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国学经典 > 历史成语故事 >

关于读历史学成语随笔

时间: 翠梅2 历史成语故事

  读史学能启迪人的心灵,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读历史学成语随笔,希望能帮到你。

  蒙童时听惯了故事,睡前须一卷故事催眠。无所用心,把二十四史的英雄血泪直当作儿女情长的锣鼓戏看了热闹,欣欣然于一颦一笑或一路筋斗翻起来,或径直在风云变幻的舞台下酣然入梦,哪管他什么春秋之大义。在梦哪知梦里虚。幻焉而自以为真的情形又何止于此?何况那时年纪小。

  方读书时,偶见法兰西画师高更有“吾辈究竟何物?自何处来?向何处去?”云云。即为之心动,尝终日思之,而莫可解。又见太史公语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之击节而叹,即以此自勉而又自砺,慨然有治史之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人间通例如此。“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者,是我命也。近世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分,民间知“理科”“文科”之别。鹿鸣宴后,坐食虚名,而与真爱渐行渐远,终至于久不通音问。罗敷使君,各归其道,谁敢捧真珠而行越于轨耶?谁敢!

  王观堂云:“凡学问之事,其可称科学以上者,必不可无系统。系统者何?立一系以分类是已。”窃以为,行科学研究之人,着其眼于物,尽其心于理,故弱于情。因其弱情,故类之分也必由其薄情寡义处而分。而天地间之有情万物,不因理性而灰,不因致知而灭。物有其类,而情为一也,故物可分而情不可分。“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情绵绵无绝期”。此情别是一理,愈是情之弱处,愈不该绝而裂之。“学问”乃经天纬地之事业,“物之理”与“人之情”交织辉映方成此完美宇宙。物理、人情各安天道,人类之“经天纬地”无非“损有余而补不足”,岂有他哉?

  天者,自然也;人者,社会也。

  “吾辈究竟何物?”吾辈从自然中来?抑从社会中来?吾辈将尽改自然而为社会乎?抑吾辈之社会将尽灭而复为自然乎?

  古者,已然也;今者,未然也。

  “吾辈究竟何物?”“两足无毛”何以“变”出“衣冠禽兽”?石块弓箭何以“变”为毒气飞弹?“鬼画符”何以“变”出cet-4?

  空间,无边无际,人仅可一立足而已,有得有失,顾此则失彼。

  时间,无始无终,人仅在一呼吸而已,方死方生,此伏则彼起。

  自然科学之对象,有“天人之际”者,大者总览星系之结构,细者穷分原子之内核,上者揣摩风云之来去,下者探问地矿之多寡。

  亦有“古今之变”者,探百千万年不变之化石而求问百千万年前之物态,胶一瞬息即衰变数次之原子而测此瞬息间之流光。

  然则此时间与空间之内,岂可无人?

  我知中秋之夜皎然而出者,月也。我知此皎皎之光为日光之反映也,我亦知“举头望明月”而后可“低头思故乡”;月球,无生命之星体也,尚知在千百万里外映太阳之光芒于其身以照临世间之有情人,我辈为人,特有感情之生灵也,宁不知于百十里外当映我所思之影像于脑而纯我之情欤?

  我知我身之所有原子无异于于土木金石所含之原子,但天之厚我,而使如此一堆原子能够思其想、感其情,我岂能如土木金石一般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我见万年不倒之化石,即思此物何德何能也,竟得不朽?我知瞬息万变之原子,亦悲我辈更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变换之速。

  同其为物也,氮氧基之某气体臭若狗屁,而氮氧基之某人香如香香公主,此是情。

  同其为变也,原子有原子变换之规律,脸色有脸色变换之原则,此是不情。

  爱恨,情也。或亦有其变换之方。是当观测某时太阳黑子活动频繁与否以觇其情之变乎?是当侦探其银行存款出入多少以推断乎?亦或兼而有之,抑未为可知也。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今日复今日,明日复明日,依旧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而况人情乎?对此惟觉茫茫然而已。

  历史科学,以人情为标本,审思“吾辈究竟为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欲明辩吾辈所来之前究竟为何,去后又将如何,因何而来,如何而来,因何而去,如何可去之类问题,已非愚昧如我者所能够管窥其一斑了。只好坦然做个门外汉,看那些因缘中人,两情相悦,笑语晏晏,亦为之欣慰,绝不做酸狐狸就是了。若要勉强忘情于旧好,怕也有违天理。偶尔阳光灿烂,自不妨把那些碎片摊开,格他一两件,当作玩意儿,幼稚的无望的爱以幼稚的不求结果的方式处理,倒也合情合理。

  也是因缘,偶遇王树民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纲要》,一时忘情,竟读了个通宵,催眠成了不眠,勾起的一段旧梦也成了晾在太阳下的白日梦。太阳晒疼了我的梦,梦揪疼了我的心。“史学史”这个名词虽则以前见过,但究竟不甚明了,一贯只是望文生义,虽则曾经粗粗翻过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但只是看了热闹。此次看《中国史学史纲要》终于对“史学史”有了个直观的影象。

  突然想起一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史学本是研究天人之际古今变迁之规律的,而史学家和他们各自的“一家之言”又被放在“史学史”的标本架上、显微镜下,被拨来拨去。我呢,本来是一个不搭界的人,却站在“史学史”背后说三道四。

  感情的事,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情投意合了,外人眼里的苦却是他们的无比的甜蜜。我眼前有了这么个场景:一群小孩子去闹婚宴,他们既不妒忌那对有情人中的某一个,也不去比较谁家的彩礼多了少了,也不知晓或者不能理解那对有情人经历过的坎坷,因此也必不能真正懂得这终成眷属的甜蜜与深刻的幸福,然而,小孩子就喜欢在这对有情人周围跑来跑去,连蹦带跳,开心极了,因为不但可以跑来跑去,还有糖吃。因为开心而跑,因为跑而开心。小孩子已经把糖含在嘴里了,却拿糖纸蒙在眼睛上,蹦蹦跳跳地又向远处跑去,一边跑一边唱:“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看过读历史学成语随笔

1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