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戈尔巴乔夫的人物生平

时间: 志艺2 历史人物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 ,1931年3月2日),最后一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85年~1991年)、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苏联总统(1990年~1991年)。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戈尔巴乔夫的人物生平,欢迎大家阅读。

  戈尔巴乔夫的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戈尔巴乔夫出生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来自一个切尔尼戈夫的乌克兰移民与沃罗涅日的俄罗斯人的混合家庭。他的父亲,谢尔盖·安德烈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是一名联合收割机操作员,也是二战老兵。他的母亲玛利亚·潘捷耶列夫·戈尔巴乔娃是集体农庄的工人。幼时,戈尔巴乔夫曾经历过1932年苏联大饥荒,家乡的普利里沃利诺耶村有接近一半的人饿死,包括他父亲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的祖父和外祖父在三十年代都以编造的罪名被逮捕,他父亲的祖父安德瑞·莫伊谢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也被送到西伯利亚流放。

  1949年,18岁的他获得了“劳动红旗手”的称号和勋章。第二年他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1952年在大学里加入了苏联共产党。

  1955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高加索,分配在阿尔穆尔-斯塔夫罗波尔地区委员会工作。由于他出众的才能和工作成绩,一年之后,他晋升为阿尔穆尔地区的党委书记。1962年,他调任斯塔夫罗波尔地区主管农业。1967年戈尔巴乔夫透过函授课程从 Stavropo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获得农业经济硕士。

  党内晋升

  1961年,戈尔巴乔夫参加了苏共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二十二大。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二十年内苏联要在人均产值上超越美国。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在地方共青团组织内迅速上升。1963年,他被提拔为斯塔夫罗波尔农业部门的党委领导。1969年库拉科夫调苏共中央主持农业,进入苏共最高领导层,而戈尔巴乔夫接仟库拉科夫成为地区党委书记。

  1970年,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年轻的地方党委领导人之一。在职期间,戈氏努力重组集体农场,重视农民在决策中的意见,扩大他们的自留地,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1971年他进入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三年后的1974年,他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一名代表和青年事务会的主席。紧接着,在曾支持戈尔巴乔夫的Fyodor Kulakov因心脏病去世之后,1978年戈尔巴乔夫替代他进入了中央委员会里的农业秘书处。1979年,戈成为了政治局候补委员,一年后成为政治局正式委员。戈尔巴乔夫将他在党内的不断晋升归功于党内的意识形态大佬苏斯洛夫。

  在安德罗波夫统治期间(1982至1984年),戈尔巴乔夫已然成为最活跃的政治局委员之一。同时,近五分之一的顶层人员,包括部长与地方大员,都被换成了年轻人。其中像雷日科夫和利加乔夫这些被提拔的人,都与戈尔巴乔夫有着密切的工作关系。作为苏共党内大员,戈尔巴乔夫自然有许多出国访问旅行的机会。而这些出国的经历又深远地影响到了他的政治观点和对社会的看法。

  1972年,他率代表团前往比利时访问;三年后,他访问了西德;1983年,戈尔巴乔夫又带团去了加拿大并会见了皮埃尔·特鲁多和一些加拿大国会人士;1984年,戈氏赴英旅行,其间又会见了时任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

  1984年,安德罗波夫去世。其生前曾表示希望戈尔巴乔夫来继任一职。然而,继任者却是高龄且已重病的契尔年科。很快,这位新任的在下一年又去世了。此时,党内已开始迫切需要一名年轻的领导。1985年3月11日,仅在契尔年科死后三个小时,戈尔巴乔夫被选为苏共中央。此时戈尔巴乔夫仅有54岁,还是当时政治局里最年轻的成员。他也是首位在前次竞争失败后成功当选的党内领导人。

  领导苏联

  契尔年科死后,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11日以54岁之龄,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共产党,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试图通过改革和开放来阻止苏联共产主义的退化,其开始标志是1986年2月召开的第27次苏联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改革。对军队的改革从削减军费开始,进而对其使命任务和体制编制进行调整,主动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为表现“新思维”,并树立改革形象,戈尔巴乔夫及部分苏共领导人刻意与军队保持距离。苏军40集团军司令格罗莫夫说,当集团军从阿富汗完成撤军(1985年2月15日)回到苏联境内时,“没有一名国家领导人,或者是国防部的领导人来迎接我们”,“故意不重视部队撤出阿富汗这件事是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失策表现之一,戈尔巴乔夫的战友们随随便便就将前任的错误推到我们身上”。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停止武力干预,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称为“肖恩纳屈主义”。这个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89年内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但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在罗马尼亚却发生了暴力事件),史称为“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实际上结束了从二战以后长达四十五年的全世界范围内冷战格局,为此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0月15日获诺贝尔和平奖。

  1990年3月14日,第3次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设立苏联总统,从而改变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集体行使苏联国家元首职权的制度;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被大会间接选举为苏联总统。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苏联总统。

  苏联解体

  东欧民主化,同时削弱了苏共政权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的控制能力,最后导致了苏联的瓦解。1991年8月19日,一些保守派政治家和一部分军人趁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度假时发动了“八一九事件”,戈尔巴乔夫被软禁了三天,被释放后发现他的声望已被时任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总统叶利钦盖过,叶利钦已取代他成为全国的领袖。政变后他被迫将大部分政治局成员撤职,一部分甚至逮捕。

  1991年12月25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他被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后

  在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期间,绝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倒退,卢布 大幅贬值,路边乞丐与刑事犯罪大量增加。保守势力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应该对国家的分裂没落和许多困难负相当大的责任;也有亲欧美人士认为这是苏共长期统治所形成的各种政治及社会经济问题积重难返的结果,其他人则认为这是叶利钦为了个人权力没有进行完整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结果。

  1992年1月他主持成立国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研究基金会(戈尔巴乔夫基金会)。

  在1996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戈尔巴乔夫仅获得了0.52%的选票。

  在罗纳德·里根逝世后,他代表俄罗斯出席他的葬礼。他也曾联同叶利钦批评普京对车臣的武力政策和态度偏离了民主。戈尔巴乔夫本人则在2008年5月7日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反击美国对普京演讲的指责,称美国领导人的承诺不可信,又在同年9月8日接受西班牙埃菲社采访时称西方企图孤立俄罗斯。

  除了时不时发表些政治观点意见外,1998年时因为他存款的银行破产,为了给它的基金会补充资金,他还十分时髦地为必胜客和LV皮包拍摄了广告。其中为LV拍摄的广告中,他穿着细条纹西服和大衣,坐在汽车的后排,握着车门把手,在他的身旁放着一个路易·威登的行李包。透过车窗,他看到的是破败的柏林墙。从8月份开始,这组广告就作为2007年路易威登集团秋冬季推广活动的一部分,陆续出现在各大时尚和财经类的报刊杂志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2001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获得一份当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新工作,可以令他通过媒体敞开心扉。作为合作伙伴,戈尔巴乔夫将出任《权力秘密》节目的主持人及首席编辑。这一电视节目由一家德国公司资助,主要以文献纪录片为主,戈尔巴乔夫可以访谈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他的老友。

  戈尔巴乔夫本人在2013年3月30日俄新社的演讲中则认为苏联解体的责任应由俄罗斯联邦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负责,因为叶利钦所主张的改革方针是“不负责任的”,且称自己“为改革贡献了许多”,又说自己为国家带来了自由。

  2006年2月28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中国《环球人物》杂志采访时候建议中国稳定发展,不要搞什么民主化,戈尔巴乔夫亦对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重新出山

  2008年9月,77岁的戈尔巴乔夫宣布再度进入政坛。于2002年至2004年曾当选俄罗斯社会民主党领袖,但是该政党根据2007年4月俄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被迫解散,当年10月戈尔巴乔夫当选全俄罗斯社会运动“社会民主党人联盟”主席。

  2007年11月29日他在接受采访时候称支持普京,但对统一俄罗斯党无好感。

  2011年2月21日,戈尔巴乔夫指责目前的领导人“狂妄自大、轻视选民”。对于梅德韦杰夫和俄普京私下决定在两人之间选出2012年俄总统大选候选人一事,他认为这种行为不仅不尊重选民,而且是“惊人狂妄自大的”表现。“这不是普京个人的事情,而是由全体民众通过选举决定的事情,难道其他人就不能参选了吗?”

  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后,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对此给予积极评价,称“克里米亚公投是改正历史错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势力,试图把改革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因此极力促成了苏联解体。

  内容

  (1)指导思想推行多元化

  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质上是指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用别的思想或主义作指导。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行的一套理论。

  (2)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

  因为无产阶级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权益,如果实行多党制,无疑意味着承认无产阶级的分裂。其结果同样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瓦解。

  (3)经济上推行私有化

  苏联经济改革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和改革开放一样推行私有化,要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当然,在改革的头几年,并没有明确提出推行私有化。但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苏联领导人不仅没有正确地总结教训,反而把经济搞不好的原因,除归咎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上层建筑外,还归咎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因而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经济改革思路,其基本出发点是:认为现在国家集中的资产过多,人民同国有制关系疏远,职工没有主人翁感和积极性,因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所以要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道路。

  (4)军队建设上推行非党化、非政治化

  军队“非党化”和“非政治化”是戈尔巴乔夫推行全盘西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俄罗斯民主和反政变奠定了基础。

 
 看了“戈尔巴乔夫的人物生平”还想看:

1.撒切尔夫人的一生

2.邓小平的生平简介

3.贝多芬耳聋的原因

2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