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学科 > 初中历史 >

元谋人遗址的保护现状

时间: 志艺2 初中历史

  “元谋人”的发现,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表明地处长江流域的云南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地区和核心地区,有力地挑战了人类起源于非洲中心这一学说,为人类起源与发展多元中心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自此被载入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第一页。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谋人遗址的保护现状,欢迎大家阅读:

  元谋人遗址的保护现状

  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老城乡挨小村委会大那乌村民小组和上那蚌村民小组境内的元谋人遗址在1965年被发现,保护面积约768.15亩。然而48年过去了,如今固定的保护经费几乎为零,科考发掘也已停滞近30年。

  乏力的保护

  因为缺少经费,元谋人遗址的保护异常艰难。一方面是面对自然侵袭难以采取有力措施,如雨水冲刷、水土流失,很可能将埋在地下的文物冲走;而另一方面,在人为破坏的监督和管理上十分匮乏,遗址保护和当地村民的开发愿望之间的矛盾,导致大量挖取红土用以种植、放牧牲畜和垃圾丢置等,都是对这一遗址保护的极大损害。

  ——“很荒凉。”分管文物工作的元谋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杞志聪坦言,缺钱,让元谋人遗址的保护异常艰难。多年来,县里和上级均没有固定的保护经费投入,元谋人遗址至今没有管理用房,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围挡,谁都可以随意进出。

  好在,遗址总体保存完好,没有严重破坏的痕迹,多年来也未发生盗采现象。

  停滞的科考

  “元谋人遗址属旷野遗址,面积较大,如果项目资金太少,搞下来也不见得有多少成效。”

  对元谋人遗址的野外发掘一共进行过4次,分别在1973年、1984年、1995年、2000年,其中后两次仅仅是清理。这也就意味着,针对元谋人遗址的正式发掘在1984年以后已经停滞近30年。1984年,在牙齿化石出土地点南250米处发掘出一段人类胫骨化石,研究者认为属于元谋猿人。除此之外,迄今再无元谋人化石出土。

  对于遗址发掘,国家控制得比较严,一般需要由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还要有领队资格的单位和专家具体牵头。楚雄州不具备这样的资质,省里近些年也有过零星申报,但很难申请到发掘经费。

  艰难的希望

  因为元谋人遗址发掘尚缺乏有效证据,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元谋人存有疑问:两枚牙齿化石是在地表被发现的,而没有在土层里,说服不了人;没有发现头骨,脑容量等重要特征难以判定;找到了炭屑和用火的痕迹,但有没有可能是雷电引发的火灾?发现了旧石器,伴生出土的动物骨骼也有被加工的痕迹,但是不是元谋人所为?研究人员太渴望在元谋找到更多更新的证据。

  艰难中也有希望,有北京的科研单位表示愿意与楚雄州共同对元谋人遗址进行再次发掘。同时,一项针对元谋人遗址保护的中长期规划[5] 也正在编制中。车德才说,遗址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修整、看护管理用房建设、环境整治等。

  元谋人的历史发展

  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居民,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

  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Homoerectusyuan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士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看了“元谋人遗址的保护现状”还想看:

1.昆明到元谋自驾游路线

2.元谋人是什么

3.元谋人距今差多少年

4.元谋人的得名原因

2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