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成语故事 >

才高八斗的历史故事

时间: 鸿宇2 历史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的意思是比喻一个人文采极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才高八斗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才高八斗的历史故事:

  曹植是三国人,天资聪颖,10岁就可以写一手好文章。

  有一次,他的父亲曹操看了他的文章后,非常惊讶地问:“这是你写的吗?”曹植忙跪下说:“我下笔就可以成章。如果父亲不相信,我愿意接受测试。”这时正好铜雀台落成了,于是曹操命自己的几个儿子各写一篇记文。曹植提笔便写下了名篇《铜雀台赋》,曹操这才相信曹植的文采的确高人一筹。

  后来曹植的哥哥曹丕作了皇帝。曹丕心眼小,容不下这个弟弟,找了个罪名要处死他,说:“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我就饶了你。如果做不成,可不要怪我了!”曹植请他出个题目。曹丕说∶“就以兄弟为题目,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曹植走出六步吟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意:要把豆子煮成豆鼓,把豆梗抱来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地烧着,豆子在锅里哭泣着:‘我们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狠心地煮我而不肯轻饶我呢?’)”曹丕听了,羞愧地放了他。

  晋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十斗),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比喻文采极高。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和《释常谈?斗之才》)

  相关人物介绍:

  1、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2、

  谢灵运(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 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因此,他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 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

  谢灵运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原名谢公义,字灵运。祖父谢玄,晋车骑;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独女。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东晋时,他18岁袭封康乐公,刘氏南宋朝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在朝不得志,曾外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后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弃市,时为元嘉十年,终年四十九岁。呜呼哀哉,灵运公的最后安身之地-----谢灵运墓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子谢凤,同徙岭南,早卒;孙谢超宗,被宋孝武帝认为是“灵运复出”。

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