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朱元璋历史故事

时间: 玉玲2 历史故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一起来看看朱元璋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

  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帝宝座的?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一定的地盘: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欲称帝。这四支队伍是消灭黄河以南元朝势力的主力军,他们已控制了黄河以南绝大部分地区。

  此时的朱元璋占据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他手中只有两三万兵马,这还是继承其岳父郭子兴的遗产。他力量虽弱,但慧眼独具。他发现南方当时还有一块地盘在元朝手里:那就是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的江苏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长溜地方。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而且其中还有一个虎踞龙盘的历史名城建康(南京)。于是朱元璋立即发兵,由采石矶偷渡长江。攻下南京后,又继续向南进攻。用四年时间,一直打到浙江的金华、衢州。

  此后朱元璋在南方就一直和其他汉人武装打,再也没有打过蒙古人。元朝在黄河以南的军队大部分被灭于其他起义军之手,朱元璋所部消灭元朝军队最少。这期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举北伐,分四路向元朝进攻。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并迁都于开封。北路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东路打下了山东。西路一直打到陕西凤翔。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几乎掀翻元朝。

  本来,按照刘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大的失误,他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却是兵分四路,四面出击。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得以各个击破。再者,元朝出了一个奇人察罕贴木尔。此人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在短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尔的威胁之下。如果察罕帖木尔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是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天助朱元璋。正在这时,元军内部开始冲突。贵族出身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嫉妒察罕帖木尔这样布衣出身的人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蒙古人没完没了地同室操戈拉开了序幕。1362年6月,察罕帖木尔遭手下叛将的毒手突然死亡,元朝痛失顶梁柱。

  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倾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1363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取得江西全部。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1367年又完全打败张士诚、方国珍。基本统一了南方。

  与此同时,北方蒙古统治者的内讧加剧,各支军队也开始互相攻打,一打就是好几年,元顺帝都调停不了。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混乱,日趋衰弱。更要命的是,元朝灭亡的千古罪人——奸相绰斯戬出现了,他贵为丞相,竟然趁乱雇人印假钞以大发横财。不仅如此,他还趁皇帝叫他出面调解博罗帖木尔和库库帖木尔的矛盾之机,拿着圣旨当收钱器,“视南北两家赂遗厚薄而啖之以密旨”。南面送的钱多,就对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去打北面;北面送的钱多,便又对北面说:皇帝有密旨叫你们打南面。使得形势愈益纷乱险恶,内战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1367年,当南方同根相煎的胜出者朱元璋回过头来看北方时,发现北方的统治者似乎早把南方忘记了,还在忙于窝里斗呢。朱元璋于是下令北伐。10月,徐达、常遇春率大军25万,朝北方进发。一路几乎兵不血刃。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元军要么是迎旗而降,要么是闻风而逃。数得上的战斗,只有洛阳一场:当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城外聚集了五万军队,欲与朱元璋军队一战。却被常遇春一冲,立即溃败。当年察罕帖木尔用十年时间收复的从陕西到山东的广大中原地区,朱元璋军队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全部占领!

  1368年8月,朱元璋军队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的将帅,也失却了内战时的勇敢,竟也毫不抵抗,全部逃跑。朱元璋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以极小的代价就占领了整个北方,从而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与武当山的奇缘妙事

  朱元璋为逃命 火烧大殿

  武当山金殿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建造的,但是在民间的传说中,认为朱元璋和武当山也有关系。《古今图书集成》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朱元璋年轻的时候,曾经到武当山烧香,返回途中遇到滁州人陈也先在武当山下设擂台。朱元璋上台,三拳两脚,把陈也先打到台下。陈也先不服气,就带领几百人,追赶朱元璋。朱元璋的好朋友徐达、汤和、邓愈等人,为朱元璋拼死抵挡,把陈也先的手下抵挡住了。朱元璋就跑到了武当山下一个叫草殿的地方,在殿后面睡觉,这时他听到很多人进到这个殿里。其中有陈也先的声音,他想要是再跑的话,又会被发现,于是他一把火把这个殿烧了。朱元璋在回家的路上,武当山的玄天上帝给他托梦,说你为什么把我的殿给烧了。朱元璋也觉得自己不该烧这个殿,但是为了躲避追兵,也没有办法。他说将来天下太平了,我赔偿给你一个金殿。

  乌鸦神兵群飞 保佑军队

  公元1361年前后,朱元璋发动大军西征九江。陈友谅当时的势力非常强大,结果如何朱元璋心里也没有数。刚好战船准备出发的时候,有几万只乌鸦围绕着这个船的桅杆不停地转,士兵非常害怕,人心开始骚动。因为在中国人的习俗中乌鸦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候朱元璋讲话了,说这个乌鸦不代表死亡,而是武当山玄天上帝的乌鸦神兵,乌鸦往这儿飞就意味着,玄天上帝要支持我吴国打败汉国。船队航进的途中,在旗舰的船舵上发现了龟蛇,这也被解释成武当山真武神保佑朱元璋军队的一种信号,一种信息。

  武当道士丘玄清 受朱元璋提拔

  朱元璋取得了南征北战的胜利,最后定都南京。他在南京祭祀的一共有九个神,其中放在第一位就是真武神,就是武当山的玄天上帝。明朝初年有很多人不愿意给朱元璋当官,朱元璋就从民间征集那些有才华的人到朝廷任职。武当山全真派一个道士丘玄清修复五龙宫,宣扬武当道教的举动,受到官府的重视。后来就被推荐到朝廷,朱元璋超破格提拔,任命他为江西监察御史。当了几年以后,进南京面见朱元璋,朱元璋说这个道士非常有修养,也很有文化,生活也很严谨,于是又任命他做太常寺卿,一下子由五品官提拔为三品官,成为当时朝廷的九卿之一,专门负责朝廷祭祀天地的礼仪。丘玄清从武当山五龙宫调了很多道士,到南京的神乐观当乐武神,就是专门负责祭祀天地时奏乐、唱诗。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

  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靠次子朱允火文。

  朱允火文年仅14岁,日夜守在父亲身边,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动中国”的孝子人物。他是个偏脑袋,朱元璋给他起了个“半边月”的绰号。朱允火文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在知识分子中间长大,知识渊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朱标病了4个月不幸英年早逝

  但朱标还是不幸早逝。对于勤恳的老皇帝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接班人没有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28天没有上朝。

  朱允火文将3个年幼的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老皇帝一声长叹

  现在,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朱标次子朱允火文PK了。

  朱元璋对朱允火文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这么仁柔,跟个兔子似的,多么大的缺陷啊。做皇帝,必须有狮子、老虎的硬汉性格,否则必定会被政坛上的狮子、老虎吃掉。

  朱元璋就立储问题,曾经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火文)年幼不懂事。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是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火文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文官们拥护朱允火文,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朱允火文非常有孝道。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所以,朱允火文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朱元璋欣赏四子朱棣的“武”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火文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1360年4月17日出生于南京,正是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11岁封燕王,17岁迎娶徐达的长女,20岁就藩北平。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一代“战神”。现在他33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火文。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火文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3000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1.9万人。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30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1390年,一场战斗使年仅30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3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

  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成吉思汗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虚,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火文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

  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

  朱棣称帝后纂改《太祖实录》,把能得到的资料全部纂改,拼命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生的,还拿出很多证据证明他当皇帝是合法的,证明朱元璋有意传皇位给他。

  而朝鲜的一条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谎言。1389年,朝鲜使臣权近等人在北平拜谒燕王,回国后写了一本《奉使录》。里面说,他到北京燕府去见燕王,可是很不凑巧,那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妈妈的忌日,燕王不见客人。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说朱棣不是马皇后亲生。

  朱元璋艰难决定:立16岁的朱允火文为皇太孙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16岁的朱允火文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火文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火文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火文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如果选朱棣当皇帝,就不会出现后来历时4年的内战。但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朱棣发动战争,将朱允火文赶下台取而代之。为抹杀篡权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稳,朱棣拼命说谎,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指“马”为母,万不得已……

1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