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事迹 >

闻鸡起舞的历史事件

时间: 玉玲2 历史事迹

  祖逖闻鸡起舞,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说的是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闻鸡起舞

  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与习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因起舞(剑)。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是说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之前和之后

  十年之前:贾后乱政

  那只鸡所处的年代是个相当尴尬的年代,中国在当时的混乱程度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由于太乱,此段可以考虑直接看最后一句。

  晋武帝司马炎逝世的时候还天下太平,可是继承者偏偏是个妈的智障——晋惠帝司马衷。关键是不仅他智障,他的皇后贾南风也有点智障,而且还看起来很聪明,这就有些要命了。

  贾南风先是借楚王司马玮之力杀掉了阻止其专权的太傅杨骏,又废掉当年多次暗中营救她的太后杨芷,最后竟然用极其卑鄙幼稚的手段杀掉深得民心的太子司马遹(让他喝毒药他不喝,最后硬灌之)。

  其歹毒终于引起公愤,赵王司马伦从中看到了机会,与齐王司马囧以及太子旧部合力一举废掉贾后。事情发展到这里,本来可以是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只可惜当初留下了悲惨的伏笔。

  司马伦也不是个善茬——当初正是他用反间计让贾后杀了司马遹,其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一个讨伐贾后的理由,其心狠手辣比之贾南风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看来也是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总之就是很乱)

  八王之乱

  于是八王之乱便爆发了。

  八王之乱是个什么概念呢?

  其实也很简单,比春秋五霸多三霸,比战国七雄多一雄,比三国鼎立多五国。

  不过与众不同的是,这八个王爷玩的并不是组队赛,而是个人赛。自公元291至306的16年间,八王死了七王,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东海王司马越。

  期间匈奴人刘渊在并州叛晋,建立前赵(当时称汉);氐人李雄在益州建立成汉。这就意味着八王之乱刚结束,五胡乱华又开始了,接下来又是纷纷扰扰的十六国时代,这一个时期的中国北方简直是暗无天日,民不聊生。

  闻鸡起舞

  说到了刘渊,终于也就要说到祖逖了。祖逖在当时也算是名门之后(父亲祖武曾任上谷太守),在九品中正制之下自然而然的被选上了孝廉,开始了官场生涯。早期徘徊于各个王爷的幕府之中,虽然也受到重用,但毕竟boss们都比较奇葩,自己也终究难以出头。 期间在司州主簿任上与同僚刘琨结为好基友,史载两人经常同床而卧,共被而眠,感情之深可见一斑。

  有一天,两人正在一起睡觉,祖逖半夜听到鸡鸣,一脚踹醒了正在睡觉的刘琨,告诉他说这声音好!然后便拔剑起舞,估计刘琨当时内心也是崩溃的。

  后来刘琨凭着军功被封为广武侯,司马越为了拉拢他,派他出任并州刺史,振威,领护匈奴中郎将。

  这件事对刘琨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当时匈奴刘氏已经反了,刘琨这个“护匈奴中郎将”基本上变成了“被匈奴打中郎将”,更为尴尬的是匈奴人就是在并州反的,刘琨又偏偏被任命为并州刺史,这让人找谁说理去。

  其实历史上偏安的王朝总会有一些迷之自信,经常往已经被夺走的地方派官,比如后来河南基本上已经被各路豪强割据,祖逖又被司马睿硬生生的授予豫州刺史,不得不说这俩人的境遇也是迷之相似。

  有如大江

  与祖逖比起来,刘琨的处境更为危急,大本营扎在了当时国事正盛的汉赵大后院,自然是天天被围剿。

  当时的汉赵强到什么程度呢?史载314年刘琨给长安的晋愍帝上表“东北八州,勒灭其七;先朝所授,存者惟臣。”这里的“勒”指汉主刘聪手下的猛将,大都督石勒。“臣”是指刘琨自己。

  刘琨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在并州闪转腾挪,硬是撑了下来,“自河以北,幽并以南,丑类有所顾惮者,唯琨而已”(结合前文“存者惟臣”,此句不难理解……)。

  无奈后来实在是因为汉赵太强,并州还是丢了(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刘琨只身投奔鲜卑左贤王段匹磾,希望借兵复仇,但转瞬之间汉赵中山王刘曜已经攻破长安,俘获晋愍帝,可以说刘琨当时也算是经历了绝望。

  这时候,好兄弟祖逖当然看不下去了,同床共枕的好基友被蛮子追着打,自己怎能坐视不管?谁打我兄弟我就打谁,打得过打,打不过也得打!

  公元313年,祖逖向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请命,出师北伐。司马睿当时受命都督陕东诸军事,相当于晋的最高军事长官之一(另一个晋王司马保,后造反),举兵勤王本是分内之事,但司马睿为了保存实力,想的是意思一下得了,肯定不会尽力而为。

  这时候刚好有个愣头青祖逖站出来,司马睿也不好拒绝,就很大方的给了他一千人的粮饷,三千匹布帛,还顺便给了个豫州刺史的官职。没有给一兵一卒,甚至连把刀都没给,没有枪没有炮,自己看着办。

  祖逖也不含糊,当即带着自己的宗族部曲(部曲是当时的军事单位)毅然渡江,还边唱边渡(成语“中流击楫”由此而来)。在淮阴就地炼铁铸刀,招募两千勇士,准备去豫州大干一场。

  横扫中原

  整顿过后,祖逖一行人面临的第一批敌人并不是匈奴人,而是盘踞在陈留,蓬关等地的坞主。

  这些坞主相当于当地的豪强恶霸,趁着天下大乱,聚众自立,俨然小国之王。祖逖周旋其间,各个击破,默默的发展着自己的实力。

  打到开封的坞主陈川时,石勒终于意识到了威胁,就派义子石虎率五万人去教训一下祖逖,结果是因为兵力太过悬殊,祖逖大败,被迫退回淮南(石虎的武力值也是猛如其名,此处限于篇幅)。

  后来祖逖趁石虎回师进攻鲜卑,又不声不响的回到了河南,与石虎留守的赵将陶豹在陈川故城对峙。

  其实此时双方都缺粮,祖逖偏偏装出粮食吃不完的样子,还故意让陶豹截获自己几担米,结果给陶豹吓得够呛,不战而遁。祖逖趁势追击,降服了不少后赵将领,盛极一时的后赵竟然“境土渐蹙”(当时石勒已经叛汉自立,国号赵,史称后赵)。

  与此同时,祖逖还凭借其出色的社交技巧和解了相互攻击的几个颇有实力的坞主,这些坞主对祖逖佩服的五体投地,都心甘情愿的受他节度。有些坞主的儿子在后赵当人质,祖逖也不勉强他们归顺,为了不让后赵起疑心,还偶尔假装袭击他们。这更让各位老大们感恩戴德,后赵那边一想挑事儿,都偷偷的告诉祖逖,祖逖也就渐渐胜多败少,竟然在石勒眼皮底下收复了黄河以南。

  本来这时候祖逖的功劳已经足够名垂青史了,可他还不算完,仍然坚持练兵积谷,无论如何要打过河北。

  此时的刘琨已经被段匹磾杀了,对祖逖来说,黄河以北再无知己,但好兄弟为什么死的,祖逖记得清清楚楚——为的是天下苍生,王朝社稷。

  荡平河北的后赵皇帝石勒此时竟然对这个小人物倍感敬畏,下令让手下专门把本国境内祖逖的祖坟修葺一新,还亲自修书请求祖逖允许两地互通使者以及自由贸易。

  祖逖高冷的不回信,却听任双方贸易往来,己方收获了十倍的利润。其实祖逖也对石勒心怀感激,虽然互为敌国,但英雄相惜之情还是在两人之间油然而生。

  后来祖逖的一个牙门叛变,投降石勒,石勒立刻斩杀了他,并且将首级送还给祖逖。自此之后,石勒那边有人叛逃过来投降祖逖的,祖逖也一概不收。打仗归打仗,石勒这个人,祖逖还是看得起的。

  大江东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功高必定要震主,正如八百年后的精忠报国,乱世之中的闻鸡起舞也注定要发展成悲剧。

  司马睿为了防备王敦,与此同时也担心祖逖图谋不轨,派尚书仆射戴渊出任征西,积极准备内战。

  祖逖开始渐渐认清自己的处境——一开始就是司马睿派来打着玩玩的,不管自己多认真,最终也不可能兴复晋室。自己是为晋朝打的仗,而晋朝都不想要河北了,自己打下来又给谁呢?好友刘琨也已经冤死异国三年有余,即使打到天边,也再难相见。

  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来说,最可怕的不是现实中一次次的挫败,正如对祖逖来说,最可怕的不是黄河边被石虎吊打,也不是没有一兵一卒的出征,而是理想破灭,知己死绝。

  公元321年,祖逖郁郁而终,死后,“王敦久怀异志,闻逖卒,益无所惮。”河南之地,也被后赵蚕食鲸吞,最终完全沦陷。

  这就是闻鸡起舞之前与之后的故事,闻鸡起舞不只是祖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祖逖与刘琨两个人的故事。此二人的故事当然不止于此,两人之间的友情,也绝非凭史书里的只言片语就可娓娓道来的。

  大致是这样,刘琨对人道:“我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担心逖先吾着鞭。”后来刘琨南伐,祖逖北伐,两人相隔千里,十数年不能相见,但都坚持做着同样的事情,不管这事情多难,两人也都至死不渝,不忘初心。

  好友间的默契,再合拍也不过如此吧。

1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