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历史上蔡伦的故事

时间: 鸿宇2 历史人物

  蔡伦是东汉初期到中期阶段的宫中高级内侍,同时又是中国著名的发明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历史上蔡伦的故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历史上蔡伦的故事:

  在美国人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蔡伦被排在第七位,足见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

  其实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显得十分聪明,表现出和其他孩子不一般的能力。

  他在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执政末期选入宫中,做了小黄门一职,当时年龄仅15岁。因其颇有才华,很得宫中不少权势人物的青睐,在宫中太监之中,算得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了。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登基后,由于他心机精明,眼皮子很活,很受当时的皇后窦氏欣赏,将其裹为心腹。在宫中复杂的斗争中,蔡伦的人性开始扭曲。

  由于窦皇后没有儿子,而汉章帝所喜欢的宋贵人却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太子刘庆,这引起了窦皇后的不满。她指使手下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掉宋贵人。其实这个所谓宋贵人,乃是姐姐,还有一位妹妹,也是美貌如花,都是很得章帝的喜爱。

  宋氏姐妹不知有什么病,于是让人到宫外找一种药物,也就是生菟丝子,这种药物据古书记载有清热,凉血,利水,解毒之功能,可以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痢疾,黄疸,痈疽,疔疮,热毒痱疹等病。估计宋贵人也就是想让身体保持好点。

  这本是很正常的行为,但是窦后却抓住这一把柄不放,说她们姐妹二人是搞什么妖术,企图祸乱宫庭,当然了,谎言说百遍就是真理。终于导致宋氏姐妹被废,而牵连到太子刘庆,贬为清河王。

  一开始姐妹两人只是失去地位,再加上章帝毕竟对她们二人还是宠爱的,不想往死里整。可是窦皇后不放过她们,继续攻击,而蔡伦这家伙完全是为了个人的地位着想,按照皇后的意思胡说八道,搞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诬陷两位贵人,姐妹二人无奈,只好双双自杀。

  蔡伦在这场宫庭的政治斗争中可谓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这也是蔡伦在宫中获到高贵地位的真正开始,从此一发不可以收拾。

  不久,汉章帝死了,和帝继位,事实上和帝并非窦皇后亲生的,也是窦后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从另一位妃子手中抢来的,只能算是养子罢了。

  因皇帝年纪幼小,窦后临朝听政,蔡伦遂成为中常待,俨然就是宫中总管了,大权在握,即便一些一品大员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窦后死后,汉和帝亲政了,他又投靠了和帝的皇后邓皇后,依然大受重用。邓后还赐其为龙亭候,赏了一块封地给他,这份恩荣在东汉建国以来的太监当中真是极为罕见了。

  不幸的是,和帝死后,邓后也无子,于是将放养于民间的和帝的一位年龄很小的皇子立为皇帝,就是汉殇帝了,但是他却很短命,一年不到就死了。东汉中后期的皇帝都是这个毛病,都是活不长。

  由于帝国的继承人出现了问题,邓后只好立选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这就是后来的安帝了。

  素有“皇后之冠”之称的邓绥,系东汉和帝之皇后

  当时皇帝年小,什么也不懂,邓后控制了朝中大权。

  问题就出现在安帝身上,因为他是刘庆的儿子,也就是当年宋贵人的亲孙子,这种隐患是致命的。

  公元121年,邓太后死了。

  也就在这一年,汉安帝亲政,早年的一些旧事让翻了出来,很多人拿当年窦后整治宋贵人并导致安帝的父亲清河王刘庆被废一事说事。本来邓后压在安帝身上,多年不还政,安帝早已不满意,像蔡伦这样的帮手,他早就想整治一番了,只是没有想到自己的祖母竟然也死在蔡伦的手上,安帝当然大怒了。

  四朝元老蔡伦的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安帝让他到司法部门去交待自己的罪行。风光几十年,已然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蔡伦如何受得了这样的侮辱,熟悉宫中变数规则的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翻盘了,没有了保护伞,只有死亡这条路。他更不愿意在监狱里受到各种小人的折难,那只能得到一些耻笑。

  于是权倾东汉王朝数十年的蔡伦平静地整理好衣服,洁过身后,正如当年他中伤宋贵人姐妹使她们自杀一样,他也服药自尽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年是公元121年,距离他的新主子邓太后之死不过数月,距离他进宫的那一年公元75年已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

  在什么地方起家,就在什么地方倒下,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成功,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垮台,蔡伦悲剧的一生大略就是如此。

  蔡伦和造纸术的故事:

  公元105年,中常侍(侍从皇帝的官员)、尚方令(负责朝政的官员)蔡伦奏请东汉和帝准予将他的造纸术向民间推广,他还挑选出挺括良好的纸,进献给汉和帝。汉和帝试用以后,非常满意,当场赞扬了蔡伦的这一创造发明,同时立刻下令把这个造纸技术推广开去。

  从此,中国的造纸技术进入了先进的行列。在此之前,商朝把汉字刻在龟甲兽骨上,但是甲骨的来源很有限,而且不便携带、保存,所以人们后来把汉字刻在简牍上。简和牍是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狭长的称简,略宽的称牍。由于一片简只能刻几个字,因此写一篇文章就要用许多简,写完之后人们再用绳子把简串起来,成为册。虽然做简牍的材料遍地都是,但是它们也太笨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用简牍写的奏折重达一石(约五十斤左右)。后来人们用丝帛作为书写材料,它柔软轻便,易于书写,可惜量少价高,这一致命弱点使它难于推广使用。

  在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当官的蔡伦,当时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非常聪明,很会动脑子,经常和工匠们一起研究制作工艺。蔡伦看到皇帝每天要批阅堆成小山般的简牍,非常不方便,他就琢磨着要制作出一种轻便易用的书写材料,来取代笨重的简牍。

  对于新的书写材料,蔡伦的第一个要求是轻便。因此用竹、木制成的简牍首先被排除在外,而丝帛倒是符合的,可惜原材料稀少。于是,蔡伦仔细观察了丝帛的生产过程,从分析丝帛的结构入手,发现它是由纤细的短纤维互相粘成的。于是,他把新材料定位在结构与丝帛相似、取材容易、价格低廉,从此时时处处留意着、寻觅着这种新材料。

  有一天,蔡伦和几个小太监来到城外游玩。这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山谷,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边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小太监们一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十分快活,惟独蔡伦心事重重,东张西望。忽然,他两眼一亮,快步走到溪边,蹲着不动了。

  小太监们觉得非常奇怪,都围拢过来。只见蔡伦手里捧着湿湿的、破破烂烂的、像棉絮一样薄薄的东西发呆。

  一个小太监忍不住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这破玩意儿!快扔了吧!

  蔡伦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仍然痴痴地捧着。

  那个小太监一个箭步走上去,抓起那棉絮一样的东西就要往水里扔。

  蔡伦突然醒过来似的,紧紧抓着不放,嘴里喃喃地说:找到了,找到了!

  小太监们都糊涂了,这蔡伦莫不是疯了、傻了,怎么把这破烂玩意儿当宝贝似的?

  蔡伦双手捧着,三步并作两步,问河边的农夫:老人家,这东西是怎么形成的?

  农夫笑着回答说:这个呀,是漂在河里的树皮、烂麻、破渔网什么的,它们被水冲呀、泡呀,又被太阳晒,时间长了就成了这模样,到处都是呢!

  蔡伦抬头看着满山遍野的绿树,不由眉开眼笑。

  回到宫里后,蔡伦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试验和制作中,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

  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最后终于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人们为了纪念蔡伦,就把用这种造纸工艺造出来的纸称为蔡侯纸。

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