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典型事迹 > 扶贫事迹 >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时间: 金浪 扶贫事迹

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你知道哪些扶贫先进集体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1】

__,男,汉族,生于__年__月,现任任山村村主任。该同志任任山村村主任以来,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__年以来,该同志在镇党委、政府,村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履行自己的承诺,积极思考、制定本村的发展规划,引领村民致富,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突出表现。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该同志坚持学____,党的___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____精神。深入学_____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做到思想和行动____高度一致。二是强化政策学习。认真学习各级农业政策,把握时事动态和政策方向,增强业务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抢抓政策机遇,助力扶贫攻坚

任山村属于县级贫困村。__年以来,__结合全村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任山村精准扶贫规划,确定了建设“精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目标。按照《任山村“十大实事”实施方案》规划安排,努力改变基础条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1.改善基础设施。新建村委会办公用房,硬化村委会院坝,搭建彩钢棚300多平米,为村老协活动提供了场地。全村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全面改造560人安全饮水工程;新建蓄水池5个。先后硬化道路1.85公里、新建错车道8处。16口蓄水池正在建设,预计12月底前完工;新建村卫生室,预计12月底前完工;新建1组公路桥项目预计12月中旬完工。抓好易地扶贫搬迁,1户年完成易地搬迁安置。年前开工建设3个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明年2月底前全面完工。

2.推动产业扶贫。累计向贫困户发放茶叶苗7.6万株,鸡苗410只,拦鸡网6圈,兔50只,母猪一头,化肥52包,饲料5包。整村建成茶果产业1000余亩。坚持把电商进农村作为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扶贫+电商”脱贫致富新路,努力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村级示范点。依托本地苦笋、芋头、生姜、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在任山村创办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搭建“e集市”,主动上门收购贫困户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利用京东、淘宝网等网络购物平台销售苦笋、芋头、土鸡等特色农产品,让贫困户与买家无缝对接,实现农特产品网上交易,解决了任山村土特产品线上销售问题,使贫困户成为电商平台最大受益者,有力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预计该网点今年实现销售额50余万元,辐射、带动全村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累计销售生姜12万斤、芋头4.8万斤、土鸡蛋8000余个,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450元。

3.倾心助民脱贫。自__年以来,积极为贫困户开展茶叶种植、养鸡帮扶,为贫困户制定脱贫目标,确保每户均有帮扶措施。今年以来,任山村脱贫攻坚工作重、任务紧,为加快任山村脱贫攻坚步伐,该同志于今年6月份放弃在陶瓷企业担任厂长的职务,毅然放弃高薪回到本村,一心为全村精准扶贫工作服务,因为他认为钱挣得再多都没有能为父老乡亲服务有意义。在担任村主任三年时间里,__用他的勤劳朴实,用他的真心实意,用他的踏实肯干,获得村民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2】

2021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 0 10 篇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毛相林等 10 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 10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表彰大会现场,中共中央___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__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其中,____第一个给重庆人毛相林颁奖。

毛相林是重庆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曾获评 202__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时代楷模和 202__年“感动中国”人物。

他带头修路的点滴,就是他带着下庄脱贫的“足迹”。毛相林被人们称为“当代愚公”。

毛相林坚守偏远的下庄村 43 年,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路,历时 7 年铺就一条“绝壁天路”。

为了修通这条路,毛相林号召劳力全都上工地;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卖粮。在短短五天时间里,村民们凑出了 3960 元钱。

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毛相林又用自己的房子做担保,以个人名义贷款 1 万多元。

7 年时间里,有 6 人为“天路”献出了生命。在他的带领下,下庄人不向现实低头,坚持向荆棘遍布的大山要路。

2004 年 4 月,一条长 8 公里的“天路”蜿蜒伸向山外。从此,从下

庄到巫山县城,车程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下庄村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路通了,但如何让下庄脱贫摘帽? 毛相林摸索“脱贫路”,带头种过漆树、养过蚕、栽过桑,从蛮干到巧干,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

2015 年,下庄村在巫山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5 年的坚持不懈巩固了脱贫成果:202__年,下庄村人均收入达 1.3 万元,较 20 年前收入增长了 40 倍。

摆脱贫困后,毛相林没有止步,他又带着大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下庄人用血肉之躯建成的“天路”,已经成了他们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白晶莹等 10 名同志,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白晶莹是兴安盟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2016 年以来,她带领科右中旗 2.1 万名妇女从事蒙古族刺绣产业,以绣花精神推动脱贫攻坚。

白晶莹从小喜欢刺绣,积累了很多刺绣经验和方法。2016 年,她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蒙古族传统刺绣手工技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在 2009 年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积极协调旗妇联、旗就业局等相关部门,组

织开办蒙古族刺绣培训班,让学员尽快掌握各种刺绣技法。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蒙古族刺绣培训班遍布全旗 12 个苏木镇,集中举办刺绣培训班 100 期,共培训绣工 1 万多人次,通过传帮带,全旗已有一、二、三级绣工 1300 人、5000 人和 8000 人。2018 年,2895 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通过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实现人均年增收 2000 元。

2016 年以来,在白晶莹的协调下,科右中旗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沃尔墩刺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图什业图刺绣基地相继成立,蒙古族刺绣培训基地和刺绣实训车间开始建立。目前,从事刺绣人数50 人以上的嘎查(村)已有 51 个,初步形成了产业村规模。为开拓市场,她多方奔走协调,促成当地刺绣公司与骄阳湘绣厂签订协议,落实生产订单,借力推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品漂洋过海走出国门。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刘虎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2 月 25 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刘虎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刘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 年 7 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2016 年 11 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__年 5 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

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 2 月 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___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__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作为“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探索出了“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2012 年以来,李玉率团队深入全国 40 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 280 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 31 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 22 个,帮扶 800 余个村、3.5 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 350 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李玉,现年 76 岁,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是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席科学家、国家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食用菌教师团队负责人,吉林省科技志愿服务总队长,202__年“全国最美科技工程者”,第二届全国

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农业植物保护先进个人”。他所在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团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食用菌教师团队”“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2019 年度先进团队”“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全国农业植物保护先进个人”等称号。

初心不变,心系农民。“哪里农民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2012年以来,他不顾 70 多岁高龄,率队深入全国 40 多个深度贫困县市进行科技扶贫,每年有 280 余天奔走在河北阜平、山西临县、安徽金寨等革命老区,云南澜沧、贵州铜仁、新疆阿尔泰等边陲一线,走在崎岖山路、冒着严寒酷暑、克服高原反应,日行颠簸近千公里,“流点鼻血算什么,边疆是他们用血捍卫的”,成为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在蘑菇地里捡钢镚的“财神爷”。面对农村无资金、无技术的窘境,他慷慨捐款 480 万元,帮助农民从零起步发展香菇产业扶贫。

投身科研,矢志战贫。他在国内首倡“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引领食用菌栽培成为 95%的贫困县主导性扶贫产业。2017 年,当他得知柞水扶贫出现瓶颈之时,在科技部的组织和协调下,吉林农业大学与柞水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不顾“红眼”飞机的辛劳,经过多次调研,针对柞水区域不宜、技术落后、品种不良等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在柞水实施“1153”木耳推进战略,充分发挥李玉院士团队在食用菌产业化方面的科研优势,全面助力柞水县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3 年多来,李玉

院士团队积极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柞水县全境进行产业调研,对木耳产业把脉问诊,精准对接柞水产业扶贫,全面启动“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计划。在深入考察柞水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区一馆五库”的食用菌资源保育与利用的技术体系,为柞水选育出 5 个宜栽品种(4 个黑木耳菌种、1 个玉木耳菌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 9 个镇办 42 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帮助当地建成木耳研发中心 1 个、木耳菌种生产加工基地 1 个、木耳博物馆 1 座,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木耳小镇”,年产木耳菌包可达 1 亿袋,年栽培规模维持在 7500 万袋左右,年产干木耳 3750 吨,实现产值近 3 亿元,已有 3138 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柞水木耳已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特色产品向全球推介。为了延伸木耳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李玉院士团队先后指导当地建设了木耳深加工产品研发基地,全面开展木耳深加工产品研发,已开发出木耳片、木耳冰激凌、木耳超微粉、木耳菌草茶等多种产品,全面提升柞水木耳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此外,李玉院士团队还帮助构建了柞水木耳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识别检测技术体系、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体系、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和质量安全云数据平台,率先集成应用于柞水木耳产业。截至目前,李玉院士团队已经帮助柞水县编制了柞水木耳生产标准,制定了黑木耳菌包生产、玉木耳菌包生产、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玉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等 4 项技术规程,为木耳工厂化生产、科学化大田管理、等级划分提供了技术支持;先后派遣科研骨干

人员 30 余人次,开展木耳产业管理和菌包生产等人员技术培训。2019年柞水木耳产业扶贫入选全国 10 大产业扶贫典型案例。202__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李玉院士团队加大对柞水木耳产业的科技扶贫力度,继续推广黑木耳、玉木耳轻简化栽培技术,引入先进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机械,扩大木耳栽培技术培训规模,引入为柞水选育的木耳杂交品种,改良传统栽培基质,推动当地农林废弃物循环发展。为柞水木耳产业向智能化、轻简化、机械化发展,提高柞水木耳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强化科技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努力为柞水木耳科技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真正把把____所提出的‘小木耳大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更好地满足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

带动全国,走向世界。在吉林省,作为食用菌产业技术总负责人,李玉深入到白山黑水开展食用菌科技指导,开启科学家扶持栽培户合作模式,在汪清、珲春等地建起百公里蘑菇科技扶贫长廊,历时 30 余年打造了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他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培育新品种,探索地面摆放全光栽培,推广微孔出耳技术……几年下来,黄松甸镇成为中国知名的黑木耳之乡,如今镇里全部村屯都从事食用菌生产。李玉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木耳院士”“农民的财神爷”。学校定点扶贫洮南好田村,依靠种植玉木耳脱贫摘帽,团队获“感动吉林”称号。

承担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云南会泽、澜沧任务,与当地政府逐村制定食用菌科技扶贫方案,建立“院士食用菌扶贫课堂”,手把手将“良

种良法”送到田间菇棚,有效建立云贵、川藏高原不同生境食用菌栽培模式。对中国工程院帮扶的云南省会泽县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400 余人次,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目前已建成菌种厂 4 家,年可生产菌袋 200 万袋,可独立生产羊肚菌、大球盖菇、冬荪、灵芝、平菇、猴头菇等菌种;成功推广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羊肚菌、冬荪面积达1000余亩,共带动 2000 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浙江省院士工作站建站几年来,在李玉院士的战略决策、指导、推动下,“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申报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吴三公被正式追奉为“香菇始祖”,“庆元香菇”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香菇始祖朝圣地建设积极推进。李玉院士工作站还在推进百山祖野生菌资源调查与鉴定及驯化栽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开展科技攻关、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合作与整合,有力推进了庆元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受中科协、中菌协等邀请,连续 12 次深入到河北阜平、山西临县,贵州铜仁、遵义等革命老区,冒着严寒酷暑和高原反应,从零起步指导建立食用菌现代产业园;在安徽金寨建立大别山药用菌资源保育区,规划培育百亿级药用菌产业助力扶贫。建立贵州丰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院士专家工作站,贵州铜仁市食用菌种植从 2016 年的 1 亿棒,飞跃到 2019 年的 2 亿棒,全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乡镇有 60 余个,累计带动 22 万贫困人口增收,促进 5 万群众就业。截至 202__年 5 月底,铜仁食用菌产量 5 万多吨,产值达 5 亿元。在全国,他和他的团队共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 31 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 22 个,年产值

达到 350 多亿元,成为“小木耳 大产业”的领路人。

他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布置,应吉林省和商务部邀请,担任国家援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援赞比亚农技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针对赞比亚高原热带气候,首次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 8 个和配套生产技术体系。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 党的___以来,以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2 月 25 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___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__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日前,为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表现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的个人和集体,党中央决定,开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酝酿、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综合评审、组织考察、统筹考虑,确定 10 名个人、10 个集体为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3】

2021 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位个人事迹和十个集体事迹

2 月 25 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十位个人和十个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那你知道都有哪些个人和集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2021 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位个人事迹和十个集体事迹,以供大家参考使用,希望大家喜欢! 前言 2 月 25 日,通过共和国最隆重的表彰,毛相林、白晶莹、李玉、张桂梅等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名字会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忘我的战士,他们的背后,是全国 300 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战贫工作者的无私付出,历史终将铭记所有奉献者的名字。

从 2012 年到 202__年,短短八年间,以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丰碑,数千年来从未在中国历史上消除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已经开始,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节点,中国用一场最隆重的表彰仪式向所有参与脱贫攻坚的奋斗者致敬,为其中的英雄楷模颁奖。新京报乡村频道也与全国人民一起,向毛相林等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致敬,并在这里与大家重温十位楷模的战贫事迹,从榜样的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智

慧与力量。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个人事迹 毛相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 年 1 月生,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他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的“宿命”,1997年起带领乡亲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 7 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 8 千米长的“绝壁天路”。路修通后,他又带头引路、誓拔穷根,因地制宜,历时 15 年,带领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2__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 13785 元,是修路前的 43 倍。他 43 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曾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白晶莹,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63 年 4 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无偿设计制作出 1072 件刺绣产品和 7000 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了蒙古族刺绣产业的组织架构,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 2.6 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刘 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 年 7 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

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16 年 11 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__年 5 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 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刘虎同志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李玉,男,汉族,中共党员,1944 年 1 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他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2012 年以来,率团队深入全国 40 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 280 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 31 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 22 个,帮扶 800 余个村、3.5 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 350 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张小娟,女,藏族,中共党员,1985 年 4 月生,生前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 年 6 月,她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 208 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

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8 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 2015 年底的 18.24%下降至 6.31%。2019 年 10月 7 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 34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 年 6 月生,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胸怀梦想、矢志不渝,扎根边疆教育一线 40 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 12 年来帮助 180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把对党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潜移默化中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赵亚夫,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 年 4 月生,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他 40 年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发展高效农业。2001年退休后,他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村民人均收入从 2003 年的 2800 元增长到 202__年的 34000 元。2013 年以来,他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地。2018年 5 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培育农村科技人才 1200 名。曾

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和荣誉。

姜仕坤,男,苗族,中共党员,1969 年 12 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在晴隆工作的 6 年多时间里,他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道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山地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晴隆羊”,山地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12年到2015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8.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7.1个百分点,2015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10 年基础上翻了一番。2016 年 4 月,他在出差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 46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夏 森,女,汉族,中共党员,1923 年 9 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1982 年离休。夏森同志 14 岁开始投身革命,15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她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 203.2 万元,用于改善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其中 100 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 182 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她强调,“资助的学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1989 年 4 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

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她是在____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巾帼不让须眉,勇敢挑起全村脱贫重任,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全村实现整体脱贫。2019 年 6 月,她在从百色市田阳区返回乐业县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 30 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十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集体事迹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1962 年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荒原变成林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7 年以来,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 5.6 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 95%以上,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45.83 亿元。塞罕坝机械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年社会总收入达 6 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曾获“地球卫士奖”“时代楷模”等称号。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大湾村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 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达 29.12%。脱贫攻坚战以来,大湾村依靠发展“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具有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2018 年,高质量实现脱贫出列。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5 年的 7120 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4236 元。建设完成 4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群众 129 户 439 人,其中贫困群众 62 户 201 人。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定制有机茶园 50.8 亩,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32 人,户均年增收 7000 余元。积极开发民宿旅游、十里漂流等项目,202__年大湾村过境游客达 35 万多人次,真正让大湾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中共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上世纪 80 年代,下党乡人均年收入不到 200 元,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脱贫攻坚战以来,下党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精准脱贫,坚持紧紧依靠群众,感恩奋进、埋头苦干,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新扶贫定制茶园,带动茶农户均年增收 8000 元以上。创立“下乡的味道”农产品公共品牌,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共建共享机制。202__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17289 元,10 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 10 万元以上。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民宿等旅游业态 56 家,202__年接待游客和学员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0多万元。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

叶坪乡有 7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308 户、8908 人。脱贫攻坚战以来,叶坪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担当实干、尽锐出战。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全乡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 124 个,建立党员创业基地 16 个,带领 780 户贫困户实现就业。

创新精准扶贫“五个一”管理模式,实现“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率先探索贫困人口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筑起健康扶贫“第四道保障线”;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形成万亩蔬菜、万亩脐橙、万亩白莲、十万生猪、百万蛋鸡的“五个万”基地。

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 _____ 2013 年在十八洞村首倡开展“精准扶贫”后,十八洞村两委班子坚持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在就业扶贫、产业发展、兜底保障、互帮互助上精准发力,2016 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出列的贫困村。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根基,探索“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壮大产业,先后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 5 大产业体系,2013 年至 202__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由 1668 元增长至 18369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突破 200 万元。

坚持开放交流、互学互鉴,成为中国精准扶贫对外交流窗口。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三河村是大凉山腹地

的深度贫困村,过去三河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贫困发生率达 46.47%。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河村大力发展种养、文旅产业,全村实现脱贫致富。

全村土豆种植面积 3300 亩,贫困户户均增收 2500 元以上;花椒种植1500 亩,户均增收 15000 元以上。利用发放产业扶持周转金等措施鼓励贫困户养殖家禽、能繁乌金母猪、西门塔尔牛等,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

同时,利用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已形成 5000 箱的养殖规模。

此外,三河村还发展了核桃、云木香等产业,建立起旅游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 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 3 条“电力天路”,在世界屋脊织起了一张坚强可靠的“民生网”“幸福网”“光明网”。特别是阿里联网工程的投运,彻底结束了阿里地区孤网运行历史,标志着西藏迈入统一电网新时代。

在发挥行业作用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先后完成 833 个易地搬迁扶贫点、4807 个扶贫产业项目配套电网建设任务,保障搬迁群众 1.98 万人安全稳定用电。先后派出驻村工作队 189 支 1222 人赴 41 个贫困村开展帮扶,投入帮扶资金 1100 万元,大幅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带动 4383 名群众脱贫。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等称号。

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 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14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36户、548 人,贫困发生率 30.7%。脱贫攻坚战以来,郝家桥村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排头兵”。

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 2000 亩,日光温室大棚 20 座、拱棚 40 座,年存栏 3000 只湖羊养殖场、年存栏 2300 头生猪养殖场,总规模 500kW的光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4】

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结对帮扶村____镇____村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该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____镇____村位于____镇东北方,地处______河畔,地面增高只有 0.7 米,土地总面积 9343 亩,其中耕地面积 4300 亩为稻麦轮作(其中稻田水产养殖面积 1500 亩),全村共有 948 户,人口 3014 人,1200 个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 760 人。村集体年经济收入 3—4 万元,人均纯收入 4527 元。年收入在 2500 元以上的有767 户,进入农村低保的有 79 户,五保户有 7 户。目前有种田大户4 户,养猪大户 8 户(年出栏 50 头以上),养蟹大户 20 户(20 亩以上)。2009 年,为改善办公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强化村级

服务功能,在各级党委政府、市、县扶贫工作队的关心支持下,对村办公条件十分简陋的旧村房进行规划改建,于当年 9 月份开工新建一幢 585 平方米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

总投资近 75 万元,其中党委政府、市、县扶贫工作队投入近 45 万元建设资金,村负债 30 万元,目前仍欠建筑老板 20 余万元。中心已建成近 2 年,原有的办公桌椅十分破旧,无法再修理使用,经测算,需7 万余元购置资金。全村共有 4 座排灌电站年久失修,500 多亩农田及多条村通组道路急需改造,2011 年拟建以下基础设施项目:(1)______西大站标准化建设,需投资 4 万元;(2)______东大站标准化建设,需投资 3 万元;(3)______南站标准化建设,需投资 3 万元;(4)原______一组人行路改造 800 米,需投资 8 万元;(5)原跃东八组人行路改造 500 米,需投资 5 万元;(6)原______六组土地平整 130 亩,需投资10 万元;(7)部分生产组中心条排疏浚 8500 米,投入资金 22100 元(已实施)。上述项目,共需投资 352100 元。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______县国土局开展扶贫工作的具体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该同志亲自抓扶贫工作,县国土局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局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和指导督查。成立了纪委书记为队长的扶贫工作队,负责帮助被帮扶单位制定脱贫帮扶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导。明确了办公室一名副主任、____、______两个国土所所长为驻点联络员,负责具体帮扶措施的落实和协调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我们及时制定了《______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明确帮扶资金、项目、责任、考核等 5 个方面的内容,为扶贫工作的运行畅通、协调夯实了基础。三是明确责任。选派局机关 30 名党员干部和特困户“一对一”帮扶。驻点帮扶的重点是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县局要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年到驻点帮扶的______镇______村现场办公不少于 3 次,落实主要帮扶措施。工作队联络员长期驻______每月到村不少于 15 天,帮助村解决具体问题。3 年多来,扶贫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不但促进了问题的尽快解决,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突出重点环节,制定落实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______村所处的地势低洼,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大产量不高,农户增收困难,农民缺乏畜禽养殖规模项目,水产养殖技术及资金缺乏,村集体经济发展无项目、无

资金,增加村级积累困难的实际情况,该同志对症下药,突出重点环节,带领全系统上下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三大举措。一是大力实施科技扶贫。3 年来,该局先后为该村征订了近万元的科技报刊和书籍,为村民提供科技信息和理论知识。二是大力实施项目扶贫。帮助该村积极争取了面积为 4500亩,每亩计划投入 2990 元,合计投资 1345.5 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目前通过了市级评审,省级审批,今年资金到位。通过农田水利配套、电力投入等项目资金,使村内的低产田得以改造,从而促进粮食稳收,农民增收。为该村争取城乡挂钩指标 9.85 亩,投入资金30 多万元,有效地支持和改善了村容村貌及村部的事业发展。采取措施,帮助改造东、南、西三座标准化电站。利用村内闲置房屋土地建立 1 个以上村集体家禽育雏室和 2 个以上养殖场,用村集体、养殖大户来带动农户走上规模养殖。三是大力实施资金扶贫。近年来,在系统内筹措 12 万元资金,解决______村改造八组 500 米机耕道和一组 800 米机耕道路工程急需用钱的实际问题,资金已经落实到位。

四、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

在扶贫工作中,______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扶智。一是解放思想强脑子。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带领系统职

工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二是开拓视野找路子。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他先后邀请了市、县种养植专家对村民进行了科技培训,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水平。三是培育典型放样子。他在村内树立了致富典型,充分发挥大户示范带头作用,推广他们的致富经验,组织贫困农民进行学习培训,请种田大户、养殖大户、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动力。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5】

__区__镇__村贫困户共36户164人。2017年10月份以来,领导高度重视,__镇__村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不断努力,摸清贫困户底数,并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贫困家庭开“药方”、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驻村“第一书记”引路等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

__区从2017年10月起,负责对口帮扶__区__镇__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年多来,__区高度重视帮扶工作,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实施规划帮扶、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切实有效的举措,全力帮扶__村如期完成脱贫摘帽工作。

二、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__村位于__区__镇西部,距__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离市区20公里,靠近__乳业奶牛场,与__区农科所相邻。聚居着壮、汉2个民族,总人口2460人,其中,壮族人口占40%,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00亩,辖__、__、__、__4个自然屯,截至目前,已脱贫15户56人,剩余21户90人预计在今年实现脱贫。

__村主要农户的生活、生产所在地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1、完善软硬件推动阵地建设。__村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后盾单位__区积极联系村委会,完善办公室设施,投入1.35万元资金购置办公设备,用于改善__村“两委”的办公条件,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

2、大力实施教育扶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2015年10月至今,巩组织__村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技术培训15次,参会群众500余人次。2016年6月份,第一书记争取来宾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赞助支持,给予__村小学合计6000元的教育帮扶资金。2015年来,__区给2户贫困户(孤儿)发放教育扶持经费6200元。__村第一书记__同志组织__爱心人士开展“爱心捐赠助力扶贫”活动,为已经建档立卡的3户贫困户送去爱心物质,并现场捐赠贫困户学生帮扶资金1000元。此外,第一书记__同志还积极帮助1名辍学女孩重返了校园,并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广东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资助该学生读书。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1、路灯亮起架起了暖心桥。为满足当地__希望使用路灯的迫切愿望,__区投资计划10余万元资金建设__屯和屯西屯的路灯共200盏。

2、桑蚕基地园推进产业发展。为推进__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桑蚕基地园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近年来,在__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__村积极推广特色农业产业。我村积极带领群众通过“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积极探索桑蚕业,现已建成了__屯的__区__镇桑蚕示范基地,现桑园总面积已达800余亩。全年养蚕13批,饲养蚕种2400张,产茧96吨,产值384万元;平均亩桑产茧200公斤,平均亩桑产值8000元,是__镇整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村,目前__村农民养蚕人均收入超万元。2017年,发动3户贫困户新增种植桂桑711共20亩,替换桂桑12号为桂桑711为共50亩,成立桑蚕合作社2个(__市__区鑫源种养专业合作社、__市__区韦达种养专业合作社),2018年以来,在村内共开展种桑养蚕农业培训班6次;2018年4月邀请河池民族农业学校老师进村现场指导1次。

3、新建村级道路、水利桥推动脱贫致富。2018年,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__区及镇领导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新建农科所到__村级道路近3.5公里,新修通往下料村水利桥一座,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__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

4、真诚扶贫帮扶推动脱贫攻坚。__区管委领导与__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在实地调研走访后,多次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4月份,__区党工委书记__自掏腰包为帮扶对象__送上100羽鸡苗,现在已经全部出售,为贫困户增收了一笔收入;__区管委覃家波主任动员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自掏腰包给帮扶对象建新房。驻村工作组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贫困户莫仁星几次悄悄的转身擦眼泪,对帮扶人陈锦君说: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我的心里记着你一辈子!

5、进村入户访农友全力帮扶助生产。2月20日,__区党工委书记__到__镇__村走访有关贫困户。“感谢黄书记对我的帮助,这批桔子今年挂果了,相信一定能卖得好价钱。”贫困户__紧紧握着__的手激动地说。今年64岁的__,儿子患有精神病,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在__区的帮扶下,他种了30亩南丰蜜桔,今年可挂果,预计收入3万多元。区30多名干部深入__村开展“三万三进”春季集中行动,访农友、问农事,直接服务群众,助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在__村__屯“双高”糖料蔗基地,__区及镇干部职工到田间地头帮农户莫盛欢一起种甘蔗,忙得热火朝天。据了解,__家原本有几片零星的甘蔗地,自从实行“小块变大块”的土地政策后,他零星的甘蔗地变成了连片的土地,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机械化平整,既节省了劳动力,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6、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针对__村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__区拨付7万元修建屯西村的篮球场、戏台各一个。2017年3月,__区在__村道两旁种植6棵美丽木棉树为__村增添新绿、美化家,下一步,__屯的篮球场戏台建设、__村的350米的巷道建设、__村的600米三面光水利建设、__屯的1000米三面光水利建设将列入2017__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计划中。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2016年至今,__村已发展4户贫困户种植南丰蜜桔、三红蜜柚、瓜豆;发展4户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发展36户养殖肉鸡;发展4户种桑养蚕,发展16户种植“双高”甘蔗,并这五个项目将作为贫困户长期发展的产业项目。

1、大力发展三红蜜柚、南丰蜜桔水果种植产业。2015年以来,有4户贫困户种植南丰蜜桔、三红蜜柚、瓜豆规模总和已达60亩。整村种植三红蜜柚共计300亩,南丰蜜桔600亩,2017年,贫困户将会有约8亩的果树有收成。2016年7月份,后盾单位__已给4户种植水果的贫困户每户发放帮扶资金2500元,帮助贫困户搭建瓜棚、购买肥料等。2017年6月份,这4户贫困户均已按照菜单式产业扶贫获得水果5000元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2、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产业。2016年7月份,__拨付扶贫经费2.3万元,对缺少劳动力或因病致贫的30户贫困户家庭免费发放约1.6斤的鸡苗,共发放1800羽(平均每户50只以上)。其中,贫困户萧修安、张祖凡、李永和、莫仁星的养殖肉鸡数量超过200只。

3、带动引导4户贫困户发展扩大肉牛养殖产业。2016年8月份,通过小额贴息信贷的平台,带动引导4户贫困户扩大发展肉牛养殖。2016年10月份,__区给予3户较大规模肉牛养殖贫困户每户奖励1000元。同时,争取到以奖代补政策给予发放每头牛1500元的奖励。

4、“双高”甘蔗种植基地全村铺开。目前,__村共建成“双高”甘蔗种植基地合计1600亩,覆盖贫困户16户。2017年__村将计划完成3000亩的“双高”甘蔗种植基地。为发展扩大“双高”甘蔗种植基地,2017年5月,__区专门购置了一批化肥,合计3万元人民币,免费发给全村36户贫困户,希望能够帮助困难贫困户开展“双高”蔗糖种植、三红蜜柚种植农业生产,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