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屈原的历史故事

时间: 玉玲2 历史故事

  屈原曾经写了很多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屈原沉江的故事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屈原与兰陵的故事

  兰陵,寓意王道乐土,亦即圣地。据历史考究,其地名应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所拟定。

  公元前319年,21岁的屈原升任楚怀王左徒,成为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同年秋,为合纵连横攻秦,屈原首次东使齐国。后联兵攻秦,推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顽固势力进行斗争。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任三闾大夫。公元前312年,为缓和楚齐两国因争霸的对立,楚怀王起用屈原再次出使齐国,齐楚复交。

  屈原是楚国政坛上满怀理想主义抱负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爱国诗人,作为楚国的官方使臣,两次到齐国活动,就是要楚齐结盟,联合阻止秦国武力的日益扩张,建设自己的国家,实现仁政治国的王道理念。

  地处鲁南的苍山县兰陵镇在春秋时称次室邑,公元前382年,楚越争霸,鲁国衰落,楚占有次室邑,到屈原使齐时,楚国据有次室邑已60多年,成为楚地遥远的东北边陲。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周王早已有名无实,诸侯争霸,军事占领就是合法化。楚国是先秦时期最早在边疆地区实行郡县体制的诸侯国,在鲁国旧地建立新的县级行政管理机构,必须废除鲁国三桓专政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地“次室”。楚人明白,边疆的稳定,军事不可放弃,但要让鲁国遗民接受楚国的统治,在治县策略上必须继承鲁国的儒家文化,孟子施行仁政的王道思想便是封建治国的最佳选择,楚人要用儒家理念治理鲁国旧地,同时还要打上楚国的印记。拟定一个既充满时代理想色彩又能让鲁南人欣然接受的新地名,早为楚国君臣所关注,其使命义不容辞地落在了政治家屈原身上。

  《十三州志》载:“兰陵故鲁之次室邑,其后楚取之,改为兰陵县,汉因之。”《史记》载:“荀卿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从楚国疆土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出,楚国占领次室到前256年荀子任兰陵令,相距126年,“次室”更名“兰陵”是在此间的某个时期。通过楚国史分析判断,兰陵拟名应产生在楚怀王时代,并与主管内政外交的政治家、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使齐之行密切相关。

  在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战国年代,从当时各诸侯国版图上看,屈原从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东使齐国,出行路线只有以水路为主,最佳路线是大江乘舟东去,至扬州北上,沿吴国开掘的邗沟运道直达淮泗入泇水。次室邑处在泇水之上,是屈原乘船楚地出行的必经之地,然后换乘陆路北上齐都临淄。屈原来到楚国占有了60多年的次室邑,作为主管民政外交事务的使臣,不能不对边疆地区拟名之事密切关注,次室之名带有浓厚的鲁国色彩,楚国要治理统治,地域正名非常重要,不然要永远背着占领他国土地的负名,屈原将次室更名兰陵顺理成章。有人认为兰陵拟名应是荀子任县令时的事,此观点有些唐突。荀子任兰陵令和屈原使齐有60年的间隔,兰陵县邑名称应已存在,而此时的费、邾、邳、郯等诸侯小国相继被楚国兼并,但没有被楚国更名即后被秦统一。有学者考究,荀卿是接任兰陵令之职,只是前任不才,无法与后圣荀子一样青史留名而已。

  屈原为何选“兰陵”二字拟名?目前对兰陵地名一般解释是与兰花有关,因周围的高地上开满兰花而得名。这一观点毋庸置疑。黄淮流域是先秦时期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气候温和而滋润,植被丰茸,兰花簇拥在广袤无垠的幽林之中。由于千百年割据战乱,林木伐尽,水土流失,虎豹匿迹,致使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兰的芳踪萍迹已再难寻了。

  楚人以“兰陵”作县治地名,是屈原封建治国理念的体现,极具理想色彩和浪漫王者气息。兰为山隅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名虽为草,实乃中华瑰宝。在神话传说中,仓颉创造的“兰”字,犹如一幅美丽的画,门前绿草如茵,门内有请帖寓意的“柬”字中又是明月映照。孔子喻“兰为王者香”,左丘明说“兰有国香”,将兰提升为君子的高尚品德,孟子又将君子德行上升为“王道”。屈原时代的楚国朝野崇尚兰花,宫苑内广植兰花,香气弥漫宫廷,楚怀王给儿子起名“子兰”。屈原在《离骚》、《九歌》、《九章》等诗篇中,把兰比作“美女”、“君子”、“贤人”等崇拜之物。后人为纪念屈原,将其故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的一条河流命名为兰陵溪。“陵”字在古语含义中,有攀登、升高、超越、凌驾之意,引申为“乐土”。荀子是孔学儒教正宗,两任兰陵令,终老兰陵。楚人以“兰陵”命名,就是在鲁南建设一片楚国的“王道乐土”之意。

  古邑兰陵已建立2600多年,兰陵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专用词,而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后萧氏将兰陵作为郡望圣地,诗人李白更将醉卧兰陵作为对故乡的精神寄托,至今未回故乡的海外文学大师王鼎钧读到改革开放后兰陵的变化时亦惊叹:“真是庶矣哉!富矣哉!”

  今天,兰陵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美好寄托正是我们所要传承和弘扬的精神理念。

1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