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历史

时间: 鸿宇2 历史人物

  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历史,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历史:

  郑板桥在扬州八怪中艺术成就高,其诗书画三绝有着极为鲜明的艺术风格。他观竹、思竹,酷爱画竹,不仅竹子画得好,还富有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郑板桥题在 “衙斋听竹图”上的小诗让人耳熟能详。人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郑板桥在山东当知府远不止三年,但他辞官返乡时,全部家当只有三条毛驴,一条驮着他,一条驮着书童,另一条驮着书。郑板桥十分聪明,是个明白人,却留下了千古绝笔 “难得糊涂”。

  爱民忧民人道精神

  郑板桥有枚印章,上刻“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正是他的仕途轨迹。乾隆初年,他考中进士不久便派到山东做知县,前三年所管辖的不过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县,这几十户人家日升而作,日落而息,郑板桥几乎没事可干,每天除了喝酒吃狗肉便是画画。

  三年后郑板桥升官,被调往潍县做县太爷,这就是现在山东的潍坊。一介书生的他上任不久便做了一件有杀头之险的大好事,那时山东大旱,潍县更是赤地百里,饿殍遍野。能救百姓于危难的只有开仓放粮,但开仓放粮谈何容易,国库粮,七品小官是没使用权的,但若上报等批文,老百姓早就饿死了,郑板桥果断决定开仓放粮,县志上评价此事用了三个字——活万人。郑板桥没被杀头,但被记大过一次。

  这是郑板桥人道主义精神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的绘画作品及诗词中,我们也同样能感觉到这种精神。 “衙斋听竹图”是郑板桥的代表作,画作中挺拔的竹竿、摇曳的竹叶,以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又让人们无比感动。渗透着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渗透着积极向上精神的画作还有很多,如“竹图”,画面是一片矮竹,唯有一杆长出了画纸,题诗为:“画工何事好离奇,一杆掀天去不知。若是循循檐下立,拂云擎日待何时。 ”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郑板桥有幅“竹石图”内有顽石一块,石底穿出翠竹一丛,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另一幅“风雨竹图”更有战斗力,题诗曰:“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这时的郑板桥锋芒毕露,有点像斗士。

  到了晚年,尤其是辞官后,郑板桥的作品锋芒不再,风格大变。这时他画了一幅“墨竹图”画面平和,题诗除了悠然的田园风光外,还带上了明显的难得糊涂的色彩——“置身已在烟霞外,莫问人间道路难。写与数枝清瘦竹,秋风湖上作鱼竿。 ”

  “难得糊涂”的人生观是怎么来的呢?晚年郑板桥还在潍县任知县,一次出门踏青,遇见一处松隐茅舍,迎接他的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二人相谈甚欢。郑板桥问老者尊姓大名,答“糊涂老人”,郑板桥挥毫写了四个大字 “难得糊涂”,然后盖上那个甚为得意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图章。糊涂老人随后落上“乡试第一,院试第二,殿试第三”的印,郑板桥肃然起敬,原来糊涂老人探花归隐于此。不久郑板桥也辞官返乡,从此隐居扬州,画画竹钓钓鱼,不再锋芒毕露,经常难得糊涂。

  极具价值赝品泛滥

  中国文人不屑金钱,在金钱面前躲躲闪闪,但郑板桥视自己的字画为商品。他与时俱进,思想前卫,是历史上第一个将自己书画作品明码标价的人,“大幅六两,中幅四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现在郑板桥的作品已升值千倍,还执币难求。

  郑板桥作品个人风格十分突出,他身上还有许多讲不完的故事,因此作品价值较高,仅2008年国内拍卖超百万元的郑板桥拍品就有7件,分别是北京翰海秋拍《双松图》(694.4万元)、九歌秋拍《七贤图》(537.6万元)、华辰秋拍《竹石图》(448万元)、北京保利春拍《兰竹图册》(175.8万元),华辰春拍《竹石图》(168万元)、安徽艺海《竹石图》(264万元)、云南典藏《竹石幽兰》(201万元)。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当今板桥书画赝品泛滥,收藏时需注意赝品的风险。

  鉴定时需注意,郑板桥书画有“瘦硬峻峭”的特点,如有不足必假无疑,他什么都能画,但唯有竹子的成就为高,他的墨竹画中的竹子往往早年少,中年多,晚年又少,而且早年、中年的作品有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让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晚年锋芒不在,进入了难得糊涂的境界。书法上则传统功力深厚,他的“六分半书”独创自家之体,大小、长短、正斜、方圆、肥瘦、疏密都处理自然,赝品往往只能模仿得形似而神不似。

  郑板桥的故事:巧断家务事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县令时,为官清正廉明,口碑极好。

  一天,有一个老妇击鼓喊冤,状告她的儿子不孝,请大人为她做主,严惩逆子。

  衙役们深感奇怪,人常说“虎毒不食子”,这对母子不和是家务事,也能扯到公堂上来,不知郑大人如何裁决。

  只见郑板桥端坐堂上。细听老妇人哭诉。这才知道老妇的儿子叫朱其林,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的靠给人家帮工度日,好不容易把他养大成人。

  谁知道他娶了媳妇忘了娘,打骂不说,经常不给饭吃,两口子还暗中商量,要买砒霜将老娘毒死,除去累赘。

  老妇听得清清楚楚。生怕不明不白死去,这才来状告恶子恶媳。

  郑板桥一拍惊堂木道:“速去将朱其林夫妇捉拿到堂!”众衙役不敢怠慢,不一会儿,小两口被带了进来。

  两人一见堂上各类刑具,就吓得跪倒在地,如实招供。

  郑板桥想了想。问老妇人:“老人家,不肖之子应该如何处理?”

  老妇一想到孽子所为。就气得浑身发颤:“老爷。我生了这么个畜生,就是杀了他也不解恨啊!”

  “那好吧,今天就让你解解恨。”郑板桥说罢,吩咐衙役抬来两块石磨。他又吩咐衙役把石磨拴上绳子,并拉到大堂梁头上。

  然后让人将朱其林夫妇二人押到石磨下面。两人吓得胆战心惊。“老人家,今天处死你的儿子儿媳就由你来执刑吧。”

  郑板桥命令衙役把拉着石磨的绳子交给老妇人,老妇人起初不敢接,可是看到大人一脸严肃的表情,只好接了。

  这时,郑板桥轻松地说:“拿酒来,今日处死一对不肖夫妇,真是大快人心,值得庆贺!”

  酒菜刚上齐,老妇人就高声喊道:“大老爷。我快拉不住了!”郑板桥笑着说:“拉不住就松手呀。”

  老妇人急得哭着说:“老爷快让人来帮帮我,要是拉不住石磨砸下来,我的儿子儿媳就没命了!”

  郑板桥不紧不慢地说:“你就放一根绳子吧。这样会轻松许多。”老妇人说:“一根也不能放啊,砸死了儿子,没人给我送终;砸死了儿媳,哪里再去找像她一样对我儿子那么好的儿媳啊!”

  郑板桥说:“那我也没办法了,执法如山是本官的职责。”

  老妇人见老爷见死不救,就对儿子大声吼道:“傻儿子,快拉着你媳妇躲开呀!”

  朱其林见大人没有发话,不敢挪动半步。老妇见再不采取措施。绳子就会从手中滑落,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心一横,将两根绳子缠到自己的脖颈上。“娘啊,你不能死啊!”儿子和儿媳见状,慌忙跑过去拉住绳子,救下老娘。此时,三人抱成一团,哭得死去活来。

  郑板桥这时才开怀大笑:“本案已经了结!朱其林欲杀母又救母,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妇人恨儿又爱儿,娘儿仨和好如初。来,共饮一杯团圆酒吧!”母子三人一齐跪下,给郑大人磕头:“多谢父母官,救了我们一家人!”

  等他们走后,衙役们一齐称赞郑大人足智多谋,连家务事也断得令人心服口服,算是开了眼界。

  郑板桥却说:“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是断不好家务事,又怎么算得上清官呢?”

  郑板桥教子的故事: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年署作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三岁丧母,生活贫困。五十岁以前,读书、教书、卖画;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中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今属河南)作了十二年知县。勤于政事,政绩显着。后因荒年主张赈济饥民而得罪官绅,六十一岁,辞官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

  他到五十二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小宝。他对小宝十分喜欢。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

  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又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变坏,所以他身在山东,而心念在家的儿子。他总想把儿子小宝委托堂弟郑墨帮助照管,会比自己更娇惯。所以,他从山东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小宝在母亲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地背记着这些诗句,从而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娇子如杀子”,这是多少人用血泪换取的经验教训。

  当郑板桥听说在家的小宝常常对孩子们夸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还欺侮佣人家的孩子。郑板桥立即写信给弟弟郑墨说:“我五十二岁才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必定要有爱子的办法。“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所以,他要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注意“长其中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弟弟和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收效很大,就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讲了孩子的长进,并说,照此下去,长大之后准是个有出息的人,能像你一样,当个官儿。郑板桥看了这封信后,觉得弟弟对小宝太姑息了,这样做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立即给弟弟郑墨复信说:我们这些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越来越作坏,总没个好结果”。他还说:“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好人。”这里所说的好人,是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

  小宝长到六岁以后,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他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且经常给小宝讲述吃饭穿衣的艰险,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洗碗,必须洗干净。到小宝十二岁时,他又叫儿子用小桶挑水,天热天冷都要挑满,不能间断。由于父亲言传身教,小宝的进步很快。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跤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这个用饥饿眼光看的小女孩,立刻将手中的窝头分一半给了小女孩。郑板桥知道后,非常高兴,就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真喜欢你!”

  郑板桥对于女儿也非常关心。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女儿在诗画方面也达到了相当水平。眼看女儿就到出嫁年龄了,还未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主动为女儿选择了对象,并且一反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自己亲自将女儿送到男方家里,让男方家人做了几个小菜,以示庆贺。当他要返回时,才告诉女儿说:“这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在这里过吧!”他为了表示自己对女儿婚事的祝贺,特意作画一幅做为嫁妆送给女儿,在这幅画上,他题写了一首小诗说:“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妆薄,赠尔春风几笔兰。”郑板桥非常注意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

  直到临终前,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遂即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这则遗言,是对子女的嘱咐,也是他对子女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1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