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黄帝的陵墓在哪里

时间: 志艺2 历史事迹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五帝之首。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黄帝的陵墓地址。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的陵墓在哪里

  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而又最受尊敬的陵墓,它早已为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所共同景仰,还被中国政府列入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国家已拨专款,着手对它进行整修。2004年,重修竣工之后的黄陵以其庄严宏伟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光荣历史,是全世界华裔敬祖寻根的寄托。不过有人提出黄帝并不葬在黄陵县。

  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从黄帝时代起,就告别了蛮荒混沌的岁月,拉开了5000年文明史的帷幕。先祖轩辕黄帝率领先民们,磨砺智慧,统一华夏,安定四方,黄帝也成了中华民族的始祖,后人敬称为“人文初祖”。相传黄帝有土德之瑞,他礼贤好义,倡导勤劳生存,教人们建造房屋,烧制陶器,种植五谷,驯养家禽,在他那个时期,中华民族产生了文字、舟车、音律、算数、医学等。相传他的妻子是一位叫嫘祖的妇女,教女性养蚕、缫丝和纺织,中国自此以后有了纺织业。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黄陵县桥山成为他的陵寝所在地,是全民族共同向往的精神圣地。据说黄帝118岁时出巡河南,忽然晴空中发出巨大声响,在一阵音乐声中,有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将黄帝接上了天。当黄龙飞至今陕西桥山上空时,黎民百姓呆呆地看着,人们大声呼喊着,边跑边哭为黄帝送行。黄帝见到这种情况,就下驾安抚百姓。黄龙催黄帝要上路了,黄帝不能违背天命,遂无奈地乘龙升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桥山龙驭”。后来人们将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汉代人就已经认为黄帝陵位于桥山。《史记·孝武帝本纪》中又说,汉武帝曾“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也说:“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一般认为,桥山的黄帝陵冢建于汉代以前,今天坐落在苍黛古柏丛中的陵墓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今黄帝陵冢南侧有一座高20米的土台,名为汉武仙台,相传就是汉武帝祭陵时修筑的。由于武帝在此台祈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人们遂称其为仙台。桥山东麓的黄帝庙也是始建于汉代。

  黄陵县城北的桥山,沮水河从西、南、东三面环绕并向东流去。沮水河自陕、甘交界的子午岭源头至入洛河处,全长128公里,站在桥山之巅向下望去,就像水潜其底,穿山而过,桥山形如沮水河之桥,故得其名。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在陵前立了“古轩辕黄帝陵碑”,似乎向世人郑重昭示,这里是最正宗的黄帝安息地。黄帝庙内存放着数十通石碑,都为历代帝王致祭轩辕黄帝的“御制祝文”,说明历代帝王都相信,这里才是黄帝的安息地。辛亥革命胜利后,致祭轩辕黄帝陵,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大总统名义,为祭陵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诗:“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建国以后,黄帝陵成为国家明令保护的第一号古墓葬。今天黄帝陵前祭亭内的石碑是郭沫若于1958年5月题写,每逢清明节,人们都要祭扫黄帝陵,举办盛大的公祭活动,炎黄子孙们将桥山黄帝陵作为凭吊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象征性场所。

  黄帝陵在陕西桥山,长期以来得到人们的公认,不见有谁发表不同的意见。然而近年来,一些人提出了独特的看法,使黄帝陵的所在地成为一个历史谜案。

  1994年,张耀民先生在《西北史地》杂志上撰文,认为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80里的子午山,即今甘肃庆阳地区正宁县东部五顷塬一带。他认为桥山之“桥”,按《尔雅》的解释是“山锐而高”。《史记》确说黄帝葬在桥山,但注释《史记》的各书,均没说桥山在陕西。刘宋时裴骃之《史记集解》注引三国时的《皇览》,说“黄帝陵在上郡桥山”。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说,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唐张守正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80里子午山,又说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所以稍后的《元和郡县图志》就干脆说“子午山一曰桥山”。《明史·地理志》也说,桥山就是子午山。清代的《读史方舆纪要》更是直接说:“桥山,也曰子午山,也曰子午岭,宁州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岭北即真宁,汉县志所云桥山在阳周南也。”又说宁州东百里的真宁县,就是汉上郡阳周地,隋改为罗川县,唐代因为在这个地方得到了玉真人像,改为真宁。所以张耀民指出,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汉武帝还祭的桥山,就是今天“锐而高”并雄踞庆阳地区正宁、宁县、合水东部和华池县西部的南北长约300公里的子午岭,也即今之子午岭南部的正宁县境内。

  黄帝的文献记载

  《纲鉴易知录》清·吴乘权

  【纲】黄帝有熊氏,以土德王。

  【纪】初,神农氏母弟世嗣少典为诸侯。帝榆罔之世,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姓公孙。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

  【纲】及炎帝战于阪泉。

  【纪】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炎帝榆罔弗能征。于是轩辕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榆罔欲侵陵诸侯,诸侯益叛之。轩辕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榆罔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纲】诛蚩尤于涿鹿。

  【纪】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喜乱,作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轩辕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大雾,军士昏迷。轩辕为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戮之。

  【纲】诸侯尊帝为天子,代神农氏以治天下。

  【纪】轩辕自涿鹿诛蚩尤还,天下诸侯共尊为天子,以代神农氏治天下。因其有土德之瑞,故号曰黄帝。

  【纲】以云纪官。

  【纪】帝初受命,适有云瑞之应,因以云名官,号为云师。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⑥,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纲】立六相暨史官。

  【纪】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风后明乎天道,太常察乎地利,苍龙辨乎东方,祝融辨乎南方,大封辨乎西方,后土辨乎北方。帝命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

  【纲】立占天官。

  【纪】帝受河图,得其五要,乃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命鬼臾蓲占星,鬭苞授规,正日月星辰之象,于是乎有星官之书。命羲、和占日,尚仪占月,车区占风。

  【纲】命大挠作甲子。

  【纪】帝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始作甲子。

  【纲】命容成作盖天及调历。

  【纪】帝命容成作盖天,以象周天之形。综六术,以定气运。问鬼臾蓲上下周纪,以作调历,岁纪甲寅,日纪甲子,而时节定。是岁己酉朔旦,日南至,而获神策,得宝鼎。鬼臾蓲曰:“是谓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乃迎日推策⑪,造十六神历,积邪分以置闰,配甲子而设蔀。于是时惠而辰从矣。

  【纲】命隶首作数。

  【纪】帝命隶首定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由是而成焉⑭。

  【纲】命伶伦造律吕。

  【纪】帝命伶伦取竹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又制十二筒以象凤凰之鸣,而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生六律、六吕,候气之应,以立宫、商、角、徵、羽之声,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变,推律历之数,起消息,正闰余。

  【纲】命荣猨作十二钟。

  【纪】帝命荣猨铸十二钟,协月筒以和五音,立天时,正人位焉。

  【纲】命大容作《咸池》之乐。

  【纪】帝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命曰《咸池》。

  【纲】作冕旒,正衣裳。

  【纪】帝作冕,垂旒充纩。为玄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旁观翚翟、草木之华,乃染五采为文章,以表贵贱,于是衮冕衣裳之制兴。

  【纲】作器用。

  【纪】帝命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挥作弓,夷牟作矢,以威天下。

  【纲】作舟车。

  【纪】帝命共鼓、化狐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邑夷法斗之周旋,作大辂以行四方,由是车制备。服牛乘马,引重致远,而天下利矣。

  【纲】作合宫。

  【纪】帝广宫室之制,遂作合宫,祀上帝,接万灵,布政教焉。

  【纲】作货币。

  【纪】范金为货,制金刀,立五币,以制国用,而货币行矣。

  【纲】作《内经》。

  【纪】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复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脉息;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

  【纲】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

  【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纲】画野分州,经土设井。

  【纪】帝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命匠营国邑,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万国以和。遂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分之于井而计于州,则地著而数详。

  【纲】屈轶生于庭,凤凰巢于阁,麒麟游于囿。

  【纪】有草生于庭,佞人入则指之,名曰屈轶。凤凰巢于阿阁,麒麟游于苑囿焉。

  【纲】帝崩于荆山之阳,葬桥山。子玄嚣践位。

  【纪】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看了“黄帝的陵墓在哪里”还想看:

1.黄帝的陵墓在哪里

2.黄帝的陵寝墓地

3.朱元璋陵墓在哪

2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