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明朝 >

明代货币是怎样的

时间: 耀聪2 明朝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 国初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

  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但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以失败告终。

  延伸阅读

  宝钞提举司是中国明代发行纸币的专门机构,于洪武八年(1375年)成立,下设钞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宝钞提举司成立之初隶属于中书省,罢中书省后,隶属于户部,其所发行的大明宝钞是明朝发行的唯一纸币,并贯行于明朝始末。

  抄纸将纸浆制成纸张的工艺过程。现代造纸业中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即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烘干而制成纸张。

  纸币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战国的质剂,西汉的皮币,唐代的飞钱,宋初的便换、茶引、盐钞等。但质剂、茶引、盐钞尚属不同类型的交易证券,飞钱、便换仅类似近代的汇票,皮币虽与纸币性质相近,却因定价太高,只用于王纸币侯宗室的朝觐聘享,并未真正成为流通手段。北宋的交子,始系比较完全意义的纸币。

  交子最早产生在宋初的四川。当时四川通行铁钱,体积大、分量重、价值小,不便交易、携带,难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成都16家富户联合集资,印造交子。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木、人物、密码、花押等图样,票面金额临时填写。它既可随时兑现,又能定期流通,其期限以三年为一界,界满发行新券,掉换旧券。可是,这些制度只是出于民间约定,尚未具有法律效力。后因富户破产,交子无法兑现,以致信誉扫地,不能维持下去。仁宗天圣元年(1023),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交子改由官办,禁止私造。至此钞法作为法制,才正式确立。

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