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事迹 > 感动中国 >

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时间: 金浪 感动中国

广西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杨宁,曾是名大学生村官;你是否在寻找“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介绍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篇1)

杨宁是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一直致力于改善当地的民生状况。在任职期间,她积极探索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多次组织村民自主创业,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在防疫期间,她主动担任村级“疫情防控专员”,带领全村村干部和志愿者,积极开展宣传、消杀、摸排等工作,有效防控疫情的发生。

除此之外,杨宁还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江门村开展了多项助学活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资助和帮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此外,她还发动村里的音乐爱好者成立了村级合唱团,将音乐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度过了更加精彩的童年。

杨宁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称号,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对她所代表的那些无名英雄的尊重和嘉奖。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在接受广西云专访时,杨宁表示:“我很感恩,也很感动,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我所在的团队和整个村庄的支持和肯定。我会继续坚持初心,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奋斗终身。”

杨宁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身边的世界,让更多人受益。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奉献精神,就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篇2)

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用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瘫痪病人、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拥护。

2016年,杨宁决定通过网络渠道推广、销售村子里的农副产品,分享大苗山的美食和文化。很快,杨宁和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融水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共同建立起“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大学生村官们的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微商”。

2017年,她被群众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她全心全意为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328户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通过品牌销售农产品,使户均收入增加3200多元。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3年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低到0.05%,实现整村脱贫。

她在6年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选择留在基层,带领村里94户326人成功脱贫,实现整村摘帽。她带领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成立泗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

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篇3)

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0年10月16日,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称号。

2021年2月25日,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2021年2月,被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公示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候选人。

2021年5月,荣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1年5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广西候选人。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21年7月,入选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名单。

2021年11月5日,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2022年3月,入选了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2022年3月,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篇4)

现年38岁的杨宁是一名苗家妹子。2010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先后担任江门村大学生村官、村委会主任及村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回村里任职后,杨宁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纾困解难,带领村民在大苗山战贫困、拔穷根,种植高山特色优质水稻、水果、蔬菜、香菇、木耳、杉木等,帮助村民创建了“苗阿嫂”等知名品牌,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等。为了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她甚至不惜偷偷把家人为她在融水县城买的一套婚房卖掉,将所得的30多万元用作产业启动资金。

为何要卖掉婚房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杨宁在节目中表示:“我不想把风险转嫁给乡亲,我觉得自己可以担这个风险。”

当主持人问,这样做父母理解吗?杨宁回答道:“我父亲说,你做的事对,你大胆去做,父亲还有一片杉木来支持你。父亲把所有的养老金,把后半辈子的依靠变成了我的依靠。”

13年来,杨宁扎根苗寨,坚守初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用青春与汗水书写时代答卷。这些年,她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去年,杨宁被推选为____代表。在她的带领下,江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000多元。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杨宁的颁奖词是: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获奖后,杨宁表示,她将以____精神为指引,继续扎根苗寨,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跟乡亲们一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苗山更美、苗寨更富、苗家人更幸福。

杨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篇5)

杨宁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距离县城不过60公里,但峰陡路险、山多地少,村庄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全村12个自然屯共有将近500户人家,2010年,江门村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

“见过城市的高楼大厦和高速发展,回来后发现村里道路泥泞、没有产业,家乡的贫穷落后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要改变江门村的面貌,让乡亲们富裕起来。”杨宁说。

怀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杨宁才发现,在家乡工作与之前想象的并不一样,事情千头万绪,经常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着手处理。但她知道,没有其他快捷方式,唯有学习再学习,耐心再耐心。

当时有关部门给符合条件的老人申请“低保”,杨宁去村委会那天就帮不识字的老人填写申请资料。第二天她下村回来,看见村委会门口坐着一位老人,是专门来感谢杨宁帮她填资料的。握着老人硬塞给自己的桔子,杨宁的眼睛湿润了:“我只是帮忙填个表,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却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一个家庭,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农民是善良的,是懂得感恩的,我要帮助他们。”

村里的一位残疾老人因生病常年卧床,杨宁带他到医院看病,到县城为他买药,申请百名老人“微心愿”资助。村里一个读小学的女孩的父亲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家里生活贫困,杨宁一直资助她读书。后来女孩一家从深山搬到了县城易地扶贫安置点苗家小镇,女孩的母亲在小区的超市打工,女孩也读到了高中,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为了帮助村里的孩子们,杨宁积极协调建成了“留守儿童之家”,她每天抽出时间,辅导孩子们学习、陪孩子们玩游戏。2013年,杨宁还拉到了赞助,组织了“安陲乡在外大学生夏令营”,大学生们返回村里,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暑假。“如果我每天都照看那么多小孩,其他事就都做不成了,可是杨宁就不一样,每件事都做得有条不紊。”江门村的村委会副主任、村妇联主席贾丽鲜说。

如何帮助家乡摆脱贫困是杨宁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发挥江门村的资源优势,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身穿一件T恤衫,脚蹬一双解放鞋,这个质朴得像山花一样的苗家妹子拿着笔记本,走村进户收集信息,经过反复调研分析,把致富目标定在了“大山”上。

安陲乡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竹子初加工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竹子收购中间环节多、价格低。2012年,杨宁考察市场后发现,将经过初加工的竹子卖给广东、广西北海等地的商户,可以减少流通环节,从而可以提高村民收入。于是,她联系商户,签订销售协议,并建起了竹子收购点,这样,种植户每年都会增加不少收入。

但竹子生长周期长,受益群众少。杨宁又开始琢磨新的项目。2014年,杨宁尝试种植高山辣椒,不料想,那年雨水大,地里的辣椒苗一片片长斑腐烂。2015年,高山葛根种植示范基地成立,她带领安陲乡90多户农户种植300亩高山葛根……“想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宁说。

杨宁提出从环保出发,不用农药化肥,恢复苗家传统的自然耕种法,种植高山生态水稻。传统耕种亩产只有500斤,而用农药化肥种植的杂交水稻亩产有800斤,所以很多村民不愿意种植。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杨宁带头种植了一块试验田。秋天,杨宁的试验田和种植高山生态水稻的村民都迎来了丰收,并卖出了好价钱。这时候,村民们的心被打动了。

苗族人喜欢吃糯米,紫玉香糯是当地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独特品种。2017年,杨宁带领农户种植613亩高山紫玉香糯特色稻米,以“稻+鸭+鱼”共作的模式种植,获得了丰收。杨宁又带领农户种植高山水果、蔬菜及生态水稻,也获得了丰收。

杨宁用真诚的付出、实在的效果,获得村民的信任。聋哑村民梅秧经常比划着说:“小杨喊我怎么种,我就怎么种。”

“我到贵州参加培训学习时,学习到岩博村的发展模式。我觉得农产品深加工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受到启发,杨宁着手在村里建立一个扶贫加工车间,对村里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变成原生态产品,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