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中国历史 > 春秋战国 >

战国红玛瑙历史

时间: 鸿宇2 春秋战国

  战国红,黄为尊,红为贵,色多而不杂谓之君臣分明,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战国红玛瑙历史,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战国红玛瑙:

  战国红指近年开采于辽宁北票,至2015年6月10日为止在宝石学上被定义为红缟玛瑙的一种。其与战国时期出土文物的一些玛瑙饰物同料,而此料先秦时期被称为赤玉 ,目前此种玛瑙被称为战国红。

  战国红,黄为尊,红为贵,色多而不杂谓之君臣分明,此曰"君臣之纲";缟玟幻化无常,水线穿梭其中,此曰"无常之道";光华内敛,华而不张,乃玛瑙中君子者也。

  战国红玛瑙简介:

  战国红既不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红玛瑙,也不是现在市场上的普通红玛瑙,它是2009年前后出现在市场上的一种形质色纹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红缟玛瑙相似玛瑙的称呼。

  中文名: 战国红

  外文名: ZhanguoRedAgate

  别称: 北红、琼玉、赤玉

  类别: 玛瑙

  化学式: SiO2

  颜色: 红、黄、黑、白等

  透明度: 半透明到不透明

  晶系: 三方晶系

  解理: 对一种玛瑙的称呼

  断口: 贝状断口

  硬度: 6.5-7

  比重: 2.55-2.91

  应用: 珠宝、工艺品、文玩、饰品、原石收藏、医疗养生

  分布: 燕山、阴山山系、内蒙、河北宣化、辽宁北票、山东、浦江等地

  战国红玛瑙历史:

  中国使用玛瑙的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有以红为贵的审美传统,早在西周早期的三门峡虢国墓葬就发现了玛瑙珠与玉璜、玉钺一同随葬的情况,而红色玛瑙更是得到达官贵族的垂青,古人称其为“赤玉”,一般出土红玛瑙的墓葬也是级别较高的贵族墓地。

  但所谓战国红既不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红玛瑙,也不是现在市场上的普通红玛瑙,它是2009年前后出现在市场上的一种形质色纹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红缟玛瑙相似玛瑙的称呼。战国红是玛瑙,是玛瑙石中的新贵,其色以红色为主要底色的居多,红黄等色呈现水草、缟带等纹路,非常符合我国传统的红为贵,黄为尊,其中有红黄花纹者最珍贵,色多而不杂谓之君臣分明曰“忠”,缟曰“道”,丝曰“和”,华光内敛,华而不腻谓之“君子”的审美观点,多称之为“战国红”,它是一种文玩,但不是一种古董。

  战国红以红黄为主,偶有黑白等色,以颜色艳丽,通透,水草花纹或三维动丝为上品,其丝为红,黄色,丝间的过渡色则有红,黄,绿,紫,无色等多种。而各色在色谱上均有很宽泛的过度,黄色从土黄到明黄,红色从暗红到血红。也存在透明的玛瑙,此种玛瑙颜色有偏黑,偏白的,俗称冻料或青肉,也有冻心的原石,冻料的纯在为战国红添加了透光性,使战国红具有更多变化。当冻料夹在红黄缠丝之间时,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现象民间俗称动丝,闪丝,活丝,三维丝,形成条件是就是有色玛瑙缠丝之间填充了透明的冻料玛瑙层,且有色玛瑙缠丝间距很小,冻料玛瑙层可透光,在改变视线角度时,产生透光差异,视觉效果好像丝在动。因动丝料较少,更显珍贵。

  因战国红产量较少,大料较为难得,故制品最多的是珠子,吊坠,偶有把件,雕件等价值不菲。其色之美在于浓艳纯正,其质的光华内敛,其形的温润娇嫩。颜色有红、黄、黑、白,以红多见。好的战国红其红色纯正厚重,类似鸡血石;其黄色凝重温润类似田黄;其白色飘逸如带。

  战国红玛瑙历史·战国红的由来

  说战国红的由来,就不得不说说北票,北票辽宁省朝阳境内的一座小山,处于黑城子和泉巨涌两乡交界,随着南红走俏,在辽宁北票山附近,以大马甲营子、杨家炉、存珠营子村等地区为主,开始开采一种红玛瑙,在北京等地市场上冒充南红销售,收藏界称之为“假南红”或“北红”,其本身和“南红”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战国红不如“南红”红、有通透感,而是会出现红黄相间的抢眼花纹。

  “战国红”这一名称是辽宁当地人所取,起因是2011年时辽宁葫芦岛市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发掘出土了玛瑙环,他们认为战国红与几千年前战国饰物极为相似。所以借此将这类玛瑙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玛瑙相提并论,无形中增加了这类玛瑙的历史文化感,其实,在文献资料中并未发现这类玛瑙的使用、流传记录,除了拥有一个抢眼的名字外,战国红的价格暴涨,很大程度源于商家利用这类玛瑙红得扎眼的特性,有意炒作出了战国红这一名称概念,是商家会抓住买家心理,选取相对稀少的、有特点的品种进行包装炒作。

  实际上真正战国时期的玛瑙主产地应该在燕山、阴山山系,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及其辐射区域,当时此地普遍出产于红色和黄色为主的玛瑙,限于战国红矿藏稀少和战国时的开采能力,在战国末期和汉初,此种红缟玛瑙饰物基本绝迹,中间历朝历代均有重新开发的记载,却并不连贯,发掘地点也有区别,在战国时代,玛瑙器物主要发现于我国北方地区,并在先秦时代达到顶峰,其多用于饰物,剑柄,珠串,环佩。作为陪葬,礼器等,地位很高,非常贵重,但自汉以降则成品很少,几乎绝迹。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的、管状的、珠形的、六棱形的、长方形的,都有穿孔。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玛瑙项链2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最为可贵的是这些珠子均为红缟玛瑙琢成,至今依然五光十色,熠熠生辉。

  这些玛瑙都出产自今天的燕山、阴山山系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附近。战国时期玛瑙圈和玛瑙觽也比较多见,该是组配的一部分,但这些东西多为单色白玛瑙制成,极少有用红缟玛瑙的,这个时期也有用红缟玛瑙作为剑饰的,多为素面,依据自然花纹巧雕,抛光细致,光泽强烈。当时燕赵的玛瑙主产地有两处,一个是河北省(蔚县、宣化等)的“琼玉”,一个是今天的阜新的“赤玉”。

  红缟的产地学术界对于红缟的探讨几乎为零,更无定论,只能从考古记录中发掘一些蛛丝马迹。但据统计红缟中最容易见到的红缟珠,标本数量41处。大约有50%或更高比例出现在今河北地区,其余约40%分布在今山西东南部、南部、山东西部、内蒙中南部、河南北部、安徽北部这一大片区域,基本属于今河北地区辐射区。剩余极少量的分布于今辽宁西南部、江苏、以及当时的楚文化区域。

  足以推断河北地区所产出的玛瑙至少在战国时期就有运用和挖掘。而《天工开物,下篇,珠玉》对张家口地区所产的玛瑙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今京师货(玛瑙)者,多是大同、蔚州九空山、宣府四角山所产,有夹胎玛瑙、截子玛瑙、锦红玛瑙。”可见张家口地区的玛瑙至少在明朝时期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加工和开采的。而今,宣化地区又再找到战国红矿脉,即将重现战国贵族饰品的风采。

  综上所述,战国红的概念,是由辽宁玛瑙商以阜新北票山玛瑙为载体兴于2011年之后带入收藏市场并短期内兴起的,但真正战国时期的红缟玛瑙,产地应在今天河北宣化地区。

  战国红玛瑙·形成原因

  玛瑙是在火山喷发后,富二氧化硅熔液上升地表面,渗入已有岩石空腔,形成的二氧化硅隐晶体矿物。因岩浆所含离子不同,外界环境不同,较长的冷却时间使不同产地的玛瑙有不同的颜色和结构。战国红更是具有其它玛瑙难于匹敌的艳丽红黄色和细腻多变的丝纹。战国红岩浆在凝结时,多以类水晶质为核心,此种核心质地松软,密度低,民间俗称矾心。《徐霞客游记》记载,好的玛瑙“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因此,玛瑙原石从外形看也已:地产危崖、嵌于石中、大小如拳、型圆如球等外形特征也成为了以原石形态判断整体矿脉品质的识别标准之一。

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