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典故 >

始作俑者成语典故简介

时间: 翠梅2 历史典故

  始作俑者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始作俑者成语典故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始作俑者成语典故介绍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始作俑者成语资料

  出处摘引

  始作俑者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篇:"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转述且史无前例地记载了孔子的这句话,至于孔子确曾说过,还是孟子的托伪之辞,已不能有定论。现代学者给出官方注解是,"那个最早发明用陶俑替代真人殉葬的人,大概不会有后代吧"。对"无后"解释为没有后代,是孟子其书的另一句话的影响,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否真应当这样解释,需要进一步考证。

  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旧说:"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俑人来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其实是从东汉赵岐以来的误解,溥正做了纠正,本意应该指最早开创好的风气的人。

  以上说法并无考证,根据现代汉语第6版词典解释"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孔子思想联系

  另有一些人试图让原有解释说得通,认为孔子本意连佣都不应陪葬,因为是人形的,更别提用活人了。可这种解释未免过于牵强,只不过像人而已,孔子也不至于骂他断子绝孙吧?若此句真的是孟子引述孔子的话,孔子又岂会如此谩骂?综合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宗法观念都可以看出,随口说出这么一句诅咒的话,非但和他慎言笃行的思想不符,更与其仁者爱人仁爱待人的思想相悖。

 

 看了始作俑者成语典故介绍

1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