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刘伯温的故事及简介

时间: 鸿宇2 历史人物

  刘基,字伯温,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刘伯温的故事及简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刘伯温的故事:

  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从凤阳出发,攻克了金陵,旗开得胜,威风凛凛。进军江浙又获节节胜利,取金华,定括苍,更是振奋人心。朱大为创建大业,壮志满怀,派人盖起了礼贤馆,叫人贴出了招贤榜。浦江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都引到了婺江。

  朱元璋大欢欢喜喜,设宴迎贤,大营内外热热闹闹,灯火辉煌。席上,金华火腿喷喷香,兰溪鲤鱼活鲜鲜,绍兴老酒绿汪汪。宴间,宋濂站起来说:“大,我仨才疏学浅,恐怕邦不了大忙。还有一个好友,名叫刘伯温,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满腹文章,才学过人。如愿意,可派人聘他来,共辅大业,建国安邦。”朱元璋一听又惊又喜,忙说:“你,你快讲,刘贤士今在何方?”

  宋濂见朱元璋求贤若渴,便说:“刘伯温今在青田九都南田。”

  朱元璋“嗯”了一声,也说:“刘伯温今在青田九都南田!”

  叶琛说:“到九都要过三十六渡水,七十二座岗。”

  朱元璋“啊”了一声,跟着说:“到九都要过三十六渡水,七十二座岗。”

  章溢说:“你要诚心去聘,黄铜不值钱,黄金不论两!”

  朱元璋“唔”了一声,点点头说:“你要诚心去聘,黄金不值钱,黄铜不论两!”

  宋濂三人轻轻地发了笑,朱元璋知道自己说错了,脸红得象块猪肝,慌忙举起酒杯说:“来来来,痛饮几杯吧!”

  朱元璋要派人去请刘伯温了,大营里外忙得团团转,丝库取绸缎,银库包白银。绸缎量了一千尺,白银称了一千两,朱元璋马上派人送到南田去。那送礼的人们翻过了七十二岗,涉过了三十六条水,走啊走,走了七天七夜,好容易才找到南田,寻到刘伯温。

  这一天,刘伯温正在家里看书,见来了几个生人,还挑着许多东西,便问道:“你们要做什么?”送礼的人笑笑,说明了来意。刘伯温听后,摇摇头,礼物一点不收,话语一句不讲,只顾自个走出门,装着是砍柴放羊,上山去了。送礼的人怏快不乐地回到婺江,把去请刘伯温的情形一说,朱元璋大失所望。他想,莫不是嫌我太小气吗?于是,便叫人再加绸缎一千尺,再加白银一千两,火速送往南田。

  那知道,这一回啊,送礼的人到南田村口,刘伯温就知道了。他关了门,离开村庄,爬上后山岗,看起了风光。那些送礼人便追出了村,爬上后山岗,总算又找到了刘伯温。一看是前些天来过的原班人马,刘伯温就笑笑说:“请你们告诉大,我伯温什么财物也不要,只讨他白纸一张!”话才说完,刘伯温就自个儿走下山岗。

  送礼人回到婺江对朱大说后,朱元璋从黑夜想到天明,也猜不透刘伯温要白纸是啥明堂。“真是个怪人,白银不要,要白纸一张!”朱元璋左思右想还是摸不着底,只好糊里糊涂地对送礼人说:“好吧,就送给他白纸一张!”

  白纸一张,四四方方,送到南田,刘伯温果然收下,当下就动身来婺江。

  哈哈,一张白纸胜过绸千尺,胜过银千两,请到了刘伯温,朱元璋乐了,看看灯,灯在跳,看看火,火更旺。

  朱元璋在礼贤馆见刘伯温。刘伯温对朱元璋说:“送我银两、绸缎,小才不敢无功受奖;讨来白纸一张,奉还草书几行。”刘伯温果真送上白纸黑字一张,朱元璋接过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那上面写着有关时务的十八条妙计,一条条清清楚楚,有根有据,全都说在理上。看啊看,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站起来,一巴掌拍在茶碗上,连声说:“想不到啊想不到,刘贤士真是一片忠肠!”礼贤馆可热闹了,刘伯温只是笑笑,朱元璋心里甜滋滋的,象注满了蜂蜜。

  一天,朱元璋正在吃麦饼,只咬了一口,远远看见刘伯温走来,就放下不吃了。他想,人家都说伯温同诸葛亮一样会神机妙算,今天倒要试试,于是拿起一只碗扣在麦饼上。刘伯温走到身边,朱元璋就指着那碗说:“刘贤士啊刘贤士,你说碗下是啥么事?”

  刘伯温摇摇头说:“恐怕猜不中吧!”

  朱元璋便说:“猜不中也没有要紧吆!”

  刘伯温看了一眼,便说:“要我说,我便说,我看那,又象日又象月,好似金龙咬个缺。”

  朱元璋笑笑,看已被猜中,进而又说:“刘贤士真是神机妙算,就请算一算我的命吧!”

  刘伯温也笑笑说:“要我当个算命测字先生,那我就开言了,请快写个字来!”

  朱元璋不知是真是假,果然用手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凤”字。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还在试探自己,便皱了皱眉头,闭上双目,象算命测字人一样念了起来:“凤是凡间鸟,百鸟都朝阳。凤阳凤阳,帝王之乡,凤阳凤阳,不是建都地方。”刘伯温每念一句,朱元璋的眼睛都瞪大三分,头颈往上伸一伸。原来凤阳是安徽的一个县名,朱元璋出生在凤阳,一心想打回凤阳建都。他好生奇怪,怎么自己的心思都会被猜出来呢?可朱元璋却故意说:“刘贤士说的有理,只是,地上的小蛇难成龙,山中的猢狲不敢称王,我没有想过要建都凤阳啊!”

  刘伯温知晓有意包藏,也认真地说:“那是我白白糟蹋了白纸一张!”

  朱元璋一听,连忙说:“好好,胆大骑白马,心大管天下,刘贤士志存高远,必成大业。”

  从此,朱元璋信用了刘伯温,刘伯温也尽心竭力辅佐朱元璋。文武结合,果真建国定邦,保全了一段大明王朝太平盛势的历史。

  刘伯温的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人物评价:

  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元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韩杜,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

  《明史》:“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3]

  蔡元培:“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4]

  奥野纯:“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朱元璋:“(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诗沉郁顿挫,自成一家,足与高启相抗”。

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