带的居民做个访谈,他们多半会说,电影这样的洋玩意,看一次开开眼还行,看多了就是活受罪。

  茶楼里放电影还没成气候呢,偏偏还有人打起了开影院的主意。据《广州年鉴》记载,1908年,有华裔美商在清风桥畔(今中山五路)开起了一家名为“通灵台”的电影院。在接下来的十年间,西关十五甫出现了“意利影院”,旋源桥出现了“新民影院”,长堤出现了“振兴影院”,海幢公园对面出现了“智育影院”……不过,这些影院的规模都很小,而且多半是亏本经营,因而寿命都不长。要说,当时影院的收费一点也不贵,看场十来分钟的电影,只有三五个“仙”(一“仙”为一个银元的1%),不过是两个烧饼钱,但街坊四邻就是不爱看,票卖得再便宜也没有用啊。

  逆天翻转:

  好莱坞大片来袭 几十家影院热播

  俗话说:“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就像“滴滴打车”刚推出时工作人员还得在街头公厕前“堵”住出租车司机营销软件,3年后的今天却早已风行全国一样,20世纪10年代的影院在广州城里还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再过十来年后,却成了城内有钱人追捧的香饽饽。

  1921年,广州第一家豪华电影院——明珠影画院(1937年改为羊城电影院)在长堤落成,影院700多个座位分成包厢、厢房、散座等多个等级。在包厢里看场电影,票价最低也要四块银元,参照当时的物价,完全可以买上100多斤大米,也足够一个普通市民一个月的花销。可就算票价这么贵,明珠影画院的包厢照样经常座无虚席呢,就是因为明珠影画院赚到了大钱,所以大家有样学样,纷纷投资开电影院。据统计,从1921年到1938年,全城开出了近40家专业电影院,当然大多还是分布在长堤和西关一带,其中财厅前的中央影院(建于1925年)、永汉路(今北京路)的永汉影院(建于1927年)、西濠二马路的中华影院(建于1929年)以及恩宁路的金声影院(建于1934年)都是其中翘楚,生意十分红火。

  不知读者你会不会好奇,老广州电影院何以在短短十年间就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呢? 其实,若要究其原因,还真跟好莱坞的崛起有扯不断的关系。随着1912年开始众多电影公司的落户,好莱坞从一个偏僻小镇变成了美国电影重镇,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里更成了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等八大公司的一统江湖。在无声电影年代,它们主要生产喜剧片。当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大独裁者》、《摩登时代》登陆广州时,观众几乎踏破了影院门槛;1930年有声电影诞生后,八大公司拍出了大量警匪片、西部片、歌舞片和爱情片,这些美国大片一被引进广州,更使电影院成为吸金之地。再说了,当时的影院都精明得很,懂得细分客户,像明珠影画院一张包厢票卖到四块银元,做的是有钱人的生意,但最便宜的花园位(其实就是木椅子)只需两三角毫银,虽说这些钱也够几天的生活费,但平民百姓也不是完全消费不起。

  读者你或许又要问了,八大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在好莱坞一统江湖,它们怎么就能如此迅速地进入广州市场呢?其实,凡是有钱挣的地方,它们都会火速寻找代理,抢占市场。比如明珠影画院的创办者就是香港鼎鼎有名的西片代理商、被誉为“华南影王”的传奇人物卢根;其后建立的数十家影院,大多也与“八大公司”有合作关系。于是,这些影院你放《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我就放《出水芙蓉》;你放《阿里巴巴四十大盗》,我就放《乱世佳人》,时时大片迭出,家家热闹得很。

  根据相关统计,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广州大小影院放映的电影中,仍有七成以上是美国片,美国片商仅在广州一地,每年就能“捞”走上千万元港币,这在当时还真算不得一笔小数。

  营销之术:

  美商雇用水军 幕后炒作明星

  随着美国大片的流行,城里不少时髦男女还成了追星一族。像当时在不少侦探片中出演主角的好莱坞女星白珍珠(Pearl White),在老广州就颇受追捧,以至于卖牙药的商人都打起了她的主意。1921年的一期《影戏杂志》就刊登了广州一家药商刊登的广告,其中写道:“看呀,宝莲(“白珍珠”当时的音译)女士的一口牙齿,多么齐整呀,每天用家庭医学社的止牙痛药,滴两三滴在漱口水里,能够使口腔清洁,永保牙齿坚固!”想来当年的法律应该不如现在严格,否则白珍珠倒可以要一大笔代言费呢。

  话又说回来,当年好莱坞明星在广州的走红,背后一定少不了片商的炒作。1992年的一期《广州文史资料》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影片控制广州市场史实》的文章,其中揭示了不少美国片商的“独到宣传术”。原来,影院每次播完大片后,片商都要求它们收集报上的影评、观众的成分比重、社会舆论的反应,一一向公司汇报。它们甚至还要求影院雇用“水军”,冒用观众名义撰写文章,大肆吹捧,如果媒体上有不利言论,这些“水军”就会火速撰文反击。这些“宣传术”看似旁门左道,却也为美国大片的流行做了不少“贡献”。

1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