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齐国历史故事介绍

时间: 翠梅2 历史故事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国历史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齐国历史故事1

  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君齐襄公被人杀死,他的弟弟小白在鲍叔牙的护卫下,从莒国赶回齐国争做国君,路上遭到管仲的拦截。管仲一箭射在小白的带钩上,小白装作中箭,悄悄进入了齐都,当上了国君,即齐桓公。

  管促又叫管夷吾,齐国颍上人,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早年生活贫困,做过买卖,在周游各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后来公子纠的门下。鲍叔牙是管仲的挚友,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久闻管仲的才能超人,竞不顾“一箭之仇”,诚心诚意地委任管仲为相,尊称他为仲父,放手让他治理齐国。

  管仲在齐国实行了许多改革。他在部分地区废除了按夫征粮的税法,改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征税,适当征发徭役,不准掠夺家畜。他鼓励开垦土地,煮盐、冶铁,铸造货币,调剂物价。在行政上,他把齐国的士、农、工、商按地区编制起来,分为21个乡,工商6个乡,士农15个乡,便于管理。同时,他又按5家一轨,5乡一军,把服兵役的15个士农乡组成三军,每军1万人,寓兵于民,兵民合一,增强了战斗力。因此,齐国国力逐渐强盛起来。

  管仲看到周天子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着一些小国的安全,就辅助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桓公在列国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管仲死后,齐桓公的霸业也逐渐衰落。

  齐国历史故事2

  齐威王初继位的几年,由于政事荒乱,因而四邻诸国不断举兵侵犯。当他对内进行了治理之后,便着手对付外患。他深知,要想对付来犯之敌,就必须有军事人才。于是他便寻觅起军事人才来。正当此时,战功赫赫的田忌向他推荐了奇才孙膑。于是威王便让田忌做大,让孙膑做了军师。

  齐威王用淳于髡罢长夜之饮而致力于国事;一赏一烹,整顿了吏治;听邹忌之谋广纳群言;听孙膑之言而国盛兵强。一时间,齐国人才济济,百业兴旺,人民富足,军事强大。面对如此局面,齐威王分析再三,认为要争霸,须从魏开始。因为魏当时是中原霸主,又对齐一再攻城掠地。齐威王认为,一报魏仇,由此称霸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威三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我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 “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黄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魏惠王惭羞难容,自认失败。

  魏惠王虽然在比宝中初步领略了齐威王的气势,但并不把齐放在眼里。于是在公元前354年,当赵国攻打卫国时,魏惠王便派庞涓率兵一举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连忙向齐求救。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便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赵。孙膑施展所学,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战路战术,舍赵而围魏都大梁,等庞涓回兵救援时,于半路桂陵设伏兵以攻之。战争结果,魏兵一败涂地,大将庞涓当了俘虏。孙膑的这种战术,被后人总结为“围魏救赵”。桂陵之败,魏惠王并不甘心,于公元前352,调韩国军队,一举打败了齐、宋、卫联军,迫齐向魏求和并放回庞涓。

  齐、魏两国一胜一败,更加激起了两国争霸的强烈欲望,也都把对方确定为打击对象。魏先出兵攻赵,迫赵订盟,共同攻齐,又扬言攻秦,秦用商秧之计,诱魏称王,长其骄气。果然公元前344年,魏召集宋、鲁、秦等国会盟逢泽,尊魏为王。齐威王则先在齐国南境泰沂山上修筑千里长城,以解后顾之忧。又亲自出访秦国,拉秦助齐。又派淳于髡出使楚国,结好楚国。两次出访,均获得了极好效果。齐王访秦,秦人惊喜之下,勒石铭记;淳于髡访楚,获得“齐有此忠信之臣”的美誉。

  两国各有准备,也都在寻找机会。魏认为,齐国强大,攻打难以取胜,便向齐的盟国中的弱国开刀。于是魏国在公元前341年,联合赵国,出兵攻打齐的盟国韩国,魏、赵联兵一举攻下韩国的梁、赫二城。韩国危急,火速向齐求救。齐威王又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救韩攻魏。结果取得了马陵之战的胜利,一举全歼庞涓所领之军,俘虏了庞涓和太子申。

  马陵大捷,齐兵大获全胜,齐魏强弱巳明。魏惠王深感大势已去,因而一撅不振。齐威王感到齐国威势已成,自己取代魏国成霸主巳成定局。于是,他于第二年联合宋国猛攻魏国。秦、赵两国也马上翻脸倒戈,分别从西面和北面攻打魏国。魏国新遭马陵之败,怎挡得住三面之敌,于是采取了惠施之计,通过贿赂齐威王小儿子田婴,为魏国说情,魏国对齐国“愿臣畜而朝”,即尊齐国为盟主,魏国对齐国称臣纳贡。齐威王答应了魏国的请求,魏惠王便在公元前334年,亲自抱着礼品,来到齐国的徐州,与齐威王会盟,并在这次盟会上,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之后,齐威王不仅正式称王,也成了真正的霸主。魏惠王并不服气,伺机报复。在国内,原来贤明的邹忌产生了嫉妒心理,怕田忌夺走自己的相国大印,终使田忌有口难辩,被逼逃亡楚国。孙膑也因此隐居山林。原来,一班圣君贤相的齐国朝廷,便又被昏君邪相佞官所把持。当然,接下来的就是朝政日非,国势日下。齐国又呈现出混乱衰败迹象。

  齐威王一称王,便引起了各诸侯国的不满与反对。首先是南方大国楚国跳出来反对,出兵伐齐。魏惠王表面上与齐结盟,声称共同抗楚,暗中却勾结楚国,共同攻齐。当齐楚两国开战之时,齐向魏求救,魏却隔岸观火,坐观虎斗。最终齐军大败,被楚军一直迫到徐州。又在徐州被楚军打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徐州失败,使齐威王突然猛醒。公元前326年,赵肃侯逝世,齐威王认为这是一个拉拢赵国的好机会,于是他派了一万人的军队参加赵肃侯的葬仪。此举甚见成效,前次攻赵之怨,顿时冰消,并且赵国一再表示一定与齐永结盟好,齐威王一举拉拢了赵国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非常高兴。可是赵国口头上这样说,但并不坚决,到了第二年,公元前325年,魏惠王与韩成侯会盟,会上魏惠王尊韩成侯为韩惠宣王,并且随后一起去朝见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公然与两国结盟相交。齐威王对此事十分恼怒,他认为赵武灵王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于是便派大将田肦率军伐赵,一举夺得赵国的平邑、新城,俘获了赵将韩举。吓得魏惠王、韩惠宣王赶快与齐威王相会于齐地平阿,并且魏惠王让太子鸣到齐国作人质。据说这一次,魏惠王会见齐威王时,穿着丧国服装,把自己拘禁在鄄,请求归服齐国。由此看来,齐威王的霸主威风还是有的,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当时确实是“最强于诸侯”。

  公元前320年,齐威王与世长辞。今临淄区境东南隅齐陵街道办境内的牛山东麓,有四座巍峨高大的古墓,依山而立,一基四巅,东西并列,绵延相连。其中就埋葬着这位知错能改,雄才大略的一带名君

  齐国历史故事3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后封昌国君)率领五国军队攻打齐国。齐闵王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诸侯国的军队。齐闵王急着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苦恼,想让齐军战败。两军刚一交锋,触子就鸣金退却。齐军败逃,诸侯军队乘胜迫击。触子于是坐上一辆兵车跑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率领残余部队驻扎在秦周,因为没有东西可用来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闵王请求一笔金钱。齐闵王愤怒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子阵亡,齐闵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在美唐库(当时齐国国库)你争我夺抢走了齐国很多金钱。

  齐闵王贪小利而亡国的事例,着实让人惋惜、悲愤。如果齐闵王不刚愎自用、苛待下属、贪图小利,而是积极鼓励,舍得金钱犒赏三军,那么很有可能齐国不会亡国,甚至会反败为胜。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一事当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好处,失去将来大的利益和自己的将来,要从大局考虑,为长远着想。

 

 看了齐国历史故事

1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