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世界历史 > 世界其它 >

阿司匹林的发现历史介绍

时间: 翠梅2 世界其它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司匹林的发现历史,希望能帮到你。

  一、阿司匹林简介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

  根据文献记载,都说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但这项发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阿图尔·艾兴格林的辛酸故事发生在1934年至1949年间。1934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宣称是他本人发明了阿司匹林。当时的德国正处在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对犹太人的迫害已经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狂妄的纳粹统治者更不愿意承认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有犹太人这个事实,于是便将错就错把发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费利克斯·霍夫曼一个人的头上,为他们的“大日耳曼民族优越论”贴金。纳粹统治者为了堵住阿图尔·艾兴格林的嘴,还把他关进了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约在1949年前后,阿图尔·艾兴格林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久他就去世了。从此这事便石沉大海。英国医学家、史学家瓦尔特·斯尼德几经周折获得德国拜尔公司的特许,查阅了拜尔公司实验室的全部档案,终于以确凿的事实恢复了这项发明的历史真面目。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兴格林功不可没。事实是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

  二、研发历史

  1 历史背景

  阿司匹林的问世,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希波格拉底时期,人们开始用柳树叶煮汤以治头痛。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人们常常将它作为治疗发烧的廉价“良药”,在许多偏远的地方,当产妇生育时,人们也往往让她咀嚼柳树皮,作为镇痛的药物。 早在200多年以前它们的抗高热效应就得到了公认。人们一直无法知道柳树皮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以致于具有这样神奇的功效,直至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水杨酸,由此解开这个千年之谜。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这就是医院里最常用的药物――阿斯匹林。

  根据文献记载,都说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但这项发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兴格林功不可没。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

  2 研发过程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使用柳树皮提取物缓解疼痛和发烧;1763年,英国人使用柳树皮提取物缓解疟疾引起的发烧疼痛等症状;1828年,意大利和法国化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得到了其有效成分水杨酸;1838年,意大利化学家将结晶水杨酸加工成水杨酸;1875年, 赵珍

  水杨酸钠开始用于解热镇痛和关节炎以及痛风等疾病治疗;1899年,德国的拜耳公司合成乙酰水酸,阿司匹林作为商品化药物进入市场。

  3 发展进程

  1979年,美国FDA准许其作为预防脑血栓再发药物而使用。1985年适应症扩大到预防心肌梗塞再发。其后,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1994年APT国际研究小组发表了一项综合统计数据,确立了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抗血栓疗法作为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再发的首选药地位。 自从1899年正式进入消费和医用领域之后,阿司匹林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1980年,FDA批准阿司匹林用于TIA或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并且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在1996年,FDA又成功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心脏事件发生的常规用药。阿司匹林在中国的生产始于1958

  R100mg在中国上市,并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中国专家在2006年年。2003年,拜阿司匹林达成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的共识,以便控制阿司匹林的使用规范,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危险。2009

  R100mg肠溶片用于心肌梗塞一级预防。 年,SFDA批准拜阿司匹林○

  4阿司匹林的发展改造

  由于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较强,人们致力于对阿司匹林的改造研究。国外现已研制出乙酰水杨酸钙脲,并应用于临床。它既保留了乙酰水杨酸的抗炎作用,又具有对胃肠道刺激轻的优点。谢湘林和周鸣旧的研究表明:乙酰水杨酸钙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刺激大鼠胃溃疡的形成显著低于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可以解热、镇痛、抗炎。锌离子则有解热、抗炎、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乙酰水杨酸锌为乙酰水杨酸的锌盐,兼具两者的作用特点。从而使解热、镇痛作用增强。并降低了胃粘膜的损伤。薛淑英等刚给家兔耳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1.0mL/kg致热,1h后分别给乙酰水杨酸锌和乙酰水杨酸各150mg/kg,2h及3h后乙酰水杨酸锌组的体温增高值低于乙酰水杨酸组(p<0.05)。

  5 研发工艺

  常用生产工艺

  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阿司匹林的生产形成了一套十分成熟的工艺:以苯酚为原料,经过和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生成水杨酸,经升华后得到升华水杨酸,再采用醋酐-醋酸法,将水杨酸和醋酐进行酰化反应,最终得到乙酰水杨酸也即阿司匹林。多年来,这套生产工艺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由于此生产工艺不复杂,收率、成本等也较为理想,几十年来,国内外生产企业基本按照这条工艺路线进行生产。故该工艺较为成熟。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两步反应生产:① 苯酚羧化生成水杨酸;② 水杨酸乙酰化生成阿司匹林。

  (1)水杨酸的合成:在苛性钠溶液中,酚形成钠盐,成为酚的负离子,再发生羧基化反应(130℃;6kg/cm)。

  (2)水杨酸生产工艺流程

  (3) 水杨酸乙酰化:水杨酸乙酰化比较方便的方法是用水杨酸与乙酐反应,反应式如下:

  (4) 水杨酸乙酰化工艺流程

 

 看了阿司匹林的发现历史

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