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3个

时间: 鸿宇2 历史故事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3个,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乘人之危

  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举为孝廉,当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属官——长吏。盖勋所在的郡属凉州刺史梁鹄管辖,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朋友。

  当时,受凉州刺史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霸道,干尽了坏事,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然而却敢怒不敢言。

  梁鹄的属官苏正和不畏强霸,敢于碰硬,依法查办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梁鹄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会涉及到高层权贵,连罪自己,焦虑不安。他甚至想杀了苏正和灭口,但又吃不准这样做是否妥当,于是打算去找好友盖勋商量该怎么办。

  也正巧,盖勋与苏正和是一对冤家。有人向他透漏刺史将要和他商量如何处置苏正和,并且建议他乘此机会,劝刺史杀了苏正和,来个借刀杀人、公报私仇。

  盖勋听了,断然拒绝。他说:“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意思是说,为个人的私事杀害忠良,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为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

  之后,梁鹄果然来与他商量处置苏正和的事。

  盖勋用打比喻的方式劝梁鹄说:“喂养鹰鸢,要使它凶猛,这样才能为您捕获猎物。如今他已经很凶猛了,您却想把他杀掉。既然如此,养它又有什么用呢?”

  ——《后汉书·盖勋传》

  【求解驿站】趁别人有困难时,用要挟、胁道、引诱等手段去伤害对方。乘,趁;危,危险,灾难。

  【活学活用】君子行事坦荡荡,绝不做~的事情。

  【妙语点拨】乘人之危非君子。梁鸿的属官苏正和不畏强权,依法查办武威太守。梁鸿担心会牵连朝廷高官,想杀了苏正和灭口,就找好友盖勋商量对策。虽然盖勋和苏正和是死对头,但他认为乘人之危时谋害别人,是不仁的表现。的确如此,君子的行为是成人之美,这方显做人之成熟。而小人则多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显露出做人之狡诈。人行于世,要想取人,就要学会运用“心眼”,成人之美,称人之善。

  【近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反义】雪中送炭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闭门思过

  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曾做过东郡(今山东郓城)的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积极采纳好的主意。他在东郡当官三年,号令严明,办案果断迅速,结果,社会风气大大好转,使东郡成为当时全国治理得最好的一个郡县。后来,韩延寿又当上了左冯翊(今陕西大荔)的太守。在任的前几年,他从不到地方巡视。

  有一次,有一个部下劝他到下面走一走,视察一下各地县官的政绩。韩延寿说:“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督邮也能明辨善恶,我下去巡视恐怕用处不大反而增加麻烦。”

  部下说:“现在正值春忙时节,下去也好看看农民的耕种之事。”韩延寿只好出行。

  他刚走到高陵县(今陕西高陵),就有兄弟俩因争田之事直接找他告状。这件事使他感到非常难过,他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却不能救化百姓,结果导致民众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辱,责任全都在我身上,我还是自己退职让贤吧。”

  第二天,他就推辞称病,闭门思过。地方官员见他这样,也都深感自己失职。

  韩延寿的举动也深深感化了争田地的那兄弟俩,他们两人由互争变为互让,并且主动前来请罪。韩延寿非常高兴,亲自接见,并以酒肉热情地款待,勉励他们知错能改。

  这件事让当地老百姓和官员都对韩延寿更加敬重。

  从此,在冯翊再也没有争讼之事发生,韩延寿颇受吏民爱戴。可惜,树大招风。

  身居要职的韩延寿在朝中受到了御史大夫萧望之的嫉妒与陷害,被盖上“狡猾不道”的罪名,遭斩首的刑法。行刑那一天,官吏和老百姓几千人送到刑场,扶老携幼,攀住囚车,进奉酒肉,痛哭流涕。由此足见他的名望和声誉。

  ——《汉书·韩延寿传》

  【求解驿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比喻人有自知之明能够自我批评,检查自己的过失。

  【活学活用】犯了错误除了~外,还应当争取大家的帮助。

  【妙语点拨】韩延寿推行礼义,注意礼教感化。他择善行施、公正清廉。担任左冯诩职守京师重地期间,坚决反对名为视察,实为敛财的“下巡”恶习,避免奢侈浪费,侵扰百姓。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以廉洁名世,史称“循吏”乃实至名归。将“治民犯错”归结到“治者”之过而闭门反省,那些推过揽功的官吏应汗颜。也许,他是吹起“问责之风”的第一人。

  【近义】反躬自省、闭阁思过

  【反义】不思悔改、文过饰非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董狐直笔

  【典故】《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尊重历史事实

  【相近词】董狐之笔

  【故事内容】

  公元621年,晋襄公死后,他的儿子夷皋继位为君,即晋灵公。

  当时,晋灵公只有七岁,便由相国、中军元帅赵盾执掌国政。

  过了十多年,晋灵公长大成人,便亲自掌握国政。晋灵公生性残暴,生活十分荒淫,且又经常滥杀无辜。赵盾见了,十分着急,几次向灵公进谏,灵公当面不说什么,心中却把赵盾恨得要死。

  当时,晋灵公十分宠信大夫屠岸贾。他和屠岸贾商议后,派了一名刺客去行剌赵盾。不料刺客来到赵盾府上,看到赵盾四更起来,坐在屋里等天亮上朝,不由被赵盾忠心为国的精神所感动。他不忍下手,告诉赵盾有人要谋杀他后,就一头撞死在一棵大树上。

  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假意召赵盾进宫喝酒,想用一只训练好的猎狗咬死赵盾,不料诡计被赵盾的侍卫提弥明识破,当猎狗扑向赵盾的时候,提弥明猛冲上去,一下子就扭断了猎狗的脖子。晋灵公大怒,立刻下令武士们去杀赵盾和提弥明。提弥明非常勇敢,一个人保护着赵盾,一面还手,一面跑。提弥明一连杀了几个武士,但寡不敌众,终于被武士杀死。

  赵盾幸亏武士灵辄相救,才逃出了宫。原来,赵盾五年前曾救过灵辄的命,灵辄才在赵盾危险的时候救了他。赵盾出了宫,正巧他儿子得了消息,率领家丁前来救应。赵盾脱了险,父子俩不敢再回相府,急忙出了西门,想逃到国外去。www.gs5000.cn

  碰巧,他们遇见了打猎回来的族弟赵穿。赵穿看到他们慌慌张张的样子,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赵盾说完后,赵穿说:

  “你可不能离开晋国,我自有办法请你回去!”

  赵盾不知道赵穿要干什么,心中很矛盾,于是又像点头,又像摇头地说:

  “我暂时在河东等着。不过你得小心,千万别再惹出祸来。”

  赵穿回到城里,用计取得了晋灵公的信任,又以搜罗美女为名,把屠岸贾支到外地去,接着,便在晋灵公到桃园喝酒游乐时,指挥卫士把晋灵公杀了。

  赵穿马上把赵盾接回降城,赵盾便继立晋文公的小儿子里臀为国君,便是晋成公。

  对于赵穿杀晋灵公这件事,晋国的百姓因为怨恨灵公,没有人责怪他。但赵盾觉得灵公总是个国君,谋害国君的名声实在太难听,对于世代忠良的赵家,真是清白的脸上抹了一块黑,成为他的一件大心事。

  一天,他找来太史董狐,让董狐把记载朝廷大事的史简给他看看。董狐把大事记交给赵盾,只见上面写着:

  “秋七月,赵盾在桃园谋害了国君夷皋!”

  赵盾大吃一惊,说:

  “太史,你弄错了吧!谁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那时我还逃亡在外,怎么能归罪于我呢?”

  董狐耿直地说:

  “你身为相国,国家大事全由你掌管,你虽说跑了,但没离开本国的地界。要是你不允许凶手这么办,那你回都后为什么不治他的罪呢?显然,这件事是你主谋的!”

  “可以修改吗?”赵盾又问。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董狐头可断,此简决不可改!”董狐回答说。

  赵盾听了,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后来,“董狐直笔”这一典故,用来称颂据事直书的史臣或史官正直不阿的精神。(戈智)《左传·宣公二年》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3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