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

时间: 鸿宇2 历史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威武不屈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有强有弱,强国想争霸天下,弱国则想自保,于是,说客应运而生。他们到各国游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众多说客中,公孙衍、张仪称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代表着强国,所以弱小国家的国君看到他们两人都非常害怕,唯恐他们发动战争攻打自己的国家。

  有一个说客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能令君主害怕,是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回答说:“他们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懂得礼仪法度,把仁义看得至高无上。得志的时候不脱离百姓;失意的时候也不屈从世俗,学习阿谀奉承之术。不能因为富贵而迷惑,也不能因为贫贱而失志,更不能因为受到暴力的威吓而丧失了气节。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成语释义

  不为权势、武力的胁迫而屈服。

  ◎故事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译文

  不因富贵而迷惑,也不因贫贱而失志,更不能因受到暴力的威吓而丧失了气节,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百折不挠

  东汉灵帝时期,有一位叫乔玄的大臣,性情非常刚毅,疾恶如仇。

  乔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三个强盗在他府门外转悠,看见乔玄十岁的小儿子正在门口玩耍,就劫持了孩子作为人质,想狠狠地敲诈乔玄一笔。校尉阳球得知消息后,与河南府尹、洛阳县令统率军队,将乔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不敢进攻,害怕强盗狗急跳墙杀害了孩子。

  乔玄赶到自己的府第,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我会为了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乔玄还催促阳球立刻进攻。结果强盗全部被抓获,他的小儿子也因此遇害。

  乔玄担任尚书令时,发现同僚盖升有经济问题。盖升官至太中大夫,他和灵帝私交甚好,就仗着这层关系,毫无顾忌地收受贿赂,搜刮民财。

  乔玄非常气愤,就给汉灵帝上奏章,要求将盖升罢官,将他的家产抄没。可是,汉灵帝庇护盖升,不但不对盖升进行处罚,反而升了他的官。乔玄便以生病为由,辞职还乡。

  人们非常佩服乔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蔡邕为他写下了《太尉乔玄碑》,对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成语释义

  多用来形容意志坚强,无论遭遇多少次挫折都不动摇,不屈服。挠:弯曲,比喻屈服。

  ◎故事出处

  汉代蔡邕的《蔡中郎集·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出处译文

  他的性格严正,痛恨奢华,崇尚俭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转变自己意志的风范。

  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枕戈待旦

  晋朝时期,出了一位名叫刘琨的英雄。他喜欢与一些有志气的年轻人结交,讨论天下大事,要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博得个青史留名。

  一天,他得知朋友祖逖已经当上了朝廷的官员,心里着急起来,就给亲属写信说:

  “我每天都是枕着兵器躺在床上,一直等到天亮,一心想要为朝廷出力,杀退贼兵。可惜祖逖比`我先一步去建功立业了!”

  刘琨到了二十六岁的时候,也被朝廷委任为官员,为司隶从事,一直做到着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

  在刘琨担任并州刺史的时候,晋阳闹起了灾荒,很多老百姓因为找不到吃的,活活饿死了。灾民没有办法,只得携儿带女逃往南方,剩下的人家不到两万户。贼寇也趁机作乱,百姓们吓得不敢出门。

  刘琨得知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招募了一千余人,带领他们去晋阳平乱。平乱之后,刘琨派人将尸骨好好埋葬,重新修造衙门、庙宇,让百姓耕种土地,派军队对他们进行保护。不久,灾区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人口也增多了,又能听到鸡鸣狗叫之声了。

  不料,胡人想到晋阳劫掠财富,派兵将晋阳城团团围住。城内只有很少的一点儿军队,没有力量杀退贼兵。大家非常焦急,刘琨表现得非常镇静。到了夜间,他趁着月光,在城楼上吹起箫来。刘琨的箫声悲切凄凉,如泣如诉,城外的胡兵听了,一个个凄然长叹。

  到了半夜,刘琨又吹起了胡笳,那乐声使胡人暗生思乡之念。其实,胡兵来打仗实在是身不由己,他们之中,哪一个不想念亲人呢?他们想着家乡,全都流下了眼泪。天快亮的时候,刘琨又吹起了箫,胡人再也受不了了,纷纷骑上战马,回家乡了。

  ◎成语释义

  头枕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报国的心情非常迫切,一刻也不懈怠。

  ◎故事出处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出处译文

  我每天都是枕着兵器躺在床上,一直等到天亮,一心想要为朝廷出力,杀退贼兵。

  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罄竹难书

  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

  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既担心突厥坏自己好事,又想借用他们的悍马,于是,听从他人建议,与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最终,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还大开粮仓,救济灾民,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率领他们打起仗来很是辛苦。

  此时,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着名的文章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书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清隋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传阅,李密的声势更加浩大,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不过,李密认为洛阳城还未攻克,不必急在一时。

  李渊这边呢,倒是很想拉拢声势浩大的李密,便遣使通书。但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担任盟主。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去河南,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骄傲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我来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李渊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已经五十岁的人了,没有那个野心,我愿意跟随你。”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旧唐书·李密传》

  【求解驿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

  【活学活用】纳粹分子希特勒的罪恶,~。

  【妙语点拨】对骄傲自大的李密,李渊投其所好,对其大说恭维之词,一方面说得李密是心花怒放,并解开防备之心;另一方面,又巧妙地掩盖住了自己的勃勃野心。真是一石二鸟!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赢得好人缘,也要善于称赞、恭维他人。特别提醒一点,说恭维话时,最忌敷衍了事、不着边际,一定要充满真诚,发自肺腑。这样听者才会越听越舒服。

  【近义】罪大恶极、擢发难数

  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覆巢无完卵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人,孔子第二十代孙,世代为官,自幼聪慧明理,《三字经》上说“融四岁,能让梨”传为佳话。汉献帝时,孔融曾做过北海相。

  据说,当年曹操发动五十万大军,南征刘备和孙权时,孔融曾表示反对,劝说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孔融在背后发过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和孔融不睦,知道了这事,报告给曹操,并且添油加醋,恶意挑拨,说孔融一向瞧不起曹操等等。曹操一听大怒,当即下令把孔融全家大小全部逮捕处死。

  孔融被捕的时候,全家人都十分惊恐,不知所措。只有孔融的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八岁)还坐在那里没事样地嬉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家人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赶紧怂恿他们逃走,但是他们却无动于衷。

  前来逮捕他的差使到了后,孔融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不料,儿子从容地上前,竟不慌不忙地说:“父亲大人,您就不要再求情了。您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一语既出,众皆愕然。

  最后他们从容地跟着父亲,一同被抓走赴难去了。

  对上述故事,史书的记载是:“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成语“覆巢无完卵”即出于此。

  ——《世说新语·言语》

  【求解驿站】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活学活用】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每个国家都希望能置身于风暴之外,但~。

  【妙语点拨】孔融之子声称:天底下没有鸟窝被捣毁了不摔破蛋的事!乍一听闻,貌似很有道理,然而,却经不起推敲。整体毁灭,个体就真的也不能幸存吗?这要看当事人身处的时代环境而定。古代的罪罚制度与现在的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更何况,有些时候,当整体毁灭之时,正是个体发挥能力之际。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孔融之子不懂积极地抗争命运,只是等着束手就擒,是不可取的。然而,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却又只能无奈地做出这种选择。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