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明朝 >

钟惺的夏商野史介绍

时间: 志艺2 明朝

  天启初年,钟惺升任福建提学佥事,他在闽中仍倡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于天启五年(1625)病逝于家,享年52岁。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钟惺的夏商野史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钟惺的夏商野史介绍

  《夏商野史》,又名《夏商合传》,为明代文学家钟惺著。 该书版本主要有清嘉庆甲戍(1814)年稽古堂《夏商合传》剎本,辑《有夏志传》四卷十九回与《有商志传》四卷十二回,二者合计三十一回。 作者:题“景陵锺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均系伪托。书中屡屡提及“后人余季岳”如何如何“赞之”“笑之”,是否其人即为作者,存疑。前十九回叙述夏朝历史,重点比较了圣君贤臣与昏君小人两类角色;后十二回叙述商朝历史,重点描述了周灭商的经过。

  钟惺《诗论》

  在他的著作中有不少是评诗和论诗的,但因其推崇“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故他的诗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没有特别的影响。钟惺在《诗论》中把理论关注的视点对准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并对传统的诗歌本体论和解读方式进行重新认识和发出诘难。他首先指出:“说《诗》者,不必皆有当于《诗》”。对于诗作品的阅读和解释,不一定都要切合作品的原义。他认为,孔子删编《诗经》、其七十二子弟 学《诗》引《诗》,春秋列国大夫在盟会、聘问等外交场合赋《诗》,以至韩婴传《诗》等,他们都不 一定完全切合《诗》的本文本义,便又都觉得和 《诗》的意义没有什么不相符的地方。 钟惺所说的“诗”指《诗经》,但他所论述的道理,却适用于一切文学作品。钟惺《诗论》的突出成就就在于创立了中国古代接受美学理论,尽管他在《诗论》中没有 提出一整套与此相关的概念术语,但其分析的 视角和把握的途径完全是从读者的阐释和接受入手,把读者的阅读活动看成是诗创作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接受阐释理论其关键所在。

  钟惺的活物说

  钟惺的“诗”为活物说,是对读者接受的主动 性的揭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首次从 诗经阐释学的角度提出的新命题。其所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因此“其皆可以说《诗》者,即在不必皆有 当于《诗》之中。”凡是对《诗》的理解和解释,都没有必要去追寻作品中作者的原义。

  如何理解作品中的活?第一,作品活在不同的理解之中。自古以来,人们对诗经就有多种解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他们都是成立的,因为不必皆有当于诗,而皆可以说诗。

  第二,活是作品本身的一种客观属性。这是由于:一是诗歌意蕴丰富,其意义难以被特 定的读者所穷尽;二是诗歌文体具有断章取义的形式特点,决定了读者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品味它的内容,而读者个体对作品意蕴的创造性领会,就是西方所说的赋予和追加。

  第三,活的实现,离不开鉴赏者主观条件的变化。钟惺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品会常读常新?趣以境生,情以日徙。个人尚且如此,不同时代的读者所见不同也再所难免。

  活物说的提出,说明钟惺已经把文学鉴赏的中心,转到了对作品内在意蕴的把握上来。钟惺强调艺术感受力的重要,充分肯定了诗歌活的特性,高度重视读者在鉴赏过程中的再创造作 用,不去附和古典文学研究中偏重名物训诂,强 调学问功底的正统。诗之为活物,正是要给读者的创造性理解和想象 留有余地,以便使有进于是者,神而明之,引而伸之,使读者从作品的内在意蕴方面去深切领会。

  
看了“钟惺的夏商野史介绍”还想看:

1.东汉名将虞诩的介绍大全

2.三寸金莲的历史大全

2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