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明朝 >

宋濂的故事介绍

时间: 志艺2 明朝

  宋濂对于佛、道二氏,尤其对于佛教典籍,也曾潜心研究,并多所汲取。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同时宋濂亦有史才,曾主持编纂《元史》210卷,王祎将其与司马迁相比,四方学者称其为太史公。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濂的故事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宋濂的故事介绍

  宋和尚

  宋濂精于释老之学,而僧人宗泐精于儒学,朱元璋每每称道:“泐秀才,宋和尚。”

  性格慎密

  宋景濂性格慎密,在宫中问对的话,绝对不会告诉别人。应制的作品,也将其草稿删毁。曾在居室的墙壁上写“温树”二字,有人向他问及宫内之事,他指二字来给他们看。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陈说事情,质朴无隐,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也一一回答。曾经说:“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他吗?”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以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他的诚实。宋濂常常告诫子孙说:“陛下的恩德就像天地一样,要怎样回报呢?只有做到诚敬忠勤,才稍微可以贡献出万分之一罢了。”

  朱元璋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朱元璋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会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曾上奏章一万多字。朱元璋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朱元璋询问宋濂的意见,他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朱元璋查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朕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清廉高风

  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君子把这句话当成名言。权贵如果是宋濂不喜欢的那个人,即使拿一满袋子黄金,只要谈论中有一点矛盾,即使把钱送给宋濂,他也不接受。日本使臣奉旨向宋濂求文章,把一百两黄金送给他,宋濂推辞而不接受。朱元璋问他这件事,宋濂回答说:“天朝的侍臣却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不是维护国体的做法。”

  米上书字

  宋濂视力很好,能在一粒米上写“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

  宋濂的人物评价

  张继之:是子天分非凡,当令从名师,即有成尔。

  陈旅:辞韵沉郁,体裁简严。

  欧阳玄:气韵沉雄,如淮阴(韩信)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翩然骞举,不沾尘土;辞调尔雅,如殷彝周鼎,龙文漫灭,古意独存;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才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于斯?

  柳贯:吾邦文献,浙东为盛,吾老矣,不足负荷此事,后来继者,所望惟景濂耳。

  杨维祯:①入青萝山中,不下书屋若干年。得郑氏所蓄书数万卷,无不尽阅,阅无不尽记,著书凡千万言,文师性,性师道,道师先圣先王,未尝以某代家数为吾文之宗,某人格律为吾文之体。② 文浩博渊,深声铿蔚,如春江之涛,湠漫无涯涘,如平沙漫漫,铁骑数万,纵横驰逐,不可控馽,如武库一开,千珍万宝,光采烂然,如寻河源,至于底柱,至于龙门,至于积石,至于昆仑,不得不止焉。

  王祎:① 踈旷不简饬,宾客不至,累日不整冠,或携友生,方羊梅花闲索笑竟日,或独卧长林,下看晴雪堕松顶岭云,出没岩扉闲悠然,自乐世俗生产作业,皆不暇顾其为人与文如此。 ② 吾观宋太史以文章擅名,今世其才气殆前无古人,使其生迁(司马迁)时,与之相颉颃,不知其孰先后矣。而其足迹未尝逾乡里,岂世之称迁者不足信耶?迁生龙门,而景濂亦着书龙门山,其所着书与迁恊六经异传,整齐百家襍语,以成一家之言何异?然迁谓自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后至其身亦五百岁,自待太重,亦见其不知量矣。若景濂立言谦谦焉,未始以自高,此又其所异耶?

  朱元璋:① 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② 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耳。才思之雄,卿不如祎;学部之博,祎不如卿。③纯臣哉尔濂!今四夷皆知卿名,卿自爱!

  陶安: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及宋濂,治民之才不及章溢、叶琛。

  刘基:① 宋濂(文)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又其次张孟兼。② 文主六经,奴百氏。驰骋之余,取老佛语,资嬉剧譬,犹饭粱肉而茹苦茶、饮茗汁。

  徐尊生:南都有博学士两人,曾以舌为笔,宋以笔为舌,实相俪也。

  朱瞻基: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沈、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有重名。

  马俊:濂真儒翊运,述作可师,黼黻多功,辅导著绩。

  屠隆:罗修撰伦、罗文恭洪先、吴处士与弼、陈征君宪章明德范俗,隐操轶尘,峨眉姑射,翛然清远。至宋龙门濂博洽菀、高太史启雄浑清苍、王义乌袆华赡高朗、解学士缙峭厉迅快蔚。

  王世贞:① 文章之最达者,则无过宋文宪濂、杨文贞士奇、李文正东阳、王文成守仁。宋庀材甚博,持议颇当,第以敷腴朗畅为主,而乏裁剪之功,体流沿而不返,词枝蔓而不修,此其短也。若乃机轴,则自出耳。②宋景濂如酒池肉林,直是丰饶,而寡芍药之和。③ 文名家者,无过宋学士景濂王待制子充。景濂致仕後,以孙慎诖误,一子一孙大辟,流窜蜀道而死。子充出使云南,为元孽所杀,归骨无地。呜呼!士生於斯,亦不幸哉!④ 宋文宪以宿儒佐英主,司礼乐制作之柄,其高文大册徧海内,即近而九重、远而四夷、亡能舍公笔弗请者骨尚肉而台阁以易夺之。久而至弘德间缙绅以古夺之。至嘉靖不尽程古。亦不尽为易者。复夺之葢至于今而不复有能举文宪名矣、何论著作虽然亦安可竟废文宪也文宪于书无所不读、于文体裁无所不晓顾其槩以典寔易宏丽。以详明易遒简。发之而欲意之必罄。言之而欲人之必晓。以故不能预执后人之权而时时见夺。夫使后人率偏师而与之角。孙主簿之三千骑。足敌羸卒数万。若各悉其国之赋甲。而劲于大麓。所谓五战而秦不胜三。赵再胜者。邯郸岌岌乎。我故思用其人也。⑤ 二君名雄虎观,价重鸡林,黼黻皇猷,明昌治藻,一时文字之显,未覩厥敌,初不以诗名,然亦严整妥切,文寔不太过之,宋有子珩,翰词隽发,泛驾之才,汗血便陨,荐绅悲悯之矣。

  李贽:余观上之曲宴公,尝叹曰:“纯臣哉尔濂!今四夷皆知卿名,卿自爱!”呜呼,危哉斯叹!芒刺真若在背,而公又尚不知,何也?已告老而归,仍请岁岁入朝,欲以醉学士而奉鱼水,此其意不过为子孙宗族世世光宠计耳,爱子孙之念太殷也。孙慎估势作威,坐法自累,则公实累之矣;且并累公,则亦公之自累,非孙慎能累公也。使既归而即杜门作浦江叟,不令一人隶于仕籍,孙辈亦何由而犯法乎?盖公徒知温室之树不可对,而不知杀身之祸固隐于鱼水而不在于温树也。俗儒亦知止足之戒,徒守古语以为法程,七十余岁,死葬夔峡,哀哉!

  谈迁:噫,先生攻苦如此!读一过,寸阴勤渠,凛凛在目。

  焦竑:①濂在朝久,若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祀典,朝享、宴庆、礼乐、律历、衣冠之制,四夷朝贡赏赉之仪,及勋臣名卿焯德耀功之文,承上旨意,论次纪述,咸可传于后也。②高帝以宋濂为翰林学士,令总修元史。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濂通练故事,笔其纲领及传纪之大者,同列敛手而已。逾年书成,濂之功居多。

  何乔远:一时翰墨知遇之臣,无过宋濂学士,濂远沿元季靡缛之遗习,近承圣主不棘不艰之明,旨蔚然而森列浩乎,其平夷不亦宜乎。

  王夫之:宋濂中华之士,与闻君子之教,佐兴王以复中华者也,非有崔浩族诛之恐。而修蒙古之史,隐其恶,扬其美,其兴也,若列之汉、唐、宋开国之君而有余休;其亡也,则若无罪于天下而不幸以亡也。濓史成,而天下之直道永绝于人心矣。濂其能无媿于浩乎?浩以赤族而不恤,濂以曲徇虞集、危素而为蒙古掩其腥秽,使后王无所惩以厚其防,后人无所魏以洁其身。人之度量相越,有如此哉!后之作者,虽欲正之,无征而正之,濂之罪,延于终古矣。

  艾南英:昭代文人,首推刘文成、宋文宪、王忠文,不独帷幄谋略,开历无疆。即文章一节亦遂为当代之冠。

  张王治:如金华宋文宪先生为胜,国初一代文章之冠。

  林时对:夫以刘伯温之瑰奇、宋景濂之温醇、解大绅之豪爽、曾子棨之英迈、高季迪启之超脱、李宾之东阳之浩瀚、王守溪鏊之简严、王敬夫九思之高迈、崔仲凫铣之修洁、吴匏庵宽之纯粹、丘仲深浚之博雅、程篁墩敏政之典核、杨用修慎之奥衍、王槐野维桢之简练、康德涵海之雄骏、廖鸣吾道南之富有,此权自在,要之化境尚隔一间耳。

  张廷玉:①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②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③太祖既下集庆,所至收揽豪隽,征聘名贤,一时韬光韫德之士幡然就道。若四先生者,尤为杰出。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

  纪昀: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

  
看了“宋濂的故事介绍”还想看:

1.宋濂奋斗的故事

2.作文素材名人事例:宋濂读书的故事

3.刘伯温的故事及简介

4.古代名人小故事

2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