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事迹 > 榜样人物 >

《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

时间: 金浪 榜样人物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力,示范是最好的引领者;《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你了解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

《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篇1)

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经济浪潮风起云涌,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没有支柱产业,环境差、治安乱、人心散。1999年村集体欠下的外债已经高达380多万元。由于交不起水电费,全村连续被停水六个多月、三伏天停电一个多月。困境中的代村该何去何从?它亟需一位掌舵人。在建筑公司工作的王传喜临危受命,回村任职。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王传喜立马当上了“救火队长”。

这个“救火队长”并不是那么好当的,王传喜想,既然当了村官,就要对得起大伙儿的信任。他很清楚,当务之急就是先把外债还清,摆脱被动局面。他凭着经商的经验,盘活沉睡的集体资产,通过借新账还老账、分期分批还款、协商谈判等各种方式,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还清了代村的外债。

为了实现不卖一分地,打造全国首个“国家农业公园”,带领全村致富,王传喜决定带领“两委”班子,到全国各地的先进乡村学习取经。他们背着辣椒酱和100多斤煎饼出发了,路上饿了就吃一口。在南街村,王传喜看到蓬勃发展的农业经济,大为触动。他在参观的留言簿上写下一句话: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

路是靠走出来的。不去实践我们就不知道那条道路属于我们。致富的背后是一个有眼界、有担当、有勇气和有作为的领导的带领和吃苦耐劳的百姓所打拼出来的。对比这些先进典型,王传喜意识到,像代村这种普通乡村要发展,根本上还是得从土地里找机会,集中力量向现代农业转型,村民才能走向富裕。从2002年起,王传喜开始启动全村土地流转,村里土地全部集约化经营,并建起了高标准的花卉园、果品园、蔬菜园等。代村逐步走上了农业与科技、旅游结合的现代农业之路。代村投资建设开发代村商城,年交易额达到60多亿元;2012年,代村建成了首个国家农业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3500多万元。

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从土地中生发出的梦想,所以激励他砥砺前行,风雨兼程。时间是出卷人,也是答题者,每一个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优秀者都将这份满意的答卷交付于党和人民来检验,这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魄力,在这条复兴之路上,我们虽有艰难险阻,怎可能会挫败我们这支强大的华夏队伍?我们在砥砺奋进,我们也在阔步向前,拥有像王传喜这样的时代楷模我们终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篇2)

对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同志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带动村庄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培育文明村风、优化乡村治理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山东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激励和鼓舞。前不久,中央宣传部授予王传喜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称其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作为。王传喜同志就是新时代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治村19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将一个村集体负债380多万元的贫穷落后村,发展成为全村各业总产值26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1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治村19年,王传喜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变成了群众满意的“美富强”村,展示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的胆识、能力和担当。开局之难,王传喜敢于啃“硬骨头”动真格儿,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诱惑之下,王传喜能够定力十足,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风骨;利害面前,王传喜带领党员干部先公后私,刻画了共产党员的形象。

基层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执行者和实践者,是党基层政权建设的“末梢神经”,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认识党和政府的形象窗口。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为民情怀是党员干部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共享发展成果,是每一个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的发展理念,也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传喜同志时刻把群众当作亲人,把老百姓的冷暖真正放在心坎里。

王传喜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情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充分体现了基层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创新实干、尽职尽责的思想境界。王传喜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农村广阔天地用忠诚和奋斗书写着新时代精彩答卷,用实际行动和富一方群众的业绩回答了党员干部应该在奋斗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展现出鲜明时代价值和示范作用,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篇3)

人物事迹

1999年3月,经过民主推选和组织考察,31岁的王传喜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十一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尽心竭力,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着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把一个人心散、村风乱、人均负债1000多元的落后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庄。他先后被评选为临沂市劳动模范、临沂市"十佳文明市(村)民"、临沂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临沂市优秀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临沂市"十大新闻人物"、临沂市____先进工作者、临沂市婚育新风进村宣教进村先进个人;中共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山东省劳动模范。

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集体负债近400万元。1999年王传喜上任,立志带领乡亲们"拔穷根,摘穷帽"。他迎难而上,带领党员群众把代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的先进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到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万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王传喜坚持边发展边用发展成果扶贫,2012年以来,先后建设"印象代村"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了党建、科技、资金、人才等多种扶贫办法,帮助200多个村、10000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扶贫总投资超过1亿元。

凭一股子"傻劲"治好了"老大难"。当选党支部书记之初,直接面对的是村集体负债380多万,法院传票126件,村内环境脏、民风乱、治安差。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从治乱入手,抓治安、抓清欠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取得了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可。

《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篇4)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现场发布了王传喜的先进事迹,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王传喜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王传喜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同志,"时代楷模”王传喜的亲友、同事以及代村村民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王传喜同志用实际行动和富一方群众的业绩回答了党员干部应该在奋斗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展现出鲜明时代价值和示范作用。

1、唯有初心方能坚韧,唯有使命方能坚强。站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汲取信念的力量,汲取方法的力量,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用奋斗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2、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主动作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需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统筹谋划、科学施策、分类推进;更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协调推进“五个振兴”,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3、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做到为人民、靠人民,才能准确把握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核心要义,真正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才能传承好弘扬好沂蒙精神,打牢新时代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干群关系。

4、只有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管党治党、律己律他,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让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成为山东干部的鲜明特征,让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成为新时代山东的主旋律,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榜样7》最美奋斗者王传喜事迹(篇5)

知重负重 赢得信任与口碑

1999年3月,王传喜放弃了县第二建筑公司项目经理的工作,毅然回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然而刚一上任,迎面而来的不是“祝贺”,而是“三大难题”:村集体欠债,“还款难”;人地不均、零散经营,“动土难”;民心散、村风乱,“治理难”。

“难题在哪,出路就在哪,只要我们记住自己是共产党员,打起精神,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胜利。”面对“三大难题”,王传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这样讲,立志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摘掉穷帽。

面对一张张法院传票和一次次庭审,王传喜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盘活集体资产,借新账还老账,甚至拿出自己的家庭收入还集体的账,逐步摆脱了负债困局。为了解答“人地不均、零散经营”这一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矛盾,王传喜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实施动土均地、有序流转、集体经营“三步走”,化解了土地碎片化、收益低的问题。为进一步正村风、聚民心,解决好治安问题,王传喜和班子成员带头轮流带班值班,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持牌上岗,营造良好村风民风。

不到两年时间,靠着一股子拼劲儿和超出常人的付出,王传喜成功解决了困扰村庄发展的“三大难题”,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干部,就是为群众干事的人。”王传喜常说,当村干部就是给群众“打工”,要舍得下力气、多吃苦吃亏。王传喜经常通宵达旦工作,连续奋战在一线,全年没有休息日。工作以来,他记下了260多本工作笔记,认真记录代村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群众反映的一项项诉求。在王传喜的建议下,村里将每月5日定为党员学习活动日,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还建立了以党支部“提事”、村委会“议事”、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事”的工作机制。

党风带村风,村风带民风,要想树立起良好的党风村风民风,村干部必须带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王传喜说,从上任之初,他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坚决做到“手不伸、嘴不馋、心不贪”,一切围绕集体,服务群众。村里平均分配土地时,他带头认领距离村庄最远最差的地;旧村改造搬新居,他和乡亲们一起抓“阄”;有老板为了“买地办厂”送来现金,被他严辞拒绝;他的工资始终执行最低档,上级发放的补助、奖金、慰问金都被他全部交给村集体……

担当实干 托起乡村振兴梦

初夏时节,入夜时分,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印象代村”,或品尝小吃,或娱乐嬉戏,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印象代村”是代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载体,采取“旅游+”模式,融入了夜经济元素,为在这里创业的400多家商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当华灯初上,这里游人如织,成为周边最火爆的“网红打卡地”、夜游经济新高地。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在王传喜的带领下,2018年,代村提出“再创业、再出发”,通过巩固提升一批老项目、策划建设一批新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水平上台阶,全力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依托兰陵县蔬菜大县资源优势,投资8亿元建设农企园,先后吸引20余家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等企业进驻,拉动就业4000余人;2020年9月,“新农人培训中心”投入使用,面向全国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截至目前共培训1万余人……随着各类乡村振兴项目的迅速发展,代村实现了以农为本、多业并举,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2021年村集体各业总产值、村集体纯收入再上新台阶。

在王传喜看来,当好振兴乡村“领头雁”,不仅是带领代村一个村,更要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村子富起来。2012年以来,王传喜先后采取了党建、科技、资金、人才等多种扶贫办法,帮助200多个村、10000多个贫困户稳定脱贫。2018年起,他带领大家实施覆盖12个农村、1个国营农场,辐射周边20平方公里的“田园新城”规划建设,形成乡村振兴“共同体”,带动26000余名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要再用3到5年时间,打造一个‘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于一体的农业之城、农民之城,让老百姓生活在花园里,工作在田园里,和代村村民一样幸福。”王传喜说。

32023