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两晋 >

参合陂之战的背景原因

时间: 志艺2 两晋

  公元395年,北魏与后燕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史称“参合陂之战”。北魏、后燕主帅分别为拓跋珪和慕容宝,最终北魏获胜,后燕也离亡国不远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合陂之战的背景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参合陂之战简介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败后燕的一场重大战役。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后燕太子慕容宝率领八万后燕军进攻北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的战略,渡黄河南下,与后燕军队隔河对峙。后燕军队长途跋涉,不能速战速决,加之天气渐冷,又误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决定撤兵。被拓跋珪率领的二万北魏军在参合陂大败。这场战役加速了后燕的灭亡,也奠定了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参合陂之战的背景原因

  384年,慕容垂恢复燕国,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建年号为燕元,史称后燕。登国元年(386年),慕容垂称帝;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为了称霸北方,两国互相残杀。魏燕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之战,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

  鲜卑慕容部与拓跋部世为婚姻,所以慕容垂起初支持拓跋珪征服独孤部及贺兰部,统一内部,复国建魏,以作为其控扼塞北诸部的附属之国。等到北魏势力日渐雄厚,欲谋独立,屡犯臣服于后燕的边塞诸部族,双方相始反目,从此结下仇怨。

  
看了“参合陂之战的背景原因”还想看:

1.参合陂之战的背景原因有什么

2.参合陂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3.历史上的枋头之战

4.北周灭北齐之战简介

24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