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事迹 > 功勋人物 >

“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

时间: 金浪 功勋人物

你了解谁是于敏吗?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

“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精选篇1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的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他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梁启超之子,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梁思礼等大佬在此中学就读过)。

1944年,18岁的于敏考入了北大工学院,他在校园中平常最爱干的事情,除了夏天到景山(崇祯皇帝曾在此自缢)乘凉学习,冬天在宿舍裹着旧军大衣学习,就是到数学系旁听。除了勤奋学习之外,他的天分在下列故事中展露无疑。

在某次数学系组织的考试中,因试卷难度非常之高,连专修数学的北大天才们,最高分也不到60分,平均分更是掉到仅剩20分,然而老师居然掏出来一张100分的满分试卷,上面的考生姓名,正时旁听生于敏。

于是,于敏的天才之分,很快响彻北大。但是,就在入学第二年的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让于敏见识到了物理、科学的威力。怀着不能让祖国落后于世界强国的梦想,1946年,于敏毅然转入了物理系学习。1951年,研究生毕业的于敏,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了中科院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同事包括有邓稼先,金星南等人,全是日后的功勋大佬,两弹一星奠基人。

随着1952年美国人引爆了第一颗氢弹,在朝鲜战争期间以及后来的炮击金门和边境冲突中,帝国主义多次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对此,毛泽东多次强调“美国的原子讹诈,是吓不倒中国的”;后来又下达了紧急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为响应____号召,国家成立了只有8个人的原子核物理小组,于敏有幸参与其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所发表的多篇论文就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屡上新台阶。我国第一本原子核物理专著《原子核物理讲义》,就是于敏和杨立铭合著的。

1957年,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理论物理学泰斗朝永振一郎带领学者访华,当他得知于敏竟然没有一丁点留学经历,完全靠基本物理学著作和自己,从零开始研究时。惊讶并钦佩的称赞于敏为“国产土专家一号”。这让于敏从国内科学家,跨入了世界物理知名人士行列。

“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精选篇2

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今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9日,于敏院士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于敏个人简介:

于敏,男,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于敏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上世纪60年代起,投身于我国核武器事业,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氢弹突破中,组织领导攻关小组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氢弹突破和武器化”工作,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领导突破了气态引爆弹(初级)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级原理。作为小型化关键的气态引爆弹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中子注入及其增殖规律、氘氚点火燃烧规律、轻重介质混合对聚变的影响、高能中子裂变反馈规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量的具体措施。气态引爆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作为第二完成人的“气态引爆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研究了热核反应中等离子体过程,分析了中子弹的反应规律并归纳为三个阶段,提出了判断聚变点火裕量的主要判据和提高裕量的措施。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子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驰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作为第四完成人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荣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建议书提前规划了我国核试验的部署,使党中央做出果断决策,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升我国核武器水平、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前瞻性作用。针对禁核试,提出了以精密实验室实验等几个方面支撑禁核试后武器研究的设想,该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然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上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是一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文理兼修、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精选篇3

于敏,男,89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他是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面对祖国的召唤,他隐姓埋名20多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热血忠诚,默默奉献给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2015年,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英明决策。

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面对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他说:“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对于敏来说,工作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每次遇到难题,他都会带领大家反复讨论研究,谨慎选择技术途径,认真试算物理模型。有时,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他甚至趴在地上,绘出一条条特征线,然后马上跟大家讲解。于敏工作起来不分昼夜,有时因为产生灵感,半夜起床伏案工作;他的领导为了限制他出差在外无休止地工作,总是派一位同事与他同住。

于敏的同事都知道,在他面前,一个数据都不能含糊。在一次核试验之前,他突然发现原设计中一个数据可能有问题,但这时试验装置已下了竖井。他深知知道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还是立即报告了上级,要求暂停试验。经过一天一夜的查找,终于弄清了这个不利因素可以为另一个抵偿因素所抵消,他才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向上级报告可以继续试验。上级领导问他:“再发现问题怎么办?”于敏认真地答道:“再发现问题,我再如实报告。”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使我国核试验成功率之高为世界所先。

在于敏潜心钻究的20多年间,他带领着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实现了氢弹原理的突破——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在核武器的武器化研究、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之前,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热核试验时间。

1985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1987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1987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作者);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等称号。

“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精选篇4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引爆了那颗著名的沙皇炸弹(氢弹),比在日本的那颗原子弹威力,还大出了整整3846倍,一时间,举世哗然。然而,此时中苏关系破裂,白头鹰和棕熊对我们虎视眈眈,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更是直接挑明,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为了积极应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国家决定在成功发射原子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氢弹。所以,就在苏联试爆氢弹同年的某一个冬日,钱三强再次找到了于敏,并直言不讳的表示,希望他能从研究原子弹转为研究氢弹。

这对于于敏个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因为原子弹和氢弹虽然名字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他在原子核领域研究了十多年,眼看就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转行意味着将要放弃原来的一切,重新开始。

然而,为了祖国的需要及国家的强盛,于敏忍痛割爱,坦然接受了这次转行。而且为了保密需要,他从此隐姓埋名28年之久,放弃了原来可以成名世界的机会,默默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贡献。

对于氢弹的研究,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这项研究主要的难度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当时中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敏不畏艰难,发挥自己记忆力惊人的优势,率领工作组成员人手一把计算尺、算盘,废寝忘食地计算。在持续的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依靠自己的理论,举一反三的进行探索,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氢弹的理论突破。

在理论突破后,于敏又率领科研团队远赴大西北的核试验场,进入了紧张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一句祖国需要,让这些原本走到哪国都能享受超高额待遇的专家,学者,远赴千里到戈壁滩当起了野人,无人知晓,工资待遇微薄,家人失联,还要长年累月经受高强度辐射。

这一切,终于换来了我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后,1967年6月17日的一声巨响(中国引爆第一颗氢弹)。更加惊喜的是,这二弹之间研发时间相隔之短,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令外国同行惊叹不已!

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而当时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中国,竟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次的于敏团队给那些瞧不起中国的列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氢弹之父”于敏事迹简介精选篇5

国际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氢弹,氢弹的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而且核大国对氢弹技术绝对保密。对于于敏而言,不能指望有任何依靠。

于敏带领三十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和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而且还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和初步研究了有关模型,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加快氢弹研制速度,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所J501计算机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在上海的“百日会战”里,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热核材料充分燃烧的本质和关键所在,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

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守候在北京的电话旁。胜利的消息传来,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突破氢弹后,于敏带领团队又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于敏的工作解密后,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4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